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语言文字,挖掘人文情怀

2018-05-14 14:27罗丹
课外语文·上 2018年3期
关键词:人文情怀学科核心素养语言文字

罗丹

【摘要】语文教改经历了以片面强调政治性和工具性为特征的阶段,进入以人文性为特征的阶段。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从语言、思维、审美、文化四个方面对学生的发展提出了要求,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立足于语文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从语言文字的视角出发,挖掘语词的深层表达、语序的独特组排、标点的巧妙使用,有效挖掘语言文字中的人文情怀,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语言文字;人文情怀;有效挖掘;学科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毛诗序》道:“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歌咏之;歌咏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诗歌的写作强调语言的精练,散文等其他文体同样强调语言的精练和语言的丰富意蕴,因而在文本解读时理应更加关注语言。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将语言的学习置之脑后,出现语言分析“虚无化”、文本解读“浅层化”和人文教育“形式化”的问题。立足语言文字,挖掘语言的深层表达、语序独特组排和标点巧妙使用,挖掘人文情怀,进而培养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当今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

一、挖掘语词的深层表达

每篇文章独特的风格,都将从语言的运用中表现出来。语言中隐藏着作者的心灵密码,个人感情色彩强烈,把握语词的深层表达是文本解读的关键,也是有效挖掘人文情怀的重要突破口,因此要咬进文字的深层,嚼出语言的深蕴。

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王鼎均《那树》中的“绿着生,绿着死,死复绿” 蕴含着深刻的意义。“绿”字不仅仅是一种颜色,还象征着一种活力和生命力。“绿着生”是生命力旺盛的表现,“绿着死”表达出旺盛的生命力没有经历由盛而衰的过程直接走向死亡,“死复绿”表达了生命的起点和终点相重叠和对生命绿色的感知。简短的三句话描写了那棵树“绿——生——死——绿”的过程,三者衔接紧密且简洁,表达出作者辩证看待生死的思想,通过描写那棵树的经历表达出了对大树命运的痛惜,对都市文明发展利弊的思考,含蓄地表达出了人和自然应该和谐相处,人类的发展不应该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观点。挖掘语词的深层表达,培养学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观。

二、挖掘语序的独特组排

汉语语序是指在汉语话语中各个语言单位的互相结合的次序,是一种具有线条性的横向组合结构。其中语言单位包括语素、词、词组、句子、句群、词干、词缀、主语、谓语等。语序是一种语言形式,是意义内容的载体。任何语言的表达不是杂乱无章,而是有序可寻。语序的独特安排,不仅能体现作者的语言功底,还能为文章增色,更能将作者的思想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苏教版高中必修二中的《祝福》一文中的“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这一句是先感知提着竹篮再感知破碗最后感知(破碗)空的语序反映,竹篮、破碗、空的,情感色彩层层递进,使读者既感受到“破碗”的悲凉又进一步体验“空的”的悲惨,语气更加强烈,更加突出了祥林嫂的悲惨遭遇。“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深刻地反映了祥林嫂的悲惨遭遇,更加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礼教思想对人们精神的迫害,进而反映了魯迅先生对封建思想笼罩下的麻木人们的批判和对社会现状的清醒认识。探究语序独特的安排,挖掘语言中的人文情怀,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发展,认清社会现实的情怀。

三、挖掘标点的巧妙使用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书面语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靳光瑾利用国家语委1200万字核心语料进行的词类标注结果显示,标点符号在书面语中出现的次数仅次于普通名词和普通动词,位居第三位。郭沫若在《正标点》一文中说:“标点之于原文有同等的重要,甚至有时还在其上,言文而无标点,在现今是等于人而无眉目。”由此可见,标点符号在书面语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当对标点符号细细咀嚼时,就会发现标点中也同样包含着丰富的人文情怀。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中的《荷花淀》一文中的“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的句号使用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句号表示一句话已经说完,“你走,我不拦你。”表达水生嫂深明大义,对支持革命事业的坚定,表现出了女性革命意识的觉醒。后一句“家里怎么办?”表达作为一个妇女对家庭生计的担忧。句号的使用使本句话的重心落在前面半句,进一步突出水生嫂支持革命事业,关心人类前途的人文情怀。通过分析发现,较少得到教师关注的标点符号却具有丰富的人文情感,因而,教师在品读语言时,分析标点留白,替换标点,根据标点表示的语气进行朗读等方法有效挖掘标点符号中蕴含的人文情怀。分析了标点符号的功能后,将标点符号放到句子中,整体感受,体会标点符号对整体句意理解上的重要作用。

语言文字中的人文情怀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精神世界,对学生的审美情趣、思想观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应高度重视语 言文字中人文情怀的有效挖掘。语言文字中的人文情怀不是凭空挖掘,而是基于语词的深层表达、语序的独特组排和标点的巧妙使用的挖掘。有效挖掘语言文字中的人文情怀不只在将文章中的人文情怀过度放大,而是强调对学生人文情怀的培养有益性。有效的人文情怀挖掘既是对语言文字的学习,也是对学生语言鉴赏能力和语言品读能力的提升,更是对人文精神和人文涵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邹然.中国文学批评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张炼强.汉语语序的多面考察(上)[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5).

[3]许嘉璐,傅永和.中文信息处理现代化汉语词汇研究[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

[4]王志芬.标标点点总关情——例探细读标点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艺术[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6(Z2).

(编辑:郭恒)

猜你喜欢
人文情怀学科核心素养语言文字
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变与不变
小题精练(四) 语言文字运用
小题精练(三) 语言文字运用
关于核心素养及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与疑问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美育实践研究
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四个对话视角
论宋代豪放词中的人文情怀
浅谈《舌尖上的中国》系列纪录片
提升教学智慧 落实核心素养
语言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