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佳楠 吕永锋 陈川
[摘 要] 针对模具行业转型升级,岗位能力需求的变化,以及结构设计岗位从业人员比重增大的现象,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设置模塑产品结构设计方向,以满足岗位对相关设计人员在具备扎实模具成形工艺基础上进行产品结构设计与开发工作的要求。围绕模塑产品成形工艺核心,涵盖产品设计要求构建相应的方向课程体系,分两阶段设置相关课程。创新实训教学模式,以实现基于载体项目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
[关 键 词] 模塑产品结构设计;分方向教学;模具专业;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3-0038-01
一、模塑产品结构方向设置的背景
随着“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实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步伐逐年加快,模具行业也向智能化、信息化方向转变。面对这种转变,高职模具专业人才培养也必须进行相应的调整。但是模具专业单一的课程体系结构以及缺少针对性的岗位课程设置已经成为专业发展的阻碍,人才培养不能很好地满足模具行业对从业人员的要求。根据2017年模具专业对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近10年来毕业生从事岗位情况的调研结果(如图1所示),从事最多的三个岗位方向分别为:模具制造岗位(28%),模具设计岗位(25%),产品/结构设计研发(23%),这三个岗位从业人数占调查总数的将近80%,而产品/结构设计研发是从事人数第三多的岗位方向。据调查,相关企业很多模具专业人员在具备模具成形工艺知识与技术的经验基础上,倾向于使其转向产品/结构设计研发岗位,因为在理解成形工艺的基础上所设计的产品结构工艺性更加合理,减少因产品结构设计问题而造成的模具制造困难、返工次数频繁、结构修改等问题。
模具行业的发展趋势既要求增加新产品的设计能力,又要满足模塑成型的批量化生产需要。因此,未来模具行业对具备扎实模具成形工艺基础的结构设计人员必然会有大量的需求。
二、模塑产品结构方向课程体系构建
为适应模具行业发展趋势,满足行业对从业人员的技术技能需求,探索研究在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中开设模塑产品结构设计的新方向已成为必然选择。该方向人才培养是基于模具专业的知识体系与优势,结合产品造型形态、结构与制造加工的工艺性对产品结构进行设计。保证批量模塑成型产品的结构设计具有优良的成型加工工艺性,突出产品结构设计特色的同时,注重与模具专业的相关性,以最终成形产品为目标,以产品结构与造型设计为实施手段进行整体教学方案设计。
基于上述原则,围绕模具成形工艺及模塑产品为核心,构建课程体系,方向教学分成两个阶段,即专业方向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设置10门左右方向课程(如图2所示)。方向课程主要依据产品的结构、功能、色彩、人机、技术、形态等通用的设计六要素原则进行设置[1];工业产品美学设计基础与结构设计工程学主要针对产品的色彩、结构、形态、人机方面展开教学内容。模塑产品结构设计CAD为学生实现结构设计提供数字化手段保证;模塑产品原型设计与实现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制作产品结构件原型“手板”,使学生对结构设计有感性认知和学习。另外对原有的塑料模具課程、冲压模具课程、压铸模具课程进行整合与优化,重点对成形工艺核心内容、成形结构工艺性内容进行深入与扩展,使学生能够在理解模具结构、成形原理的基础上进行成形产品结构设计。方向核心课程突出对所学知识的扩展与应用,模塑产品结构设计、3D打印技术等课程以实践环节位置,围绕具体项目开展设计与原形件快速成型制作。扩展学习电子产品结构及EMC设计、产品CAE设计以及相关产品设计国家标准,使之具备完整的知识、技术技能结构体系,满足产品结构设计岗位需求。
三、模塑产品结构方向教学模式
在具体教学实施上,设计针对本方向的教学实训和教学内容的具体案例载体;本方向作为模具专业全新方向要针对性设计实训内容以及相关教学案例,在实训内容安排上要体现模具专业知识的相关联性,不能完全剖开模具专业内容搞实训,也不能按原来模具专业的实训内容开展实训教学,考工考证上也要体现本方向的特色性,做到在模具知识基础上的产品结构设计强化训练。
以学生为核心组织教学。注重教、学、做的理实一体,将产品结构设计理论与结构设计实践相结合,学生在完成相关理论学习之后进行实践的训练。在综合实训过程中,基于项目载体,采用导师制模式进行教学实施。结合模塑产品设计岗位技能要求,根据企业实际设计流程,通过实训过程教师具体指导使学生的设计经验与设计能力得以快速积累与提升。
参考文献:
孙佳楠,吕永锋,范建蓓.面向高职模具专业的产品造型设计课程教学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5(21):232-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