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天人合一”生态观的现代价值

2018-05-14 17:05孟瑶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年23期
关键词:生态观天人合一儒家思想

孟瑶

[摘要]儒家传统哲学中,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着重要的分析和思考,产生了“天人合一”的理念。“天人合一”讲求人与“天”、“地”即大自然的和谐相处,这对我们当前缓解人与自然日益紧张的关系,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天人合一”;儒家思想;生态观

[中图分类号]B222[文献标识码]A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传统哲学中一大瑰宝,而儒家先贤们在对“天人合一”论述时,虽然偏重于对道德“成仁”的规劝和对王权神圣的阐释。但不可否认,“天人合一”思想中蕴含着人与自然应保持和谐关系的思想成分。当下,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人们面临的环境问题也日益严峻,像是空气污染导致“雾霾天”比藍天出现的频次还高,全球化变暖趋势加快,极端恶劣天气频发,几十年一遇甚至“百年一遇”的自然灾害几乎年年遇……正如恩格斯说过:“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这些严酷的现实,使得人类必须重视生态保护的重要性,而儒家“天人合一”思想中蕴含的生态观对于现代社会解决当下面临的生态危机有着极好地借鉴性。

1 儒家“天人合一”生态观的内涵

中国从春秋战国时期,由于“铁器”、“牛耕”的应用及普及,中国步入封建社会,才在真正意义上进入农业文明社会。但是,古代的科技只是简单农具的制造,并不具有真正的科技含量;同时天文气候知识匮乏,虽然有长期经验的总结,摸索出一些气候知识,像“二十四气候”和《授时历》等,但是在日常劳作中仍然存在一定的偏差;而且中国古代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非常弱,在大自然肆意“发作”时往往手足无措、无能为力。因此,中国农业文明就得“看天吃饭”,因而一些思想家和哲学家就注重对“天”与“人”关系的研究和探索。对“天”,古代先贤们就有着不同的注解:“‘天这一概念就有‘主宰之天、‘命运之天、‘义理之天、‘自然之天、‘人格之天的划分。”而对于“人”,基本上都是多层次地分析和理解,第一,表层意义上现实的人,既可以指个体,也可以指代百姓,代表万民;第二,指人类或人伦的常理、规则,换成现代的话说就是指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第三,就是将“人”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归结成人的“心性”、“本心”,这就有了主观唯心主义的意味。但是,无论对“天”和“人”做何种地解释,都是时代的一大进步,表明人们注重对自身生存环境的思考,希望能“究天人之际”。虽然哲学家的根本任务应该是“改造世界”,但是时代的局限所在,中国先贤们能够迈出第一步,尝试地去“解释世界”,较之之前蒙昧上古的原始社会、人性意识几乎为零的奴隶社会是一次巨大地飞跃。

在中国哲学中,对“天”与“人”关系的研究,长久以来一直是被关注的热点,因为哲学归根到底是研究人与自然、人与群体(社会)、人与自身的智慧之学。中国传统哲学,与西方侧重人与自身关系的思考相比,更偏重于从宏观视角解决人与世界的关系。而在传统哲学研究中,自然这一概念是包含在“天”这个范畴中,所以“天”与“人”关系的研究在中国哲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儒家对“天”与“人”关系的研究,主要有两种观点,即“天人合一”和“天人相分”,而“天人合一”在长期的研究中逐渐成为主流。“天”与“人”的关系,也就成了对“天人合一”的思考。正如有的学者指出:“中国古代哲学可以称为‘天人之学。‘天人之际是中国哲学的总问题。‘天人之际即是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文化即是自然状况的改造,所以,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也是关于文化方向的根本问题。天人合一的思想导源于孟子‘知性则知天的学说,肯定人性与天道是统一的。董仲舒宣扬所谓‘人副天数,‘天人相类,是天人合一的粗陋形式。到宋代,在张载、程颢、程颐的哲学中,天人合一才获得了比较确定的理论意义。”

