张汉光
[摘 要] 高职教育相对于普通高等教育,其最鲜明的特点是更为直接地面向职业技能,与此同时高职教育的学年也普遍较少,更重视学生教育的实践性和针对性。所以,在紧凑的高职教育课程中,如何将主要课程和专业技能教育紧密地联系起来是高职教育不断改革和发展的方向。从这一观点出发,结合高职体育教育的现状,论述其改革的必要性,尝试性地提出些许改革建议,希望能给教育同行在以后的工作中提供些许帮助。
[关 键 词] 高职教育;高职体育教学;职业实用性体育;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0-0136-01
一、高职体育教学职业特色化改革的意义
从高职教育专业的主要教学目标来看,高职教育毕业的学生在毕业后,将从事各类专业的一线工作,这些工作将直接考验学生的职业技能的掌握水平。高职体育教学课程主要针对的是学生的身体素质、敬业精神以及道德素养的培养,这些专业技能教育将会对学生在日后工作中的实际工作能力产生重要的影响。
高职教育中不同专业的学生工作中所面临的工作环境有着明显的不同,他们从事工作所需的职业素质、身体素质的要求也有着明显的区别。在高职教育的各个专业中,具体来说有的职业需要学生适应高强度、高压力的连续工作;有的需要学生适应严峻、条件特异的工作环境;甚至有的需要学生能接受在夜间工作。当然笔者不排除一部分职业的工作环境很好,不需要工作者进行抗压、抗疲劳工作。但正是这些明显的区别,体现了高职院校进行体育教学职业特色化改革的意义,也明确了其改革的主要方向。
二、高职体育教学职业特色化改革的一些措施
(一)建立正确的体育观念
学生的身心健康受益于体育锻炼绝不是一时的,也绝不仅仅体现在日后的工作中,拥有健康的身体是人在各个年龄段应该追求的事。当然如果高职体育教育只是为了服务专业技能,那么体育教育就显得有些狭隘,但技能化的体育教育和面向身心健康的体育教育并不矛盾,笔者在此强调的是高职体育教育应该帮助学生建立重要的体育观念,让学生的体育锻炼即可以适应职业特色又能实现自身身心的锻炼,进而受益终生。
(二)突出高职各职业特点
本文所提到的高職院校体育教育改革,是针对各个职业的实用性教学的改革。从高职体育课程的改革创新开始,开创体育的多功能性,将体育教育中的健身、娱乐、培养职业素养等特点融入高职体育课堂。并且在体育课程的实时教学中分专业进行有目的的锻炼和培养,例如,对与职业相关的身体素质进行重点强化训练,还可以对学生在体能、体育知识、兴趣培养等方面进行区分。切实做到因材施教,重视提升其职业综合能力,实现体育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改革。
(三)构建职业特色化教学模式
在上述改革措施中,充分阐述了高职体育教育职业特色化改革中对课程和培养方向的改革分类,而同时与之相适应的是教学模式的改变和专业的适应性。这些教学模式的改革需要在结合专业技能,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探索得出来。
譬如,对护士、药物制造、医学检验、医学影像、美容工作相关的医学专业,从心理素质来讲,这类专业普遍需要学生细致耐心,对患者有爱心和同情心,有在突发情况下准确快速的反应能力和心理素质;从技能或身体的角度讲,需要学生手指、手腕各关节灵活,能完成精细的工作,需要学生站立长时间工作,并有一定的抗疲劳连续工作能力。因此对这一类专业的学生,可以着重开展乒乓球、排球等体育运动,也可以开展手指操、太极拳或者棋牌运动。这些项目对这类医学专业职业素养会起到较为明显的作用。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各阶段的教育都越来越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这其中体育教育的重要性已经无需赘述。在笔者看来,在新时代高职教育的发展改革进程中,突出高职体育教学的职业特色是高职教育改革的核心,这一改革方向,不仅可以提高高职教育的明确性和方向性,具体来说在体育教学完成以往既定教学目标的同时,还能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技能,实现高职教育对专业技能教育的高效培养,实现高职教育人性化的教学。
参考文献:
[1]胡振浩.高职体育职业体能创新教学体系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7):972-973.
[2]俞佩玉.突出职业特色是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主要核心[J].当代体育科技,2016,6(35):132.
[3]程晓龙.高职体育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方法的实践应用分析[J].才智,2016(26).
[4]杨振炜.“探究式”教学方法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J].数字化用户,20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