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师《基础钢琴》与《歌曲伴奏》课程的整合与教学改革

2018-05-14 08:59俞婕
北方音乐 2018年4期
关键词:课程整合教学改革

【摘要】长期以来,高师钢琴教学受专业音乐学院表演专业教学模式的影响,长期孤立地培养学生的钢琴技能技巧,忽视了音乐教育专业“师范性”对学生歌曲即兴伴奏的要求,导致了许多问题的产生。因此,明确高师《基础钢琴》与《歌曲伴奏》课程整合改革的意义,并在教学实践中将钢琴课的专业技能提高同伴奏实践能力的训练紧密结合起来,形成科学、有效地教学体系,将对促进我国高校音乐教育的课程改革具有典型的意義。

【关键词】《基础钢琴》;《歌曲伴奏》;课程整合;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一直以来,以中小学音乐师资为培养目标的高师音乐专业的教学模式和质量观念,完全或基本上以音乐院校的模式来培养学生,这往往造成培养的学生专业技术上不如专业音乐院校学生,不能适应中小学音乐教育工作的尴尬处境。高师钢琴教学在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培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培养合格的基础教育音乐师资必不可少的专业技能课。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经过两年必修课的学习之后,最大的收获也就是学会了弹奏几首中等程度 的曲目。即便有少数学生追求进度和曲目的难度,但在其毕业之后所从事的基础教育工作中,也没有用武之地。而钢琴即兴伴奏课作为一门处在学生学习最后完成阶段的课程,却一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尽管各大高师院校音乐专业都开设了此课,但学生实际掌握钢琴即兴伴奏技能的情况却不容乐观。因而,为了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建立一门融合钢琴弹奏技能与相关理论为一体的学科成为了近年来音乐教育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我国高师院校音乐教育实施过程中,《基础钢琴》与《歌曲伴奏》是专业学生的两门必修课程,开设时间分别为两年和一年,顺序通常是在完成两年的《基础钢琴》后再进入《歌曲伴奏》的学习。宗旨是为了让学生在掌握了基本的钢琴弹奏技巧的基础上,并结合其他相关科目的知识,如和声、复调、曲式、作曲等能够为歌曲完成编配与即兴创作。一直以来,这两门课程的教学一直实行专人专课的运行方式,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内容的安排等均各自为阵,互不联系。而且,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钢琴教学重视钢琴演奏技能的传授而忽视伴奏课程的现象均不同程度的存在,导致了许多学生演奏钢琴线谱作品得心应手,极具音乐表现力,但面对简单的简谱歌曲却十分畏惧、弹奏出来的音乐也结结巴巴、干瘪乏味。在走向工作岗位后,很难达到优秀中小学音乐教师应该具备的水平。

对此现象,许多行业内的专家及一线教师已经有了许多的探讨,如在第二届全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研讨会上,明确提出了“突出师范性,加快高师钢琴教学改革步伐”的倡议,其中音乐教育要“形成特有的师范性教学体系”“重视课程间的相互渗透和有机结合”成为焦点论题。孙维权的《钢琴即兴弹奏为什么在我国发展缓慢》,徐文的《论即兴伴奏与弹唱的重要性及其教学思路》,魏廷格的《有关“即兴伴奏”问题的商榷——兼及对“师范性”的认识》等均指出师范类音乐教育培养的人才应该具备钢琴弹奏的基本技能与为歌曲即兴伴奏的能力,学习即兴伴奏一开始就要建立综合训练的意识,要处理好钢琴技能基础和即兴伴奏学习的关系。2009年长沙师范学校钢琴教研室开始研究以十至二十人为一组的集体课教学模式,研究成果《钢琴集体课分A、B、C级教学与素质教育的研究》获湖南省教育厅科研课题二等奖,研究主要集中在集体课的课型、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分析利弊等方面。2012年完成的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课题《学前教育专业钢琴分层教学实效性研究》将钢琴艺术特点、学生个人发展方向与社会需求进行优化组合,积极寻求钢琴伴奏、钢琴教学和钢琴表演三个教学层次的有效组织形式。

一、《基础钢琴》与《歌曲伴奏》课程整合改革的意义

(一)打破课程间壁垒,横向联合,构建科学完善的综合性学科体系

从课程设置、教材建设、教学方法、评价模式等方面构建科学、系统、合理的《基础钢琴》与《歌曲伴奏》综合性课程体系,使学生在掌握规范的钢琴基本弹奏能力的同时,尽早开始学习和了解掌握即兴伴奏和弹唱的基本规律和方法,达到高师教学所需一专多能人才的培养目的。

(二)强调钢琴弹奏技巧训练与实用技能教学的密切结合、同步训练,突出实用特色

根据高师学生的生源现状和条件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坚持实用、适用、可用、得用的原则,重视钢琴弹奏技巧与歌曲伴奏能力、弹唱能力的学习和运用,提出“五线谱与简谱并用,固定调与首调概念同时建立”、“加入儿童歌曲固定伴奏内容,加强歌曲的弹唱能力”等创新观念。

(三)将音乐实践训练与理论知识教授相融和,使两者相互促进,大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在钢琴综合性教学中,根据作品的需要,在钢琴基础教学的同时加入和声、曲式分析、中外音乐史的教学内容,不仅能够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准确地表现乐曲的内涵,更丰富了学生的音乐知识,提高了他们的音乐素质,为其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基础钢琴》与《歌曲伴奏》课程整合改革的实践探索