儒家对“天人合一”的探索,可追溯到西周时期,因为孔子虽然是儒家学派真正意义上的创始人,但是他推崇周公,将周公视为儒家的“图腾”。西周时期,周公就有“天命不常”、“以德配天”等思想,表明他对“天命”的认知由西周之前“国之大事惟祀与戎”,只要或者更确切地说只能承上天旨意行事,到意识到“人事”在“天命”面前也是重要的。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他将“天”看做是掌管万物运行的“造物主”,“四时”应天而行,“百物”顺天而生,更多地强调要顺应天时,即顺应自然规律。孟子提出:“不违农时,谷不胜食也;数罟不入跨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孟子·梁惠王上》)这是对孔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而且还提出“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尽心上》)而荀子在先贤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指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循道而不二,则天不能祸。”(《荀子·天论》)经过上古西周的周公,到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子、孟子、荀子等先圣大儒地研究和发展,儒家“天人合一”思想基本上形成了。到了宋朝,张载提出:“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浑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张载认为天地万物是一体的,因此更进一步提出:“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而可以成圣,得天而未始遗人。”“天人合一”这一命题也正式提出,在这之后的发展中,其内涵也得到了极大地丰富。

2 儒家“天人合一”生态观的价值性

中国儒家学说对“天人合一”的论述中,强调人与“天”,即大自然,应该保持和谐的关系。从今天来看,这是一种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观,对于缓解由于现代工业文明造成今天人与自然环境日趋紧张的关系有着极大地借鉴意义,具有极强的价值性。

2.1 强调“天”与“人”和谐共生

“天人合一”,即“天”与“人”合为一体,既然是一体,就必然应该是“同气相应”、“同气相生”的关系。儒家强调的“天”,即今天我们讲的大自然,它包括天、地,还有自然中衍生的万物,其中的主体当然是“人”。正如《易传》中,将天、地、人视作三才,认为宇宙由这三者构成。“天、地、人三者各有其道,但又是相互对应、相互联系的,这不仅是一种‘同构关系,而且是一种内在的生成关系和实现原则。天地之道是生成原则,人之道则是实现原则,二者缺一不可,在这一点上,天、地、人真正统一起来了。”人与天地是一体,与其说去构建一种和谐共生的关系,不如说是还原了人与自然、万物原本该有关系的真实写照。人与万物、自然是平等的、和谐共生本来就是天地运行的法则,是大自然的生存规律。人是万物之一,虽然有的时候自我标榜为“万物灵长”,那是基于人类的视角,而人与万物本无二异,皆是大自然造就出的生物。正如王充说过:“夫天地合气,人偶自生也。”“天地合气,物偶自生矣。”(《论衡·物势》)人在自然中生存,是万物中一物,理所当然与天地和谐共生。张载也说过:“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正蒙·乾称下》) 因此,人与万物地位平等,和谐共生本应就是自然界生存的法则,这才是构成丰富多彩、生生不息的世界。儒家传统哲学中“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哲学中宝贵的思想结晶,它凝聚了两千多年历代先贤大儒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强调“天人”一体,追求人与天、地,人与自然、人与万物和谐共生,这种积极、正向的理念与现代文明孕育下产生的生态观高度契合,为我们解决现在的生态问题提供了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和思考角度。

