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路径思考

2018-05-14 17:05李庆胡水秀万余花徐光耀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年23期
关键词:科技创新

李庆 胡水秀 万余花 徐光耀

[摘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有着生态环境、人力资本和红色文化资源等优势。然而,由于该地区受基础条件、科技、交通运输等因素的影响,农业发展整体水平还不高。分析了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科技创新发展路径对策建议:以现代设施技术保障区域农产品规模经营生产,以现代标准技术提升区域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效益,以现代信息技术促进规模经营产业融合发展等。

[关键词]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科技创新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赣南等原中央苏区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支持该地区发展,然而,由于该地区受基础条件、科技、交通等因素的影响,农业发展总体水平还不高,农业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农村贫困面貌依然存在。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之路,助力了中国农业改革发展。规模经营可以带来显著的效率,使农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进一步融合。实现农业生产中各要素的协同效应需要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通过规模效应来发挥各要素潜力。孙玉国等指出,实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是提高农业生产率的必要条件。蒋和平认为,适度规模经营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故此,我们通过开展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研究,挖掘该地区优势资源,不断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探索一条适合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科技创新发展的新路径。

1    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农业生产经营优势分析

1.1    农业生产的生态环境优势

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具有独特的气候、水体、土壤资源,工业污染少,是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的理想生产区[3],发展农业生产资源生态优势明显。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地形以山地为主,气候温和,热量丰富,雨量充沛,适宜多品种农作物种植。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绝大多数属山区县市,生态环境优美,空气质量优良, 森林覆盖率大部分超过75%。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历史人文因素蕴育了赣南等原中央苏区丰富的地方特色农产品,为生态品牌经营优势打下了坚实基础。

1.2    农业生产的人力资本优势

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有着丰富的劳动力生产要素。赣南等原中央苏区乡村劳动力资源数占江西省劳动力资源总量的二分之一,农业从业人员占江西省的比重达54%。同时,生产者继承了老一辈红军革命战士的精神和辛勤劳动的优良传统。广大干部群众传承红色基因,具有担当意识,不断攻坚克难。全区人民都有坚定的信心打赢脱贫攻坚战 ,确保与全国同步小康。

1.3    农耕历史文化资源优势

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红色旅游资源丰富,红、绿、古三色旅游资源为赣南等苏区休闲农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产业基础。家喻户晓的赣南脐橙、南丰蜜桔、遂川狗牯脑茶叶和广昌白莲等特色农产品为农耕文化提供了大量素材。该区域文化积淀深厚,庐陵文化、客家文化源远流长。以上都为该区域打造农业特色小镇提供了资源。

2    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存在

的问题

2.1    农业生产基础设施薄弱

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由于山区地形地貌原因,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难度大,运行维护困难,旱涝现象时有发生,农业产业规模受到影响。由于区位偏远,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的农业信息化建设缓慢,在“互联网+”形势下,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电子商务基地建设等劣势也制约了该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

2.2    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低

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农业机械化水平不高困扰了该区域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适宜南方山区使用的农机具不多,山区的地形造成农机交通不便,农田地块小也限制了农机的使用。同时,农村劳动力结构不合理,具体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主要以中老年人为主,他们难以掌握现代农机具操作技术,农机具推广普及率低,机械化耕作水平低。

2.3    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足

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科学生产,需要科技支撑。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本地农业科技力量不强,科研队伍缺乏,农业科技经费投入少。以蔬菜产业为例,蔬菜优良新品种选育能力不足,标准化育苗技术缺乏,标准化程度低,使得该区域多数蔬菜种植户从沿海等地调运种苗,这样就在农业生产源头上对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造成较大影响。

2.4    农产品市场销售不畅

完善的市場体系建设有利于区域农产品销售,道路、批发(集贸)市场、运输工具等都是市场体系建设的重要部分。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是山区地形,地处偏远,交通运输不便,同时市场建设观念落后,市场开拓能力弱,造成农产品市场销售不畅,销售不及时、农产品加工水平不高以及保鲜技术落后必然导致农产品损坏变质。因此,虽然有特色优质农产品,如果没有经营好,规模效益就不能实现。

