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滨
[摘 要]“素质教育”倡导学生健康成长、和谐发展,小学阶段正是树人教育的启蒙阶段,从加强小学生养成教育出发,开启德育发展新征程。
[关 键 词]养成教育;德育发展;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5-8854(2018)05-0124-01
我校是一所农村寄宿制中心小学,在国家“素质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我校特将明德、启智、健体等办学理念贯穿于德育工作的实践当中,通过组织开展五大阵地、十大习惯等德育实践活动,不仅让学生懂得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而且他们还从中深深体会到良好习惯对于个人成长的积极作用。在十九大精神的引领下,我校结合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实际情况,又将加强养成教育纳入德育实践当中,师生同心、歌声嘹亮,谱写德育新篇章。
一、加强小学生养成教育的重要意义
莎士比亚说:“不良的习惯会随时阻碍人走向成名、获利和享乐的路上去。”说的是一个人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意义。而小学生正处于人生中的童年阶段,种种客观因素导致小学生在养成良好习惯的过程中,因缺乏恒心和毅力,而导致中途停顿、有始无终。鉴于此,学校在开展德育实践活动中,应培养并发展小学生良好的习惯,从加强养成教育入手,引导并培养他们树立良好习惯的意识,并将良好习惯融入生活与学习当中,以此来实现培养小学生良好习惯的教育目的。比如,我校在立足于五大阵地、十大习惯教育的基础上,开展好习惯在教室、在宿舍、在校园、在餐厅、在厕所等一系列的活动,这让学生无论在教室学习,还是在操场运动,都能遵照好习惯的要求,将自己的学习态度以及运动理念等进行合理规范;不仅如此,学生在宿舍休息、在餐厅用餐,甚至在上厕所的时候也能够接触到良好习惯的引导。如此,便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的言行举止变得优雅大方,在养成良好习惯的同时,还有效激发了他们积极向上的进取心。这便是加强小学生养成教育的重要作用。
二、开展小学生养成教育策略
笔者在上文有力证明了学校加强养成教育工作对于小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意义。那么如何开展养成教育工作,有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便成了学校及德育教师深入研究的课题。我校为了切实推进养成教育工作的实施,特将养成教育贯穿于德育的实践过程当中,结合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实际情况与根本需求,通过采取科学合理的教育措施,将养成教育的重要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
(一)通过科学激励促进养成教育工作的实施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自我改造,其最终效果远比教育者的强制要求好很多。鉴于此,我校在开展养成教育实践工作中,结合小学生的个性特征,采取科学的激励措施,从而推动了养成教育工作的开展。
(二)通过德育课堂,培养小学生树立良好习惯的意识
德育课堂志在引导学生明白做人的道理、树立远大的理想以及懂得少年进步的重要意义等。德育教师通过联系理论、结合实际,在开展课堂教育实践活动中,指导学生明白良好习惯对于今后发展的重要作用,从而引导他们树立良好习惯的意识,促进自身的健康成长。比如,我校在開展自管自治以及宿舍争星晋级——星级宿舍评选等活动之初,德育教师在课堂上将自管自治理念进行普及的同时,还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小学生加强自我管治的重要性,从中分析了自我管治同自我放纵的利害关系,并借助多媒体课件将自我管治、自我放纵这二者对少年儿童成长的优劣影响进行有力的对比。如此,学生在懂得相关道理的基础上,加上管制、放纵二者利害关系的作用,便可以做到积极进行自我约束,并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而养成良好的习惯,从而唱响嘹亮的健康之歌。常言道:浇树浇根,交人交心。这一道理说的是,人与人交往,一定要推心置腹,才能换取对方的真心。人属于情感动物,泛泛之交很难进行真心互换。学校开展教育工作也是同理,只有千方百计地进行引导,将理论同实践有机结合,让学生真正明白良好习惯对其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如此,才有望看到学生的积极表现。所谓“真心换真心”,虽不十分贴切,但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总而言之,我国“素质教育”要求一线教师以培养学生健康成长为宗旨,并通过联系理论、结合实际,不断改进教育方法,从而促进少年儿童的和谐发展。德育在小学生的成长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让他们懂得文明做人的意义,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作用,是学校德育教师的重要职责。我校通过开展小学生养成教育工作,开启了德育发展新征程。
参考文献:
[1]高丽娟.新形势下小学德育教育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7(9):96.
[2]赵婷.加强小学生养成教育的思考[J].榆林学院学报,2015,25(6):8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