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竞文
[摘 要]现在中小学的语文课,让学生获得美感就是语文教育的开端,这个开端从哪里开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者。施教者不应当以体现自身的“高明”为目标,而是应该放下“身段”,站在受教育者的角度,准确把握学生的接受程度,而不是个人自我表演,更不应当把自己当作是偶像,带着“偶像包袱”去上课。
[关 键 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切入点;辛弃疾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5-8854(2018)05-0024-01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高中人教版第四册的课文,因为稼轩词擅长用典,而此篇又是用典的名篇,于是我先抛出了第一个问题: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历史人物众多,为什么偏偏选择这几个人物来说呢?学生很快会总结出上片的两个人物一个孙权,一个刘裕,他们都和京口这个地方有很大的关系,其次他们都有北伐的经历。京口是三国时吴大帝孙权开辟的重镇,并一度以此为都;也是南朝宋武帝刘裕生长、起兵、建权之地。这个答案是我预设的。
但问题并不能到此为止,关键的是对这两个人物的挖掘。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先说孙权,在《三国演义》中,对诸葛亮的描写有些夸张,对周瑜的描写也比较多,独独忽视了孙权的角色作用,辛弃疾也是特别偏爱孙权,在他的诗词中就多有反映,比如初中学过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就有“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曹操為什么说“生子当如孙仲谋”?意思就是说生儿子就要生像孙权这样的。曹操比孙权大27岁,他说这样的话自然很正常,但我们都知道曹操也有自己的儿子,而且他儿子个个都很厉害,为什么还要羡慕别人家的孩子呢?可见别人家的孩子有多优秀了!首先,孙权的长相异常俊美,史书上记载其“方颐大口,目有精光,碧眼紫髯,体态魁伟,相貌奇特,骨架不凡”,形貌极为异于常人;其次才能卓越,自幼文武双全,早年随父亲征战天下,善骑射,年轻时常常乘马射虎,胆略超群。
当时的曹操已经59岁,曹操的大儿子,在讨伐张绣的战役中死去,他最喜欢的曹冲也早亡了,剩下三个人,曹丕、曹彰、曹植。曹彰有将才却不是当皇帝的料,曹植一个文人缺乏决断力,曹丕其实是矮子里选将军,可能在某一方面比孙权强,但综合起来,尤其是对于帝王的要求,哪一个能比得上孙权呢?这可能就是触动曹操内心的一点,也是触动辛弃疾内心的一点,一边历史是烟云,一边是现实是无奈,如今老迈的身躯如何寻得孙仲谋一样的明君,而即便自己如同孙仲谋一样英武非凡,也难得有舞台再让英雄施展了。
心怀北伐之志的辛弃疾独上高楼,眼前面对的是千古江山、舞榭歌台、斜阳草树和寻常巷陌,透过风景,想到北抵曹魏的孙权、北克中原的刘裕,如今都已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恰似自己的年少倜傥豪情一去不复返……
如果只是这样,那么作者只用“孙权”一个例子便足够了,为什么还要接连举例,提到刘裕,是否是重复用典呢?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但是如果讨论是否重复用典对于学生来说有些突兀,而且难度过大,于是此时我又设一问,让学生自由讨论——“在这里为什么不说‘人道宋武曾住而说‘人道寄奴曾住呢?”寄奴是宋武帝刘裕的小名,寄奴,顾名思义,就是寄养在别人家的奴隶,这个名字,本是一个贱民。按照《宋书》记载,刘裕“风骨奇特,家贫有大志”。这也充分说明了刘裕虽然出身贫贱却能建功立业。此句正是对这种“事在人为”的精神的赞颂,表达了诗人对英雄的景仰,同时也能看出作者对刘裕的喜爱和亲切之感,好像他与作者是志同道合的朋友。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可堪回首”相当于不堪回首,“不堪回首”的主语是谁?是辛弃疾,对他来说,此时此刻,不堪回首的是什么呢?如果说不堪回首的是“烽火扬州路”,43年前那个横戈跃马,驰骋疆场的少年英雄,以轻骑五十人奇袭金兵大营,一举俘杀叛将张安国,年纪轻轻,名重一时,那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本该是在记忆中一遍遍重播,一次次俯拾的,如今为何说不堪回首呢?如果说不堪回首的是“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那么,百姓热闹的祭祖活动,又为什么会让辛弃疾觉得不堪回首呢?
这个问题的设计既有深度又有宽度,留给学生思维拓展的空间很大,所以问题的设计和斟酌对于一堂课的有效教学是很重要的,形式上可以以小组讨论或者辩论的方式呈现答案。
最后我用一段名文结尾——“一柄利剑一支笔,半生戎马半生情。他是一个拿笔的剑客,舞剑的书生。虽终不能横戈马上,却一不小心做了词里的将军。他用民族仇、复国志来炼其词魂,他用胡尘飞、金戈鸣来壮其词威。他用血写刀刻的笔力镌刻了中华爱国历史。他是一位悲壮得让人荡气回肠的词人,他是一位执着得让人心痛不已的英雄。”
带入情境,荡气回肠,齐读收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