3    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科技创新

发展路径对策

3.1    以现代设施技术保障区域农产品规模经营生产

规模经营推动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和转型,通过创新农业科技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供坚实生产基础。高效栽培、规模养殖离不开现代设施技术,加快新设施、新材料在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生产中的综合应用,增强该区域综合生产能力。一是要加强科研与应用经费投入,围绕农业设施装备重点领域,深入推进高效种养加技术集成与研发工程,结合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地域特点科学发展设施农业,做好调查研究,科学推进,以低碳节能实用的设施为重点,优化设施农业结构。二是总结推广适合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的高效优质绿色农业生产栽培模式,重点攻关适合优势特色品种使用的设施,保障农业产业规模经营可持续发展。三是完善设施附属灌溉施肥等系统,提升设施综合配套技术研发和集成能力,同时为农业生产者提供设施专业技术指导。

3.2    以现代标准技术提升区域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效益

打造区域品牌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农产品提质增效。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具有丰富的地理标志农产品,产品品质和相关特征体现了地方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丰富的历史人文文化,若经营得当,能够有效支撑当地产业兴旺。通过依托现代标准技术发展壮大地理标志农产品。一是开展特色农产品种质资源普查,挖掘并合理开发特色农产品资源,在品种繁育、提纯复壮、病虫防治、贮存加工方面开展标准技术研究,注重农产品优质、安全、高产、高效标准生产技术创新。二是要制定地理标志农产品绿色、有机生产标准,合理布局生产,制定本地区地理标志农产品发展规划及推进方案,把发展地理标志农产品加工业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三是制定财政补助、贷款贴息等政策,撬动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更多投向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地理标志农产品经营开发,把地理标志农产品真正做成优势特色产业,加大品牌培育,唱响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知名度、美誉度。

3.3    以现代信息技术促进规模经营产业融合发展

实施现代农业信息技术促进规模经营产业融合发展。2017年江西省启动了“江西省大数据发展行动计划”,按照“1+8+N”(即“云上江西”基础服务平台+8朵主干云+N个特色子云和行业应用云)的构架,搭建“云上江西”大数据服务和产业生态体系,为江西农业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平台。一是进一步挖掘产业融合发展对现代信息技术需求,开展信息化关键技术协同攻关,形成适合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的智慧农业应用方案和技术指标。二是在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建设乡村智慧农业培训基地,开展智慧农业示范应用,打造智慧农业科普教育与地方文化、民俗相结合的特色休闲村落,吸引市民、学生下乡,实现城市消费与乡村资源、农业体验与农民增收的对接。三是进一步创新乡村以信息化技术来提升基层治理水平,构建乡村治理信息化系统,为乡村治理有效打下坚实基础。依托区域资源,深挖文化底蕴,打造田园综合体、特色乡村、特色小镇,开展集现代农业、观光旅游、新农村建设为一体的休閑旅游业。

[参考文献]

[1] 孙玉国,于荣春,牟光波.农业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问题研究[J].农业与技术,2001(2):16-18.

[2] 蒋和平.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多种形式实现路径探讨[J].农村工作通讯,2013(3):56-59.

[3] 魏建美,李庆,邓仁根,等.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特色农业的竞争力及发展建议[J].贵州农业科学,2015(4):235-238.

[4] 蒋和平,蒋辉.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实现路径研究[J].农业经济与管理,2014(1):5-11.

猜你喜欢
科技创新
东莞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财税政策研究
自我效能感在职业学校学生科技创新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轻松发明在社区和学校的普及应用
轻松发明在社区和学校的普及应用
科技创新在总包交钥匙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科技创新在总包交钥匙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科技创新驱动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科技创新驱动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论以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推动烟草行业可持续发展
山东科技创新与农业国际化战略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