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淑敏 贾晓东 杨星 解瑞婷 刘云
[摘 要] 实效性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德育工作最本质的评价依据。从影响高职院校体验式德育模式实效的几个环节出发,对提高其实效性进行了思考和分析。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体验式德育模式;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3-0025-01
由于当前高职院校德育实效低下,大学生缺乏道德信念,道德行为与道德认知相脱离,已有的体验式德育模式對体验认识不到位,使得强化高职院校体验式德育模式的实效性成为一种必然。
一、更新德育工作理念,确立正确、全面的德育目标
理念是行动的重要指针,德育工作理念是德育工作开展的重要思想前提,对德育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要提高体验式德育模式实效性,就必须更新德育工作理念,树立“以人为本、德育为先”、贴近学生实际和发展特点的理念,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实现自我价值。
要增强体验式德育模式实效性,其关键环节是确立并贯彻科学合理的德育目标。依据德育对象设定不同层次与类型、切实可行并动态发展的德育目标,这样才能发挥激发作用和引导价值,真正提升体验式德育模式的实效性。
二、强化德育课程中的道德体验,构建隐性德育课程
树立“体验课程”观。学科课程强调“共性化”,体验课程重视“个性化”。课程内容要回归生活,遵循生活逻辑,激发学生情感,引发学生体验、感悟和实践。构建隐性德育课程,它作为一种潜在课程,渗透在校园生活的各个方面,通过潜意识的心理活动无形中影响着学生道德品质和价值观的形成,实现知情意行全面发展。学生在学校建筑、景观的设计,管理条例、人际关系、班风等的参与和体验感悟中,自觉形成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指引学生发展方向。
三、创设科学的体验情境,营造优良的校园体验环境
创设科学有效、贴近生活的体验情境,有助于提高学生思想政治觉悟和道德品质,形成道德信念,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良好的校园体验环境是学生融入道德体验情景的催化剂,吸引学生去参与、接近和了解体验式德育模式。
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环境对学生的德育起着直接而又有效的影响,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是优化学生德育环境的关键,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是实现德育目标的环境保证,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感染与启迪,有效地激发主体意识和道德情感,提升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水平。
四、拓宽德育途径,创新社会实践活动
体验是多维度、多层次、多元化的,要求体验式德育要由封闭走向开放,在多种德育途径中生成和发展道德素质。要把体验式德育渗透到高职院校的人文、社会及自然科学的学科教育活动中。把体验式德育渗透到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去,在学校常规性德育活动中发挥道德体验的作用,这是道德教育的必要补充和延伸,是提高德育实效的重要途径。把体验式德育渗透到高职学生的实践活动中去,推广社会公益服务活动。重视在实践活动中塑造大学生的品质,在文化科技“三下乡”、青年志愿者等社会公益活动中自然融入体验式德育,强化道德内化、巩固道德信念,以增强体验式德育的实践效果。
五、完善体验式德育的有效评价模式
体验式德育工作评价是大学生德育体系的必要环节和重要组成部分。它重视教育的过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验,轻说教与评价,轻总结性评价。强调小组评价与自我评价,轻教师的评价,促进学生自我一致性、自我发展与完善、积极的自我观念与道德自律的形成。注重解决问题的方法,轻解决问题的结果。体验式德育强调的是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而非单纯否定问题。强调学生主体性,强化情感体验,主张对创造性、合作性等个性品质进行积极评价。实行多元化、系统化的评价标准,否定道德评价的单一性。体验式德育的评价不能一概而论,应在原有基础上,因人、因水平评价。
六、优化德育师资队伍建设
德育工作者的职业素质是高校德育工作开展的必要条件,要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德育的实效,建设好一支德育技能强、高素质的德育师资队伍是关键。要增强意识,保证政治方向,明确育人指向,坚持立德树人、育人为先。要提高德育工作者的理论水平,提高其政治素质。要加强高职院校德育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建设,完善高校德育师资队伍的准入、考核和评价机制。加强多样化的培训、进修,提升德育师资队伍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建立高职院校德育队伍完善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以提升体验式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张鸿燕.体验式:高校德育有效路径之新探[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10(1).
[2]江韵.生态体验理论视域下的德育[J].教育教学论坛,2012(20).
[3]古玥.关于高职院校体验式德育模式的研究[J].高校论坛,2016,1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