2.2 追求“仁民爱物”的境界

孔子说:“仁者爱人。”(《论语.颜渊》)强调待人接物要有“仁”心。“仁”心就是仁爱之心、怜悯之心,而追求“仁”也是儒家的核心思想,儒家在“天人合一”的思想中深刻地印证了这一核心理念。孔子说:“断一木,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礼记·祭义》)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仁”,提出:“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可知在儒家思想中,人与万物是平等的,真正的君子不仅是对自己有严格的要求,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对他人有“仁爱之心”,而且能做到对飞禽走兽有恻隐之心,对花草树木有怜悯之心,对世间万物有“仁爱之心”。这种“仁民爱物”的思想具有超越时空的现代价值,人类今天与大自然关系日益紧张,就是长期以来人类始终以自我为中心,自视为“万物之灵”,将其他都视为满足自身利益的工具,向自然肆意索取,这就打乱了大自然本该良性运行的规律。正如有的西方学者指出:“生物圈中的一切存在物,无论是我们自身还是我们所认同的对象都具有某种同一性,这种同一性就是内在价值。”万物的产生都是顺应自然的规律,都具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人类不能只本着“人类中心主义”,为了自身需要就肆意消灭一个物种,将自己视为“造物主”,拥有对其他物种的“生杀大权”,这是畸形的生态观,有悖于自然法则。而儒家“天人合一”追求“仁民爱物”的境界,将万物与人的地位回归到本来就应该是对等的地位上,这与当今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念高度契合,有利于绿色发展观的推行。

2.3 崇尚顺应自然的理念

儒家“天人合一”观念中一个重要维度就是,崇尚要顺应“天命”,即顺应大自然的运行规律,在日常的劳作中,十分注重“天时。这跟当今社会人们强调在生产和生活中要尊重并顺应自然规律,两者在本质上是相通的。儒家思想中强调“敬天”,要求人们在做任何事都要按照自然规律行事,因此也就有了“顺应天常”的主张。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论语.季氏》)他将对“天命”的“敬畏”放在首位,这不是消极的“宿命论”,而且对“天”,对大自然规律的尊重,对“造物主”——大自然的礼敬。我们生活在自然界中,“吃穿用度”皆取自大自然,自然作为人类“无机的身体”,我们爱护它、尊重它本来就是题中应有之义。正如孟子主张“斧斤以时入山林”,要求人们要尊重自然生态规律,要善于保护资源,给生物休养生息的空间,要不然最终会造成“竭泽而渔”的窘境。荀子更是提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王。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备养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循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荀子·天论》)荀子认为,既然“天行有常”,而人处于天地之间,就更应该要“循道”而行,才能“制天命而用之”。同时,荀子的“制天命而用之”并非要“逆天改命”,而是要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合理利用资源,从而达到“万物皆得其宜,六畜皆得其长,群生皆得其命”。(《荀子·王制》)“把人和自然界区别开,是人的初步自觉;认识到人和自然界既有区别也有统一的关系,才是高度的自觉。”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是基于中国人生活与生存环境的现世阐释的,贯穿于整个中国农业文明的历史長河中的。在儒家学者看来,人与自然是一体的,关系是非常紧密的,而不是相互割裂的,更不是对立的矛盾体。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中,并不是贬低“人”的地位,相反它承认“人”的主体性,但并不是简单将人当做“造物主”,而是放在与万物、众生平等的地位上来审视,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作出合理地解读,希望构建和谐共生的良好关系,只有这样人才能真正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大自然是人们挥洒才能,实现人生意义的舞台,如果连这一方舞台都不顾及,人类又何来的“立足之地”,那就更谈不上创造出绚丽的世界,追求有价值的人生。正如有的学者提出:“‘天人合一范畴,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人的行为与自然的协调,道德理性与自然理性的一致,反映了古代思想家对主客体关系和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之间的关系的辩证思考。”

3 儒家“天人合一”生态观的局限性

儒家思想关于“天人合一”的论述,讲求人与自然要保持和谐的关系。同时它强调要尊重和顺应自然发展规律,给自然界以“休养生息”的机会。但是,由于时代的局限,儒家先贤们基于当时的认知水平和客观存在,提出一些适应时代发展的主张,这些主张在今天看来是存在不足、缺陷,甚至是错误的。这些不足和错误的存在,不是要否认这一思想的价值性,恰恰相反,是为了更好地发扬传统哲学中智慧。我们无法要求前人做出只有今人在现有条件下才能做的事,也没必要苛求前人在某些方面做得完美,而超越时代认知水平的活动往往也被证明是“大跃进式”的失误。

