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音色对声乐作品的影响之探索

2018-05-14 08:59徐跃东
北方音乐 2018年3期
关键词:声乐作品探索影响

徐跃东

【摘要】声乐作品的表现必须依赖美的音色去表达,再好的声乐作品如果没有好的音色来支持,作品就会索然无味、黯然失色;如果有好的音色的支持就會使声乐作品锦上添花、光彩照人。所以寻求好的歌唱音色决定着作品的成败,寻求好的音色也是歌唱者赖以生存的唯一途径,使之合二为一,正是歌唱所希望的理想所在。

【关键词】歌唱音色;声乐作品;影响;探索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声乐演唱之根本在于最大限度地挖掘和释放既定声音模式和声音情感趋向,在声乐训练中,我们只能选择已存在的历史性的、既定的声音参照物作为自己的声音学习对象,而这个对象又存在主观意识的支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声音个性思维模式就这样形成了。歌唱者的音色从原始状态(没有经过专业训练)到掌握发声方法过程中,音色会不断地发生变化,在声音训练过程中,由于教师对方法的认同不尽相同,学生理解和获取的声音信息也千差万别,个性化的声音就逐步地显现出来了。

一般情况下,我们在审视声音好坏的标准、尺度也并不是完全一样,因为看问题的“人”和角度不一样,由于声音的定律变数很多,也不会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答案。否则,声乐艺术也就会黯然失色,失去应有的艺术魅力。

歌唱方法基本定性以后,在一定程度下歌唱音色也相对趋于稳定,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化风格特征,这就为为表达声乐作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好的音色加上好的音色处理对于声乐表演已成功一半,歌唱者表现作品首要条件就是音色,已故世界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他的音色清脆透亮具有金属般的磁性,在聆听他的演唱时会给人一种荡气回肠、回味无穷的感觉;我国著名男高音歌唱家阎维文的音色自然坚定,嘹亮高亢,有一种亲切感人的号召力,特别是能打动人心,给人以鼓舞而积极向上的精神营养。在众多的美妙音色中,歌者或是以其甜美温柔(邓丽君)或是以其热情奔放(李双江)的,或者以其细腻而深情(千百惠)或以其粗犷豪迈(腾格尔)或以其委婉抒情的(陈力)的众多歌唱家,音色各异,但都有超强的表现力,特别明显的是每位歌唱家都以其独特的音色魅力征服了听者。扣人心弦的音色之美,使人身临其境、流连忘返。从每一位歌唱家的不同音色里,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超超凡脱俗的愉悦享受,使心灵受到的艺术的熏陶、强烈震撼和神圣的洗礼。他们用不同的音色刻画出活灵活现的栩栩如生的“有形”声音,使人置身于一种美丽的幻境之中,使身心得到极大的放松和精神上的升华。

歌唱音色对作品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一个时代甚至更加深远的影响。音色对人来讲具有可塑性,在歌唱时对于作品的思想内容要有一个深刻的理解,然后再去定位、设计音色,充分去调动和斟酌、咀嚼作品。我们不可能凭空想出来自己想要的“音色”,在设计之前还是需要参考、参照一些优秀的歌手、歌唱家的音色,有了基准定位以后逐步向他们靠拢,在不断地练习中寻找到自己表现某一首作品所追求的特定音色。人声的变化会随着条件反射、声音信息的刺激而发生很大的变化。人的创新欲望很强,在歌唱时会不断地推动自身进行调整、改变,通过周而复始地训练寻找到自己所适合的音色。

歌唱音色可以改变和提高声乐作品的品格,而声乐作品的风格也会制约歌唱者,如何选择适合的作品音色,如何才能够寻找到契合表现作品的最佳音色。根据作品风格设计音色,根据自身音色优势去选择适合自己的作品。这样可以通过二者的紧密结合,使演唱者和作品之间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即有益于作品内涵的挖掘又有利于歌者对作品音色的把握。虽然声音是看不见的、无形的,但我们从听觉上可以分辨出音色的质地和美感。声乐的发展从古至今,从我国民族歌曲到世界各国声乐作品,早已有自己不同特色的声音审美标准,但是从不同演唱体系和声音评判体系来看,声乐作品语言的多样性和风格各异的格局又促使各种不同音色构建的声乐作品以各种形式呈现。我们在欣赏歌唱家演唱时,或者欣赏五彩缤纷的声乐音影作品时,从中可以感受到不同美妙的音色所带来的听觉快感和享受。无论从哪个角度去品位都可以给人以震撼和陶醉。而征服我们耳朵的音色却万般天籁、沁人心脾,其美的感召力又使人到达耳心悦目、畅所淋漓、流连忘返的境地。

由于歌唱艺术的综合性决定了它所包含着各种为之服务的的庞大知识宝库。它涉及的范围如此广泛也是为它服务,呈现给听众的最终结果还是由音色来决定。这也是声乐表现力呈现的唯一选择。歌者表现作品的情感、内涵、思想、精神等无论哪一种,都只有通过“音色”信号的传递才能最后让听者获得。

