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下,人们不仅经济水平与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而且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有了提升。传统音乐文化因其具有外国声乐文化所不能比拟的优势成为我国音乐文化教育发展的源泉,为相关的教育提供了厚实的理念。如今,由于高校声乐教学“西化”现象严重,人们对传统音乐文化了解甚少,从而使得传统音乐文化存在感越来越低。在高校声乐教学中,怎样把传统音乐文化融入到音乐教学之中一直是教学重点关注的问题。由于现代声乐教学中欧洲的美声音乐及发声技巧等占据了主体地位从而忽视了传统民族音乐知识的教学,这对于传统音乐文化的融入无疑增加了难度。若将传统音乐文化融入到高校声乐教学中,不仅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而且有助于提升高校声乐教学的先进性。高校应建立以传统文化为基石的音乐教学模式,从而不断加强对传统音乐文化的普及。这样既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还可以促进对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本文对于高校声乐教学中融入传统音乐文化展开研究与探索。[1]
【关键词】高校音乐;传统音乐文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当今是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是一个开放的时代,高校教育应当顺应时代的发展,改变落后的教学模式,从而适应时代的发展。高校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声乐教学的良好开展不仅对于学生掌握声乐知识与演奏技巧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且可以提升社会的音乐文化发展水平。
一、高校声乐教育融入传统音乐文化的意义
(一)有利传承与弘扬民族文化
传统音乐内容中蕴含着民族风俗、地理风情、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内容,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一个民族的音乐文化可以知晓这个民族的整体特色。在我国的56个民族中,因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风格,以及歌唱形式,民族文化已然成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传统音乐文化最能代表我国民族的特色与风俗。高校声乐教学中通过将传统音乐文化与现代声乐教学相融合,不仅能够深远地影响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还能促进传统文化在新时代、新背景下的继承与发展,不断深入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可以使我们清晰地在历史长河中看到我国社会民族的各种传统文化的发展,促进我们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二)促进高校声乐人才综合素质的提升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高校声乐教学过程中注重对传统音乐的教学可以提高高校学生的审美能力、意识、情趣,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些都是因为传统文化里蕴含着经历了时间洗礼与打磨所沉淀的艺术瑰宝,而汲取了这些并把它们有意识地加入到音乐创作中,无疑提高了学生的音乐素养,更好地适应时代的需求。
(三)有利于提高高校声乐教学质量
有关于我国历史文化的内容无需赘述,流传至今的都是经过历史淘汰后所留下的文化精华,其中也包括现存的音乐文化。中华上下五千年丰富多彩的传统音乐文化已经形成了成熟的音乐体系。而众多高校却对此置之不理甚至嗤之以鼻,盲目地追求西方的音乐形式,使得教学模式单一,缺乏创新。由于照搬照抄别国的声乐致使自身民族的声乐理论基础薄弱,体系简单。而教师在开展课堂活动时沿用枯燥呆板的课堂讲授方式,只扎根于理论与技巧,缺乏实践,导致降低学生对于声乐学习兴趣。我国作为文化内涵极其丰富的文明古国,包含了大量的优秀的音乐作品。
二、如何将传统音乐文化融入到高校声乐教学中
(一)引用先进的教学手段
信息技术时代的不断发展,为教育事业做出了极大的贡献,高校应紧跟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运用科技手段,运用多媒体先进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在教课中准备充分的影音資料,其能让学生通过听觉和视觉的感官调动充分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使教学质量显著提升。由于传统的民族声乐自身具有民族性,让学生在学习时有更加强烈的认同感,有效提高对音乐的综合运用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时代的需求。
(二)培养优秀专业的声乐教师团队
教师需要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素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教师必须加深对传统音乐的涉猎以及摄取各种优秀的乐理知识与歌曲演唱方式并运用到实践当中,在示范演唱时从而运用优秀的演奏方式,向学生更好地展示,带来一场视听盛宴。
三、结束语
高校在教学过程中应利用教学资源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教师也应当创新教学方式,全面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使学生在有趣的课堂中不断提高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杨扬.浅析高校声乐教学中传统音乐文化的融入[J].黄河之声,2016.
作者简介:许霁(1997—),男,汉族 河北沧州人,本科,研究方向:音乐学声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