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婧
[摘 要] 目的:探讨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对儿童口腔保健及牙龈炎发病率的影响。方法:选取口腔科96例儿童,将其随机分组,将综合健康教育模式者设定为观察组,将常规健康教育模式者设定为对照组,每组48例患者。结果:不良口腔行为发生率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8.33%、22.91%,(P<0.05)。且观察组牙龈炎发生率为4.17%,对照组牙龈炎发生率为16.67%,(P<0.05)。结论:对口腔科儿童进行综合健康教育干预,能够有效降低不良口腔嗜好发生率,同时对降低牙龈炎发生率也有积极的影响。
[关 键 词] 口腔;牙龈炎;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 R788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0-0075-01
调查统计,我国不同地区儿童患口腔疾病者高达30~70%。由于儿童年龄普遍偏小,牙齿结构及功能均处于成长阶段,易出现口腔细菌感染,进而发生牙龈炎、龋齿等,影响儿童健康成长发育[1]。而这些与患儿认知水平、不良嗜好等有密切的关系。本组实验选取口腔科96例儿童进行分析,分别给予不同的健康教育模式,现将具体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选取校医院口腔科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间收治的儿童共96例。将其随机分组,给予综合健康教育模式干预者设定为观察组,该组48例儿童中,女性19例,男性29例,儿童最小年龄3岁,最大年龄8岁,平均(5.27±0.37)岁,给予常规健康教育模式干预者设定为对照组,该组48例儿童中,女性17例,男性31例,儿童最小年龄3岁,最大年龄9岁,平均(5.42±0.35)岁,所有儿童的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二)方法
1.对照组。常規健康教育模式干预,护理人员调查儿童口腔清洁情况,指导正确刷牙,帮助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
2.观察组。综合健康教育模式干预,其内容包括:加强家长对儿童口腔保健的监督,做好家长的健康教育宣传工作,可采用面对面讲解、发放宣传手册、观看视频等形式,指导幼儿园老师和儿童家长如何引导儿童正确刷牙,进行日常口腔护理,如餐后漱口,每日刷牙时间应在3~5分钟,每天早晚各一次,嘱咐儿童尽量少吃甜食等。护理人员以和蔼的态度向儿童家长讲解活性氟能够促进牙齿发生再矿化,避免口腔细菌感染,让家长了解氟对口腔龋齿预防的重要性,同时宣传过程中,针对家长的疑问一一解答,有助于提高家长的配合度。加大基层医院开展口腔教育力度,定期对口腔科医生和学前教育机构教师进行培训,鼓励学前教育机构老师和家长帮助儿童主动学习有关儿童口腔方面的知识,包括预防疾病发生应注意的事项等,提高其口腔保健行为。
(三)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儿童不良口腔行为发生率及牙龈炎发病率,详细记录相关数据并比较。
(四)统计学分析
实验采用专用软件(SPSS20.0)分析数据,计数资料用X2检验,用百分比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二、结果
(一)对比两组不良口腔行为发生率
干预后,对照组不良口腔行为发生率为22.91%,显著高于观察组的8.33%,数据差异比较,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
(二)对比两组牙龈炎和龋齿发生率
观察组牙龈炎发生率为2/48(4.17%),龋齿发生率为1/48(2.08%),对照组牙龈炎发生率为8/48(16.67%),龋齿发生率为6/48(12.50%),观察组牙龈炎和龋齿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
三、讨论
由于儿童正处于身体发育阶段,牙齿尚未发育完全,保证口腔健康,利于恒压萌出,同时对颌面部发育完整有积极的影响。针对儿童口腔健康状况不佳的现象,临床已引起高度重视,同时一致认为:加强儿童及其监护人和照料者对口腔健康知识的了解程度,对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口腔健康观念,降低其他口腔疾病发生率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2]。实验探讨了两种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其中综合健康教育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合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不良口腔行为发生率为8.33%,对照组不良口腔行为发生率为22.91%(P<0.05)。且观察组牙龈炎发生率4.1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67%(P<0.05)。说明:综合健康教育模式对儿童口腔保健及牙龈炎发生率有积极的影响。
综上,对临床口腔科儿童进行综合健康教育干预,能够有效降低不良口腔嗜好发生率,同时对降低牙龈炎发生率也有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傅乐,童锦发.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对提高儿童口腔保健的干预效果观察[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6,27(12):1520-1522.
[2]陶丽敏,赵玉梅.多元化健康教育模式在学龄前儿童口腔保健中的应用[J].上海口腔医学,2017,26(1):9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