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增广
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和抽象性。在实际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有效地促进其数学学习。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发现问题,用数学的思维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自身的数学素养。新课程把“解决问题”贯穿到小学各册数学教材的始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善于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呢?下面浅谈自己的几点策略。
1、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
在数学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从每个同学不同的性格特点、智力情况及学习能力方面为出发点,针对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课堂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注意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比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将情景教学的方法融入原本枯燥乏味的课堂中来,在情景教学中注意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们自主解决问题。比如在教师进行三角形面积或认识圆柱体的教学过程中,可让学生们自己动手将三角形或圆柱体制作出来,通过切实的观察更深刻地理解其面积计算的过程。这种教学模式不但激发了学生们自主动手的能力,对于学生解题能力和解题习惯的提升也有重要的意义。
2、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
因为数学具有抽象性这一特点,学生往往感到数学知识难以学懂,尤其是解决数学问题更让学生感到神秘。因此,“解决问题”的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使之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数学的学习中来。例如:在教学求部分“解决问题”时,我出示这样的例题:妈妈有8元钱,买苹果用去7元,还剩多少元钱?这让学生在一开始学习“解决问题”时就感受到解决问题来自于生活,这样就很容易掌握所要解决的问题数量与数量之间的关系和解题方法,消除“解决问题”的畏惧心理。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数学,数学是一门无处不在学科。
3、引导学生使用数学思考
数学阅读的核心目标在于理解,包括通过联想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对新舊知识重新进行整合、同化形成自己的知识系统,善于捕捉数学问题并回答问题,能否根据阅读材料提供的信息进行语义转换和语句分析,是阅读理解的关键,也是阅读能力水平的标志。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实践和训练来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从而节省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要经常分析阅读速度慢的原因,纠正一些不良的阅读习惯如出声阅读、默念等。其次要养成阅读的习惯,要高度集中注意力,调动思维的能量。 在阅读前教师应对阅读材料中的重点、难点等要害问题,教师应编好导读提纲,引导和启发学生在阅读中思考。
4、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
传统教学模式和理念的改变对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首先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培养方案。比如对数学成绩较好的同学可增加一些能力拓展和实践拓展的内容。对于成绩相对较差以及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的同学应多和其进行沟通和交流,在课堂教学中将生活化的教学融入进来,便于这部分学生对数学知识更好地理解和接收。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合作教学的重要作用。可以是本班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也可以延伸到不同班级之间的合作学习。同学之间通过互相学习、互相借鉴来取长补短,在充分发挥自身长处和优势的基础上也能弥补自身的不足。比如教师可以通过数学小竞赛的方式,将学生随机分组,每个组对相关的问题进行讨论,最终哪个组想到的解题方法最多且速度最快则可获得奖励。这种合作教学模式的引入,在提升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还能够培养其团结协作的意识。
5、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良好的气氛和课堂环境是学生提高学习兴趣的基本保障,能够激发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热情和积极性。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师生关系的调节,只有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才能保障课堂进度的高效运行。同时要多创造机会让学生们自由发挥和创造。比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可互换角色,让学生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讲解,学生充当“小老师”的角色,在讲解完毕后,其余同学可对讲解过程中的亮点以及不足之处进行分析。这种激发学生和教师进行角色互换的教学方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调节课堂氛围,在同学和教师的鼓励和建议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6、把生活的转换为数学
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教学当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就要发挥引导作用,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要为提高学生的能力去营造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探索,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指导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解决问题。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而不是单纯为了成绩,为了升学,在有限的时间里,调整教学标准,利用学生的宝贵时间去教学。所以,在目前情况下,就要让老师们意识到这一点,不要盲目为了应付考试,而是要靠教师利用素材培养孩子们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去发现问题,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提供丰富的素材,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提供一些操作性强的问题,激励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要积极引进一些开放性的素材,打破传统素材,素材是引导学生们积极思考和探索问题的重中之重。例如:教室长8.5米,宽6米,高3.8米。黑板的面积是6平方米,要粉刷教室的四周墙壁,共需粉刷多少平方米?第一次碰到这样的问题,一些学生不能很快把正方体的表面积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先画图,让学生建立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问题、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