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素娟
【摘要】在义务阶段教学过程中,语文学科是其他学科的基础,而从小学语文学科的内部构成来看,语文阅读又是整个语文学科教学的基础。可以说,几乎整个小学语文教学都是围绕阅读来进行的。为此本文将围绕现阶段我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创新性的研究与探索。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阅读;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獻标识码】A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呈现
(一)文段概括枯燥僵化
谈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离不开阅读材料的文段概括,很多教师认为只有学生将文段的大意标记下来,才算是“读”懂了文段的意义,而当很多学生无法独立完成文段内容的概括时,教师就会将“正确的答案”读出来,要求学生标记在课本上,或是强行要求学生将板书抄写在课文上。学生通过这样“鼓噪僵化”的形式将这一课的内容大意和中心思想记住了,然而再遇到下一篇文章时依旧是无从下手,同时这种强制性的记忆与背诵还容易遏制学生语文阅读兴趣的发展。因此,这种枯燥僵化的文段概括教学方法在现阶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很大的弊端,这一弊端是值得我们关注的。
(二)能力拓展流于形式
现阶段在谈及“三维评价目标”并称其为“新课标”,显然 是不合适的,因为它已不再“新”,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发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维评价目标在尝试和探索过程中确实发挥了较大功效。但一个始终存在的问题就是很多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的能力培养似乎过于狭窄,不够灵活。例如阅读课堂中提升学生的能力往往都是围绕字词使用进行的,而对于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训练能力的关注还不足。这种流于形式的能力拓展显然也是现阶段我们需要调整和改进的问题。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创新探索
针对上述问题,在进一步深入新课标发展要求的教学研究过程中,笔者提出创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可以尝试从以下两点入手:
(一)从文段入手,给予学生更广阔的想象空间
诚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以文段为基本载体的,离开了文段的分析与理解,语文阅读也就无从谈起。然而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以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都是在告诉我们,任何一篇文章都是承载着一定的情感的,而这些情感在不同读者眼中呈现出的内容各不相同。这也就是告诉我们在语文课堂中,要想使学生真正感受阅读的魅力,是无须教师强制性地将“中心思想”“段落大意”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下来的,而是应该引导学生在广阔的想象空间中去构建属于自己的理解与感悟。当学生学习人教版六年级上《唯一的听众》这一课时,为了便于学生对文章进行理解,教师可以在重难点部分通过设计问题来促进学生对细节进行把握,如设计问题“父亲和妹妹为什么不喜欢听我拉小提琴?”“那个老人真的是聋子吗?”“作者为什么说也常常忘记那个老人是一个聋子?”“你觉得大家后来是否喜欢他拉的小提琴”……通过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很快就能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文章内容的概括也就更容易被学生所掌握。而对于本文的中心思想,教师则可以从人物分析入手,引导学生自主地说出自己的感想,如教师引导学生先说出阅读材料中都涉及了哪些人物,每一个人物都与主人公是什么关系?其中最主要的人物是谁?你觉得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以及如果没有那个“聋子”老人,“我”会不会坚持拉小提琴?相信通过这样的引导,即使学生不能够一字一句地将阅读材料的中心思想记下来,却可以根据自己的认知将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二)从表达入手,全方位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对于小学生来说,阅读自然是以字词的理解和掌握为学习目标的,然而这并非唯一的学习目标,因此仅仅从字词的运用入手进行阅读材料的学习似乎就大大浪费了材料本身的价值。教师在对学生讲解人教版六年级下《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一课时,该课文中需要掌握的字词主要有“乖”“裙”“兜”“币”“哎”以及“橱”,但很显然,本课的学习内容并非只有这些。由于该文章是节选于童话,因此在内容理解上是容易被学生所接受的,为此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完本课之后就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阅读材料的概括,即“用自己的话复述本文内容”。同时在学习本文最后一段:“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的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从卖火柴的小女孩“曾经看到的美丽的东西”入手,引导学生发挥想象,通过口头表达的形式将小女孩看到的美好事物进行描述,甚至还可以对小女孩死后升入天堂后的种种进行幻想完成本故事的续写。
三、总结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一直都是义务教育的重中之重,在提升小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中,笔者认为既要以阅读材料为中心又要高于阅读材料,使学生能够在阅读材料的基础上进行能力的提升与创新才应该是广大语文教师所共同追求的永恒课题。
参考文献
[1]施虹.小学语文不同学段提问的设计——基于个案的分析[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5(6).
[2]姚晓群.浅析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9(2).
(编辑:郭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