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贝多芬《c小调主题与三十二首钢琴变奏曲》的音乐内涵与技术分析

2018-05-14 08:59贾强
北方音乐 2018年16期
关键词:变奏曲演奏技巧贝多芬

【摘要】贝多芬的变奏曲虽不及他奏鸣曲那样结构庞大,内涵深刻,但是仍是器乐文献作品中重要的一部分。本文通过对于贝多芬《c小调主题与三十二首钢琴变奏曲》的创作背景、音乐内涵、技术解决几个方面进行简要论述,力图能够寻找演奏这首变奏曲的进阶之路。

【关键词】贝多芬;变奏曲;背景;音乐内涵;演奏技巧

【中图分类号】J624 【文献标识码】A

一、创作背景

这首变奏曲的主题是贝多芬原创的,变奏部分也是根据其原创主题来进行丰富的变化和发展的,但是贝多芬对于这首变奏曲的创作显然并不是满意的,以至于连这首变奏曲的编号也没有具体整理。

二、音乐内涵

(一)贝多芬的c小调情结

c小调是贝多芬在钢琴音乐的创作中最钟爱的一个调性之一,这个调式也是在表达抗争和战斗时最喜欢用的一个调性。贝多芬许多钢琴作品都是用c小调写成的,例如《c小调第八钢琴奏鸣曲》《c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等。这个调式最能表现出贝多芬的英雄性、斗争性的性格,所以也由此看出,这首变奏曲也是在表现贝多芬对于当时社会政治动荡的不安、人民奋起反抗等内容。

(二)具体变奏段落的音乐表现力

主题。主题由八个小节写成,右手部分是旋律音上行的级进,左手则是和弦低音的连续半音下行,在主题后三小节有一个突强的出现,紧接而后的是弱并且灵巧的短促跳音的主题结尾,使主题十分戏剧化。

變奏1至3。这三首变奏的织体是相似的,先由右手弹奏出分解的琶音,左手弹奏出跳音的线条;之后做了一个互换,最后由双手共同弹奏出反向的琶音进行,这样用琶音增强了音乐向前发展的动力。

变奏4至6。其中变奏4、6都是态度坚决的三连音断奏进行,十分干净利落,而变奏5则是连奏的、长气息的旋律线条,这种奏法上的对比更加鲜明。

变奏7至11。变奏7、8的织体都是分解和弦,加强旋律音的连贯对于这两段的旋律起伏和情绪跌宕有很大作用。变奏9则是安静的,左右手节奏不同对比的一个段落。变奏10和11都是同样的跑动,这种跑动相互转换,推动了情绪的发展,灵活的展示出双手对话的一个画面。

变奏12至16。这一段落的调性发生转变,由c小调变成了C大调,一下把原来紧张、斗争的气氛变得豁然开朗,音乐十分丰富。而且在奏法上三度断奏与八度连奏互相对比,音乐形象特别生动。

变奏17至22。调性回归到c小调上,由具有复调性质的变奏17开始,旋律声部互相交错转换;变奏18通过对前面两个十六分音符的断奏,把原本枯燥的音阶变得富有生机;变奏19将之前的分解琶音做了节奏上的变化,让人耳目一新;变奏20和21如同湍急的河流一般,加之左右手分别弹奏和弦,非常鲜明地把这首变奏曲的性格又再次强调了一遍;变奏22通过双手错开的八度音阶将乐曲情绪又再次推高点。这一个部分半音阶型、八度音阶型、分解琶音型完全体现和践行了贝多芬“火箭”主题情节,贝多芬式的音乐风格被展现得淋漓尽致。

变奏23至25。变奏23是一个极弱的段落,与之前变奏形成一个强烈的对比,整体效果低沉且安静;变奏24、25都是具有谐谑曲性质的片段,仿佛像是暗着的舞台突然走出两个小丑一样,十分诙谐有趣。