儒家“天人合一”的观念是在农业文明的背景下提出的,那时人与自然的关系比较单一。人们对自然在很长时间里都是顺从的关系,人类早期在自然面前毫无招架之力。因此,人们往往借助于一些超自然的认知来试图解释当时人们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借用一些“天神”来充当人与大地(大自然)矛盾的“调停者”,于是“天人合一”理念中有着浓厚的神秘主义,包含着原始的自然观,在今天看来可能是封建迷信的表现。这些是由于当时的人们无法正确地认识和了解世界,只能通过感知去构建出“天”、“地”、“人”三者之间的联系。而单凭简单的臆测,在现代社会显然是不适用的。现代社会讲求的是通过科学的论证,严密的逻辑分析,严谨的理论判断,从而得出符合现实的论断。另外,“天人合一”思想在最初的表达上,偏重于政治的服务。为了统治表明自己政权的合理性,皇帝乃“真龙天子”,统治民间万民和世间万物是顺应天意,而“天人合一”正好为“君权神授”通过一大例证,正像董仲舒主张:“事各顺于名,名各顺于天,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同而通理,动而相益,顺而相受,谓之道德。”(《春秋 繁露·深察名号》)这是“天人合一”中神秘化的一面,正如有的学者指出:“前者是粗疏的、不系统的,在董仲舒前早已流行,后者虽荒诞不经,但却成系统,体大思精,是由董仲舒创立的。”因此,尊重自然规律,要通过科学的论证找出大自然运行的真实规律,而不是借助于某些神秘主义,去建构出所谓的自然规律。同时,这些规律的总结也要成系统,而不是只言片语的堆积,要形成具有严密逻辑的科学体系,这样才能成为生态发展观,引领我们更好地发展。

儒家“天人合一”的观念中还有一大局限,那就是强调万物共生、和谐,而忽视客观对立和矛盾的存在。任何事物都是“对立统一”,强调人与自然、万物的统一,那么人类只能被动地顺应自然,完全按照大自然的“意志”行事,那么人的主观能动性势必会失去。人有自然属性的一面,但更重要的是社会属性,是两者的统一。正如马克思指出:“只有在社会中,人的自然的存在对他来说才是他的人的存在,而自然界对他来说才成为人。”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人有改造世界的能力,当然是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对自然进行改造,这是人类社会属性的意义。人类在自然界通过实践和劳动创造出人类社会,并一步步地发展,这才造就了今天的现代文明。

我们尊重和保护自然,不是要求人们放弃现代生活,回归到原始社会“刀耕火种”,或是封建时代“男耕女织”的生活,放弃现代文明,这都不是我们的目的。今天我们的发展是“保护式地开发”、“持续性地发展”,倡导更加合理、文明的绿色发展,从而实现“永续发展”的目标。

4 结语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科技的强盛,我们享受到了现代文明带来的便捷生活。但是,也由于经济的增长,生产力的提高,人们的消费在日常生活中也发生了异化,由“消费”向“浪费”转变,虽然物质产品的供应相较之前是得到了丰富,但是高消费甚至是高浪费势必会造成资源的过度消耗。一旦这种消耗超出自然可以平衡的能力,就容易引发生态问题。因此,我们应当树立健康、绿色的消费观、生态观,自觉将保护生态环境当做自身应尽的义务。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包括节用适度的思想,反对奢靡铺张的生活态度,对自然怀有敬畏、爱护之心,对于我们今天转变观念,养成绿色环保理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 刘节.中国思想史上的“天人合一”问题[J].学术研究,1962(1).

[3] 张岱年.张岱年全集(六)[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5.

[4] 蒙培元.人与自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5] 张岱年.文化与哲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6] 张岱年,方克立.中國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7] 黄朴民.“天人感应”与“天人合一”[J].文史哲,1988(4).

[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猜你喜欢
生态观天人合一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是否扭曲了人性
品德与社会课堂中学生人际交往价值取向的培养
《反杜林论》中的生态观及其当代价值
浅论中学生物教学中的“三生观”教育
浅析生态社会主义的生态观
道家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浅析儒家文化对老年社会工作的影响
浅析儒家思想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作用
Why Learn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