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小放
摘 要:随着我国高考扩招政策的推出,每年的大学生人数都在增加,而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也随之突显出来,而且随着社会就业形势的发展,大学生的就业观、人生观、价值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作为技术型人才培养基地的高职院校,做好毕业生的职业生涯指导,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使毕业生认识自我,顺利就业实现其自身价值,是学校管理者和思想教育工作者应该重视的问题。
关键词:高职毕业生;职业生涯;择业观;就业指导
随着社会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开放性、快速性等特点,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甚至道德观都受到了冲击,很多人都开始变得迷茫。而作为即将步入社会的高职毕业生尤其容易受到影响,由于在校大学生缺少生活的阅历,很容易被社会舆论引导、跟风,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没有明确的规划,择业观也一变再变,这些都不利于学生顺利就业。
1 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观指导的意义
职业生涯规划是学生选择职业、就业以及追求理想职业的整体策划,而就业观则是学生选择职业方向的标准,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有重要的影响,所以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观进行指导有重要意义。
1.1能够让学生准确自我定位
要想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正确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学生首先要要有清晰的自我认知和自我定位,对自己的能力、兴趣、性格、优缺点等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评估,明确自己想要干什么且能够干什么,从而确定自己的职业倾向和职业价值,做出最佳的选择,才能在合适的岗位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避免因为自我定位不准确盲目就业,对企业和个人都可能造成伤害或损失。
1.2帮助学生独立、自信,挖掘毕业生的潜力
学生在就业之前大部分比较依赖家长和老师,缺乏独立的意识,没有做好步入社会开始工作的心理准备,缺乏社会锻炼和自信心,所以在就业求知过程中比较被动,有可能会错过获得工作的机会。而通过制定职业规划和老师的就业指导,学生有了对自身的认识,明白自身和现实的差距,从而可以扬长避短,通过针对性训练挖掘自己的潜力,如实习等手段增加社会锻炼,提升社会竞争意识和工作能力,提高自己的职业竞争优势,增加就业机会和就业成功率。
1.3指导学生制定可施行的职业规划
很多学生对就业前景充满了向往,但往往很少去制定职业规划并且实施,导致最后眼高手低,就业状况堪忧。而通过老师的指导,帮助学生在校期间就开始制定自己的职业规划,并从日常小事做起,坚持目标,不断提升自己,并且适时了解社会就业动态,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去迎接就业,这样才能更好地抓住就业机会,实现自身价值。
2 高职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和择业观指导策略
2.1从学生自身出发,指导学生量身定制职业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不是毕业之际才定制的,而是应该在入学之初。学校应设置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机构和就业指导人员,能够通过了解学生的性格特征、职业倾向、职业能力等,运用心理学、管理学等相关知识对学生进行初步评测和分析,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指导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初步的职业生涯规划,并引导将精力投入到实现职业规划的过程中。
在实际教学中,学校应以学生发展方向和满足社会需求为目的设置符合学生发展的课程体系,帮助学生搭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增强学生的专业知识,最大化地发挥学生的知识效能。其次,学校还应设置实践教学,将学生的职业规划内容融入其中,通过有针对性的训练,促进学生对自己兴趣、能力、价值观等方面有进一步的认识和修正改进,做到扬长避短弥补不足。再者,学校和企业应加强联系合作,鼓励学生参加企业实习和社会实践,加强学生对就行形势的认识,从而做出职业规划调整,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和能力培训,为实现职业规划不懈努力和坚持进步。
2.2指导学生认清形势,确立择业观
在进行择业时学生往往具有盲目性,没有明确的择业方向和定位。学校教育工作者应引导学生树立“适应发展、满足需求、自我发展”的原则,在择业时从社会发展和需求出发,而不是只想着自己的主观意愿。目前来说,高职院校培养的主要是技术型人才,而这也是社会急缺的,但由于当前就业相对困难的情况下,学生首先要做的就是就业,然后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等情况再择业,那时候学生就会更懂得利用优势主动出击,就业前景更光明。
2.3职业生涯规划和择业观相互促进
职业生涯规划和择业观是相辅相成的,职业生涯规划促进学生择业观的转变,择业观反过来帮助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确立和改善。学校教育工作者应帮助学生理性规划,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促进职业生涯规划的一步步实施,最终明确志向和目标,实现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
结束语
职业生涯规划和择业观对高职学生就业有着重大的影响,学校管理者和教育工作者应将其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从学生入学开始,从日常着手,帮助学生明确目标,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建立和完善职业生涯规划,并帮助学生提高职业技能和实践技能,保证学生满足社会需求,顺利就业。
参考文献
[1]高旭.高职院校学生职業生涯规划研究[J].散文百家旬刊,2017(5).
[2]刘红.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5(4):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