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唢呐作为中国的民族乐器,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演奏形式多样,演奏技巧丰富,深受大众群体的喜爱。 唢呐的历史深远,唢呐可以表现喜乐,哀愁,悲愤,热爱,崇敬,怀念的情绪,也可以表现响亮,低沉,柔腻,粗犷,温和的情境,可以极悲,也可以极喜,具有很强的音乐感染力,所以成为我国人民喜爱的民族乐器之一。
【关键词】唢呐演奏;美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J632 【文献标识码】A
一、唢呐的起源和发展
根据学者们的研究和探索,中国唢呐源于波斯语 zourna1(zurna)苏尔奈,源于波斯阿拉伯一带。唢呐传入到中国的时间,至少在 1300 年前,“据《中国音乐文物大系》北京卷中记载,在北京的故宫博物院藏有一尊唐代泥塑骑马吹唢呐俑”,由此可见,北朝至唐代,由于中国与西域的交易往来比较频繁,所以唢呐有可能就是在这一时期传入中国。唢呐传入中国后用于军队之中,后来又流传到民间。唢呐在清朝重要的国事活动中,成了清朝皇帝仪仗的组成部分。明清时期,唢呐的使用较为普遍,成为唢呐的繁荣时期。在清代,民俗活动如雨后春松,遍布城乡,如婚礼丧事、节日、庆典、庙会、条祀,祝寿、乔迁以及店铺开张,庙宇神像开光等等民俗活动,都有唢呐,锣鼓等乐器组成的鼓乐队,参加这些民俗活动,为活动增添气氛,达到一种宣扬的效果。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实践的积累,唢呐扎根到人民的生活中,在民间迅速传播开来,催生了唢呐的民间传统乐曲。
1949年,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的民族音乐在党的引领下,发展更为系统和迅速。国家到各地城镇乡下选拔优秀的音乐人才到国家艺术团体和高校中,这些艺术家的加入促使唢呐音乐事业的弘扬和传播日新月异,对唢呐的独奏曲目的编创整理做了不少的贡献。
二、唢呐音乐演奏的美学研究
“器乐表演艺术,乃是乐谱,乐器,乐人,乐意,乐象在乐响中的合和统一,而实現这种合和统一的是一种“力”,“意象力”,“音乐意象力”的运演,作用”它是指器乐表演的艺术,要具有乐谱,乐器,乐人,乐意,乐象。其中“乐人”就是演奏者,“乐意”的范围比较广义,如有关的音乐意念,音乐思想,音乐情感等方面都包含在内,“乐象”就是这些乐谱,乐器,乐人,乐意所产生的音乐形象和音乐整体,“乐响”就是音乐声响,这个音乐声响是和谐统一的。音乐意象力的品质,品格,品性,品级之不同,制约决定着器乐表演的不同水平,层次,境界,功能。”在这个“音乐意象力”中,要有音乐作品的内容,形式,风格,气韵的相互映化,也要有演奏者“身心合一”,“自觉自由”的音乐状态,两者相互统一,相互渗透,再作用于乐器的实践之中。演奏者具有不同的音乐品质,品格,品性,品级,从而会产生不同器乐表演的水平,层次,境界,社会功能。
在器乐演奏中,技术技巧也具有“意象力”。唢呐演奏的过程是技术技巧风格化,情感化,内涵化,意象化的过程。中国唢呐音乐的美的构成,是具有音乐的内容,形式,技术技巧,旋律,以及演奏者的意向意象境界情感与作品情景相结合。不同的曲目有不同的审美意境,如《乐记》所说:“是故其哀心感者,其声瞧以杀;其乐心感者,其声啤以缓;其喜心感者,其声发以散;其怒心感者,其声粗以厉;其敬心感者,其声直以廉;其爱心感者其声和以柔。”
三、器乐演奏的美学研究
结合相关的”意向,意象,情景,情境“等美学范畴,对唢呐音乐演奏进行美学论述。唢呐演奏是技术技巧与情感,情绪,风格,意向,意境相互联系,相互映化的过程。“意向”的含义是指人类活动中的目的和方向,是内在心灵存在变成现实存在,意向性就是精神性,音乐的演奏就有意向性,是在实践中展开的音响过程。“在审美活动中,意向则作为人的情感与感受的一种指向,它的整个活动总是由人的内心既定目的和主体的相关动力支撑、维持以至最终实现的。内心的既定目的往往以观念”与”立象以尽意“的含义相近。“意象”具有审美形象的概念,是审美的一种手段,
审美意象是想象力对实际生活所提供的经验材料进行加工生发,而在作者头脑中形成的形象显现。康德认为“审美意象”是一种表象,即感性的形象,实践上是由人的想象力创造出来的一种能充分显现理性观念的感性形象。所以音乐表演审美是具有人的心理活动,《乐记》的《乐本篇》云:“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
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
参考文献
[1]李曙明,贾纪文.乐舞论[M].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 2008.
作者简介:赵斌(1989—),男,黑龙江省鸡西市人,毕业于黑龙江省艺术学院,现任职于甘肃省歌舞剧院,三级演奏员,研究方向:唢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