变奏26至30。变奏26、27主要是三度双音、和弦的断奏,双手相互呼应再次将情绪推得跌宕起伏;变奏28的旋律线条十分迷人,搭配起左手匀称的伴奏音响效果极其具有古典时期均衡的魅力;变奏29将琶音再一次变型,双手反向的来回弹奏增强了乐曲的气势;变奏30是一个突然很弱的段落,像是战争马上要胜利一样,音响安静,为最后的凯旋积蓄力量。

变奏31至32。变奏31的左手部分烘托出了神秘的氛围,加上用右手灵动的主题的出现,然后慢慢的向音阶上下起伏的变奏32迸发,在演奏这一部分时,要调动好自身力量,不仅在强弱效果上要出来,还要使音乐的内在张力得到充分发挥。

三、演奏技术的要点分析

(一)快速音阶

快速、平均、流畅的音阶和琶音是演奏钢琴必备的技术。这首变奏曲完全体现了古典时期作曲家对于音阶琶音的使用是多么的频繁,例如在变奏11等段落中音阶出现过多次。如何去解决音阶跑动技术就成为了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首先要正确认识,在演奏音阶的困难就是由于我们生理上五个手指的长短各有不同、力量不同、加上最不灵活的大拇指常常要向手心转动,如果手腕不能保持稳定,对之后弹奏的音力量上是否平均就会产生影响。

可以将出现快速音阶的变奏使用划分小组(四个音一组或八个音一组)进行变化节奏的方法去练习,这样每一个音都能得到良好的训练,对弹奏出平均的音是有帮助的。

(二)琶音

琶音的弹奏与音阶是相似的,都有以一指作“门”穿过三四指或是以一指作“轴”三四指从一指越过的技术难点。但是琶音相对音阶要稍难一些,因为一指跨(穿)过的音往往都是三度左右的,需要灵活的拇指和均匀的音响,这就要求了手指要具备相对独立性和扩张性、协调手臂和手腕的力量运转。首先可以将遇到的琶音片段用最慢的速度去练习力量的连贯、换指的协调自然、位置的适应、指法的固定等,因为慢练是能够克服一切技术困难的;然后可在练习中将琶音的段落进行乐句的划分,分成一句一句去用中速的练习,这对演奏的语气和句子感觉有很大帮助;最后可以使用节奏变化的方法去练习,让每一个分解琶音的音都可以加强重音的感觉,提高整体段落演奏的细致和质量。

(三)三度

三度是双音弹奏中的一种技术,也是钢琴演奏技术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类型,演奏出清晰、连贯、平均的三度是每一个学习钢琴的人一定要训练和掌握的。这首变奏曲中许多变奏使用了三度双音的技术,例如变奏14、16等。单独将这种技术类型拿出来练习对于掌握三度双音的技术也是大有裨益的。

(四)八度

八度技术与三度双音技术的弹奏要求相类似,都要求齐落键的同时,强调突出冠音,并且手臂、手腕、手指的运力要相互协作,才能弹奏出平均且连贯的八度。贝多芬在这首变奏曲中变奏5、15等都使用了八度的技术。

四、结语

对音乐作品背景、音乐内涵、技术风格的了解和掌握也是有助于我们更好的诠释音乐作品,更是学习音乐的固定程式,坚持不懈的探索和研究才是学习音乐的必经之路。只有不断地去阅读、研究,思考才能为演奏提出更多的可能性。正如那句名言,音乐即思维者的声音。

参考文献

[1]阿尔弗莱德.科尔托.钢琴技术的合理原则[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贾强,延边大学艺术学院,艺术硕士,研究方向:中外乐器演奏(钢琴)。

猜你喜欢
变奏曲演奏技巧贝多芬
蒸汽朋克的唯美变奏曲
贝多芬只有一个
上兴趣班的心情变奏曲
“没良心”的贝多芬
浅谈低音提琴在演奏中的技巧问题
浅谈二胡传统作品与移植作品演奏技巧的特点及异同
春日条纹变奏曲
变奏
贝多芬《第六交响曲(田园)》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