歌唱音色的提高、选择、审美没有一个统一的衡量标准,即使歌唱家之间的看法、认识也会出现很大的偏差。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对声音的审美要求和取向也发声了根本变化。例如从我国五六十年代的歌唱家的音色和目前活跃的歌唱家的音色做一个比较,我们就可以感受到他们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也有一些传统的声乐作品经过一代歌唱家的演绎至今经久不衰,他们的音色听起来依旧是那样甜美缠绵、委婉动人。我国著名歌唱家于淑珍的声音到现在都青春焕发宝刀不老,具有很大的感召力,听她的声音可以唤醒上世纪八十年代年轻一代追求梦想的美好记忆。

我们应该把歌唱音色的运用归入到一个既定范畴,既要让音色充分的发挥其特殊作用,也要让其有“和而不同”的功效。很多歌唱家其演唱方法几乎近于成熟,但在演唱不同作品时还要改变自己的音色,使音色更符合作品的风格。例如:吴碧霞在演唱中国民歌时,音色运用的委婉细腻,如诗如画、情意缠绵,恰似小桥流水;在演唱外国作品时表现的荡气回旋、情调激昂,感觉换了一个人似得。歌者可以驾驭作品改变音色,可以根据作品的需要选择音色,如此恰到好处的调整,既符合了作品要求也提升了自己不断“创新”音色的良好习惯。音色随着作品风格的改变而改变正好应验了这句话,找到乡音的亲切感就能达到情真意切,因为从里到外、从下而上的习惯、习俗都可以得到融合,有着共同的特性,有着许许多多的共鸣,从欣赏者的角度也能够体验到真实的艺术真谛。符合当地语言生活习惯。即使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也有着很多事实上、理解上的偏差,改变音色可以从语言习惯考虑,也可以从旋律特点入手。

可以从具体的发声要求和发声方法上去着手。表现作品的音色需要符合一般的人文习惯,又要贴近个性化的声音色彩。从另外一方面来看,赋予演唱深刻的情感也可以加深、渲染音色的质量和厚重度。随着思维模式的改变,人身体的各个器官都在做相应的调整,向我们既定的音色而努力。在真正达到歌唱状态时可能我们不会去考虑方法、贯彻音色的问题,但是对于作品内容的分析、理解我们是心领神会的,当内听觉对音色的感知已经完全确立以后,在演唱中也就形成了固有的音色模式,当然,人的情绪波动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有所变化,特别是在登台演唱时亢奋状态更加强烈,由于情绪的变化,某种程度也会影响音色的变化。当然,我们谈音色的变化最根本的问题是要促成对作品的表达,使作品表现的音色更加完美,使音色完全和作品内容、生活情调相一致,把声乐作品刻画的栩栩如生,本着贴近生活、表现生活、超越生活,使声乐艺术发展空间能够向纵横方向推进,彰显出个性化、多元化的藝术品格。

歌唱音色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作品的表达。特别是没有正确方法指导下的发声都没有音色。我们要求的音色是要建立在艺术歌唱的基础上。没有达到艺术歌唱能力水平就没有资格涉及到音色的好坏问题。通过学习声乐方法来构建音色并为之突破自己,通过气息腔体的控制来调整音色的质地。通过各种有效途径不断强化自己的身体机能,使之来适应各种声音的匹配度,只有歌者不断地从用“思想”去设计音色,使设计的音色更好的为作品服务,通过不断的强化对音色的辩别能力,对音色的把握尺度和标准。在意识上要全面提高、建立对音色的认知度。全面建立、提高自己对音色的感知认知能力,为驾驭作品带来必要的储备条件。当然,声乐技术的潜在能量和综合知识量的摄取、积累,在很大程度上对改变音色、提高音色质量以及歌者对音色走向的理解都有很大的作用,汲取的营养也越多。

作品的音色设计需要根据个人的爱好习惯来决定,而作品的思想内容、体裁、题材、以及语言、地域、旋律特点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音色设计的方向,在训练和演唱中尽可能地让“音色”向作品靠拢,使音色的情绪、力度、气息、音调等都符合作品的要求,让无声的作品变为真实而又生动的、有血有肉的音响效果。艺术来源于生活,在具体设计音色的时候,抓作品风格的特征还需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进行搜集、整理、汇总、凝练,使表现作品的音色库更加丰富更加到位。在歌唱中,音色不仅仅处于表现形式的重要位置,对于美化作品、升华作品也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猜你喜欢
声乐作品探索影响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浅析文化艺术修养对声乐作品创新的重要性
浅论声乐演唱中的审美体现
声乐表演艺术中二度创作的重要性分析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巴洛克时期的声乐作品在声乐教学中的价值
如何搞好期末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