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晟欣
【摘要】本文以电影《泰坦尼克号》为主线对其中的配乐及配器进行分析,阐明电影配乐的精髓深深植根于伟大的爱尔兰民族音乐之中。
【关键词】电影;音乐;爱尔兰;风笛;锡哨;信仰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电影《泰坦尼克号》之所以成为经典之作,不仅仅是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更能打动人心的是几处细节上精致的刻画。在影片开头部分,镜头给了1912年泰坦尼克号一个暗黄色调的全景。此时,主题曲《我心永恒》的前奏旋律部分第一次播放,这是一段舒缓中带有忧郁惋惜色彩的音乐,看似与壮丽大气磅礴的泰坦尼克号不相称,实际上却用音乐告诉了观众:这些正在船上兴高采烈挥舞双手与亲人告别的人们,注定要经历一场未知的灾难,并且他们将一去不复返。女声悲凉的哼唱,仿佛时间静止,一切都回到那个时候,将我们带入百年前那悲痛的时刻。此段音乐是著名电影配乐大师詹姆斯·霍纳的作品,他的音乐风格是带有世界音乐元素的抒情性交响乐。霍纳虽然出生于美国加州,但受到英国皇家音乐学院专业的训练,对苏格兰,爱尔兰地方音乐理解颇深。《我心永恒》这一作品中便使用了爱尔兰经典乐器,即风笛和锡哨。两种乐器配上忧伤的女声,创造出精致悠远而清冷的梦幻之感,预示着一场伟大的悲剧。
在泰坦尼克号撞击冰山之前,影片部分的镜头在描绘贵族们与有钱的新贵族们奢华的晚宴与舞会场景,这时的背景音乐是欧洲的古典乐。当杰克走进贵族们的餐厅时响起了约翰·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贵族吃饭时也会有私人小提琴师为其伴奏。此音乐为衬托出上层社会的精神风貌:一切都是高傲的,标志着礼节和束缚。与此形成强烈对比的是杰克带着萝丝在三等艙里面跳舞时,下等仓群众用菲德尔等乐器演奏了《An Irish Party In The Third Class 》,音乐中带有活泼欢快的爱尔兰民间音乐风格。镜头给了一个女乐手弹奏菲德尔的画面,我认为这一点运用得很巧妙,因为小提琴与菲德尔基本是同一件乐器,只是使用的环境场合不同,所以名称有所不同。小提琴属于宫廷贵族们享受的乐器,演奏技巧方法都相当规范,而菲德尔源于民间,是劳动人民茶余饭后休闲的乐器,所以没有硬性的演奏规定。影片将头等舱男小提琴演奏家规范唯美的演奏与下等舱女乐师演奏菲德尔时的无拘无束欢乐场景做了对比,更加反映出上层社会与底层社会的差距,对比出杰克与萝丝身份上的悬殊。
影片的高潮部分是撞上冰山之后的一段时间,导演对各个层次人们的反应,人性的刻画淋漓尽致, 每一个细节都无可挑剔:有对老夫妇抱在一起静静等待死亡;船员们努力为妇女和孩子留下生的希望;船长默默走到掌舵室,完成最后的使命等经典镜头反映了那个时候人对于死亡的看法。令我最感动的镜头是沉船时四位乐师从容不迫地演奏着弦乐四重奏的画面。当每一艘救生艇满载下水时,乐手就会演奏欢快的歌曲送行,直至最后一艘救生艇离去之后,他们演奏了一曲《更近我主》。音乐本身不够伟大,伟大的是从容不迫应对死亡,拥有最高尚信仰与职业精神的人。他们演奏音乐的目的更接近于巴洛克时期演奏音乐的本真:演奏给上帝,演奏给爱和心中的信仰。是那些乐师赋予了小提琴灵魂,虽然葬身大海,但灵魂永存。
在影片的尾声,年迈的女主角向后代们讲完自己的经历安静地睡去,像是了了一桩沉重的心事可以安心离去一般,这时再次响起了悠扬的主题曲,熟悉的爱尔兰风笛声音将观众带离悲伤,亲切空灵的女声感人至深,唤醒了观众对生命的敬畏。
《泰坦尼克号》的配乐《我心永恒》之所以那么打动人心,与其爱尔兰民族风格密切相关。爱尔兰民族风格发源于爱尔兰民族的历史和地理环境中,爱尔兰是处于欧洲西侧,大西洋边缘的一个美丽国家,这里备受上帝宠爱,拥有美丽的森林、山谷、潺潺溪水和蜿蜒的海岸线。在这里形成了很多有特点的乐器,比如风笛和锡哨。当风笛手吹出旋律时,每个音符都会产生一组不同的泛音,混成一体后悠扬高昂,将爱尔兰民族坚强、浪漫的情怀表现无遗。当风笛与锡哨合作时,能够充沛地表达各种情绪,在优美的基调上引起听众的共鸣,可谓是风笛演绎情绪,锡哨吹入人心。《泰坦尼克号》的背景音乐正是有了爱尔兰民族乐器的融入才会如此深入人心,感人至深。
詹姆斯·霍纳对乐器的理解远远超出了乐器本身。爱尔兰民族本身是一个饱受磨难的民族,长期受到英国的殖民与欺凌,至今还残留有北爱尔兰问题,新教徒与天主教徒冲突等矛盾。但是,爱尔兰人民的性格却格外坚强,热情奔放,音乐中表现出对未来生活是充满了希望的,有忧郁的情绪色彩在,但充满了对生命的渴望与敬畏。
影片结束,飘来阵阵悠扬的风笛与锡哨,忧伤的女声。但悲伤与灾难离我们远去,留下对生命的渴望和坚持自己的信仰和不畏生死的纯洁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