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群
文言文教学在中学语文课程中始终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当前的高中文言文教学现状与素质教育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还存在着诸多弊端。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能力,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在此,浅谈我的一点看法,管中窥豹,以一斑之见求共勉。
强化学生能力训练,全面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
听和读的过程,是一个语言信息处理的过程。通过听读,提取有用信息,改变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提高原有的认知水平。
“听”,是很重要的。有人曾提出“语感教学”的方法,即让学生在听觉感受中学习知识。应提倡多听,听学生读,听教师读,听艺术家读。真切地听出古文学的味道和感受来,深切地领悟古代语言的魅力。在教学古文时,可利用录音、录像或多媒体,将声画效果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有所发现,有所体悟。
“读”,就是朗读课文。大声齐读、分小组读、个人读、分角色读交替进行,培养语感并解决生字难字,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记住相关内容。“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但,我们的文言文教学往往忽视了诵读,只重视理解,这是造成学生文言文语感差的直接原因。朱熹谈读书时有段话:“凡读书须要读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但文言文朗读存在困难,它字少意深,音单义广,句法简奥,语言不详,一字多音,所以文言文语感需要长期练习,急于求成的功利性作法犹如饮鸩止渴,为了使朗读的功效充分发挥出来,教师要认真设计课堂朗读程序,每次朗读都要提出要求,把读和理解巧妙联系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读的作用。要提倡学生多读,不但对教材内的文言文多读,而且引导学生向课外延伸。例如,学了《鸿门宴》,引导学生读《史记·项羽本纪》;学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引导学生读杜甫的《三吏》《三别》。鼓励、提倡学生到古文学的殿堂里去游览,吸取古文学之营养,体会作者忧国忧民之情怀,提高文言文阅读之素质。同时,我以为,这个“读”还应该包括“诵”,就是让学生速背。语言学习最根本的方法在于记忆,而背诵是训练学生记忆力的首选途径,是培养语感的最佳方式。
说和写是一个把自己思考的内容,以外部语言表达出来的过程,是提高学习文言文能力的重要环节。
“说”,在当今社会尤为重要。对文言文而言,这个“说”其实就是将自己的“译”表述出来的过程。译,就是让学生根据课下注释准确、流畅地翻译课文。在学生译的时候,教师一定要注意听,随时纠正有明显知识性错误的词句,遇到难句一定要让学生多译两遍。学了记叙性的文言文后,可说故事情节,谈人物评价;学了议论性的文言文后,可说自己的感受体会,谈自己的观点看法。通过“说”的训练,启迪学生的思维,训练思维的严密性、合理性,培养他们的联想力、想象力、批判力和创造力。
“写”,是语文素质教育中的“重头戏”。在文言文教学中,要强化实用文体的写作训练,使“学”和“写”结合,相得益彰,让学生加深对文言文的理解。例如,可让学生自选人物写人物评论。
强化学生自学训练,提高自学能力
强化学生自学训练,最主要的是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古人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如何教学生自学文言文?我们除了教他们善于使用工具书和课文注解之外,还应该有针对性地教他们掌握以下方法:
通过句意理解通假和一词多义现象
一个句子,总要表达一个意思,凭这一意思,就可明确句中的某个词是否通假,表何意义。例如,《促织》中“高其直,亦无售者”之句,课文注释中并无通假之说明,然而我们不难领会这句话意思是:“抬高它的价格,只是没有买的人。”凭此句意,我们即可断定句中的“直”是假字,本字应是“值”。
善用比较法,区分易混淆之知识,掌握知识的规律
文言文中存在着大量词类活用现象,而这些知识之间往往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因而就需要准确地进行区分,区分的方法很多,比较法就是其中之一。
例如,区分名词作动词和名词作状语的语法现象,如果能运用比较法,就可较容易地将它们区别开来。从结构上看,前者结构是“动物化名词+名词”,后者则是“状物化名词+动词”;就关系看,前者属支配的动宾关系,后者属修饰的状謂关系。例如,《六国论》中的“礼天下之奇才”,《信陵君窃符救赵》中的“公子……礼交之”,前后两个“礼”字用法不同。前者,“礼”与“奇才”构成支配的动宾关系,属名词作动词用法;后者,“礼”与“交”构成修饰的状谓关系,属名词作状语用法。运用比较法,学生很快掌握了名词活用的规律。
区分词的使动用法和词的一般用法也可以运用比较法。例如,《过秦论》中的“吞二周而亡诸侯”,《六国论》中的“燕虽小国而后亡”,前后两“亡”字用法不同。比较两者格式前后项的组合顺序,则刚好相反:词的使动用法动宾格式,正是词的一般用法主谓格式的倒装。“亡诸侯”,则是“诸侯亡”的倒装。反言之,如若把属一般用法主谓关系的谓语词提前,就能构成使动格式。比较法,能使人易于掌握知识之规律,学生掌握其法,则能化“难”为“易”,自课内而课外,受用无穷。
又如何区分词的意动和词的使动的不同现象呢?意动用法在于一个“意”字,就是“觉得宾语动”“觉得宾语怎么样”,是在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事物具有用如意动的形容词表示的性质或状态,或者说成为用如意动的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它并非是现实中有形的具体存在,而是属于人的思想意念上的一种认识感受现象。如《阿房宫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中的“鉴”,可作“以……为鉴”;使动用法在于一个“使”字,是指在外力作用下,已经或将要成为的一种现实存在的现象,它是用动宾结构表达使令式的内容。
实践证明,学生如果能够掌握并熟练运用比较法,就能具备学习文言文的基本能力,能够自己去解决文言文学习中的许多疑难问题。
巧用句子结构分析法,辨识词的活用现象和句式
一个句子的结构,总有主、谓或主、谓、宾部分,且有严格的、正常的排列顺序。据此,我们就可明了一个词在句中应扮演哪一成分的角色,一个句子是属何种句式。
通过句子结构分析法,就能辨识词的活用现象。如“左右欲刃相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句中“主”“宾”都非常明确,谓语动词只能由“刃”这一名词来担任。
辨识句式也是如此。如果句子前后构成判断关系的,不管有无判断词,皆是判断句。如“陈胜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世家》),句中的“者……也”是判断的标志。
以上教法,是教给学生的自学之法,教他们以自学的本领,给他们以获取知识的钥匙,使他们在学有成效的基础上学有兴趣,学会自学,善于自学。
利用富有趣味的语文活动,深化文言文的学习
文言文教学同样能举办很有趣的活动。可以在一部分有情节的课文中加上了表演这一环节,即在将课文改写为课本剧后,进行表演。《勾践灭吴》《鸿门宴》等都是适合表演的,学生自己报名扮演喜欢的角色。表演是对课文的一种再创造过程,既可以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锻炼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并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形象思维能力,还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在比较轻松的氛围中有所收益。
在文言文教学的探索中,是否还可以找出一些方法,让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能力得以迅速提高呢?大诗人屈原说过:“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有道不尽的奥妙,说不完的经验。在此,只想藉一己之粗见,让学生找到一个“撬”动文言文的支点,并作引玉之砖,以求教于大方之家。
(四川省罗江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