(一)课程设置

钢琴弹奏技能是歌曲伴奏的基础,不具备钢琴弹奏技术的歌曲伴奏就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然而,当前高师院校学生钢琴水平参差不齐,有的甚至没有钢琴弹奏基础,所以在大学一年级开设《基础钢琴》课程,使学生比较系统和规范地掌握钢琴弹奏的方法,具备良好的分析、理解作品的能力和音乐鉴赏能力创作内容,为歌曲伴奏的学习打下键盘基础。进入第二学年,《基础钢琴》与《歌曲伴奏》应同时开设,方便教师将两门课程的知识点进行横向串联,让学生能够架构清晰的知识脉络,做到融会贯通、活学活用。

(二)教学内容

基本练习。在传统的高师钢琴教学中,音阶、琶音的学习仅针对手型、指法、调号、速度进行了系统的训练,对基础和声知识很少提及,首调概念没有及时建立,同时学生也不会运用听觉倾听不同级数和弦的和声效果,造成学生在歌曲伴奏学习的入门阶段就遇到了拦路虎。因此,在课程整合改革中,首先就需要教师在教授基本练习弹奏方法的基础上,对歌曲伴奏所需的理论知识,如大小调(大、小三和弦)的构成、色彩对比,首调的概念,移调的训练等进行适时提点,消除学生在歌曲伴奏时对各个大小调以及键盘位置的陌生感和畏惧感。

练习曲。高师《基础钢琴》的练习曲常常选用车尔尼599、849、299等作为教材,通过各种各样技巧的训练以达到熟练、灵巧、快速弹奏的目标。在每周的教学过程中,钢琴教师为了学生能够具备理想的弹奏状态,讲解、示范、个别指导等多途径并举,然而却忽视了这些练习曲教材也正是经典的正谱伴奏谱例,无论是和声语汇的认知、正、副三和弦的连接,还是伴奏织体、手指指法的选择都能够为学生的简谱伴奏学习提供最佳的模板和参考,因此钢琴教师对练习曲的曲式分析不能浅尝辄止,应该善于利用这些教材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帮助他们不断积累歌曲伴奏的素材,从借鉴走向创造,使用实践时自然就得心应手。

乐曲。在《基础钢琴》与《歌曲伴奏》课程整合的实践中,中外乐曲的选择可以多多涉及一些经典的钢琴伴奏小曲(当然,有许多钢琴曲本身就是为歌曲伴奏而作),如:《乘着歌声的翅膀》《樱花》《小夜曲》《摇篮曲》《二月里来》《三十里铺》《北风吹》等等,让学生进行视奏训练。在以往的钢琴学习中,按部就班的学习常见,拿着谱就想立马弹下来的冲动却不多,原因在于一首首陌生的钢琴曲谱很难唤起与学生最大的情感共鸣。通过布置这些耳熟能详的钢琴小曲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视奏能力,能够瞬间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与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教学评价

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多参加课外实践活动,如担任考试、比赛、演出期间声乐方向同学的伴奏等,在紧张、高密度的舞台实战中不仅磨炼自己的伴奏技能,同时不断提升抗压、灵活应变的心理素质。为了保持激励机制的长效性,教师应该建立合理的评分体系,在期中、期末考评时,钢琴技能技巧演奏分数和歌曲伴奏实践分数按比例结合(如完成一个同学的声乐伴奏可在钢琴期评成绩中加一分,最高可加十分等),以提高学生参加歌曲伴奏实践的积极性。

(四)师资培训

在综合性课程体制下,高师钢琴专业教师不能只关注自己主专业教学技能的提升,应该充分利用各种进修的机会对和声、曲式分析、歌曲伴奏等相关课程进行学习和钻研,不断探索《基础钢琴》与《歌曲伴奏》综合性课程实施的途径。只有教师自身实现了两门课程理论与实践的合理架构,才能在课堂教学中胜任教学任务与教学目标的要求。

三、结语

一直以来,《基础钢琴》和《歌曲伴奏》是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必修的两门课程。《基础钢琴》课程着重于培养学生正确、科学的弹奏技巧,而《歌曲伴奏》课程偏重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大量的实践操作。在现行的高师音乐教学中,两门课程的独立设置带来的弊端十分明显,只有通过不断改革去加强两门课程之间的相互联系,从课程设置、教材选用、内容安排等方面探索出理论与实践、技巧与应用相结合的有效途径,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音乐教育人才。

参考文献

[1]刘聪.歌曲伴奏的即兴编配与弹奏[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2]魏姗.对高等師范院校钢琴伴奏课程建设的思考[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

[3]陈华.高师钢琴教学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J].闽江学院学报,2008(06).

[4]杨焱.钢琴伴奏课程体系的构建[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3).

[5]徐文.略论即兴伴奏与弹唱的重要性及其教学思路[J].美与时代月刊,2009(12).

[6]孙艺辉.高校音乐学专业钢琴歌曲即兴伴奏教学改革刍议[J].歌海,2014(05).

作者简介:俞婕,长沙师范学院音乐舞蹈系讲师,硕士, 研究方向:音乐教育。

猜你喜欢
课程整合教学改革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指导》课程整合的探索
信息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浅思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与基础学科的互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