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的伙伴学研组织

2018-05-14 09:44吴睿华
华人时刊·校长 2018年7期
关键词:组员伙伴交流

吴睿华

文章缘起:看学霸和老师“秀恩爱”

台上的女老师正在教学四年级上册的《练习二》,本节课主要进行两、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练习。当教学到第13题,通过算式初步感受商不变的规律时,教师顺势问道:“从这组算式中你发现了什么?在四人小组里交流。”接下来,学生们展开了热闹的讨论,大多数都能发现被除数和除数在变化。

“谁来说一说你们小组的发现?”老师问道。一名学生说道:“我发现被除数依次乘2,商不变。”“为什么商不变?”教师追问道。学生又说:“因为被除数和除数都同时扩大了2倍,所以商不变。”教师眼里仿佛看到了思维迸发出的火花,接着又问:“反过来呢?”学生答:“如果反过来同时除以2,那么商也不变,我来举个例子……”另一个学生举手:“老师,但是0不行。”“你来说一说。”学生自信地答道:“如果同时乘或除以0的话,那么商根本就算不出来。”教师眼里不禁透露出赞许的目光。

原本只是初步感知商不变的规律,在班级学霸的带动下,内容层层递进,足足8分钟,学霸们说得起劲,台下的部分孩子还听得云里雾里。这个伙伴学研的环节,变成了学霸和老师“秀恩爱”,分明是“少数人的狂欢,一群人的寂寞”。

问题的提出: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伙伴学研组织?

伙伴学研组织究竟应是什么样?说到底是一种学习样态,既可以师生共研,也可以生生伙伴学研。这种学习方式重视每位参与者学习的主动性和选择性,引导参与者们自主又深入地对面临的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这种学习组织,不仅要让学生获得知识,还要让学生学会如何相处,培养人主动发展的意识。

伙伴学研应该是一个和谐的学习组织,和谐是不同个体、不同事物之间相辅相成、互促互补的良性互动的状态。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生长需求,这些需求都为生长而服务。萧伯纳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彼此交换,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我们彼此交换,每人可拥有两种思想。”

和谐的伙伴学研组织,应是基于学生的需要的学习形态,致力于帮助学生在固有的伙伴学研组织中交流各自不同的想法,让各自的思维相互碰撞,了解彼此的想法,产生多角度的数学思考。通过相互间的影响,将各个伙伴的想法有机组合在一起,让思维共同生存发展,在求同的同时,提升儿童的思维品质,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生长。

探寻方向:构建和谐的伙伴学研组织策略

建立“倾听关系”是和谐的基础

学习是文化实践、社会实践、反思实践三位一体的活动,学习中缺乏平等的沟通容易让人产生就焦虑。哲学家马丁·布伯认为教学改革的出发点正是倾听每一个学生的心声。学生年龄相仿,心理水平接近,彼此应拥有更加自由、畅达的交流,可以无忧无虑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因此,“倾听关系”是师生学习、生生相互学习的基础。基于“倾听关系”的伙伴学研组织,为组员搭建互学互教的桥梁,以此为基础,优生越发自信的同时,学困生的见解也更容易被接纳和欣赏,从而产生情感共鸣,启发思想,树立学习信心。

通过后天的努力,学生的傾听能力是可以培养和训练的。为了建立“倾听关系”,首先教师要以身作则,指导学生“有准备地听”,学会听教师的要求,会听小伙伴的发言;其次教师要教会学生“安静地听”,放下手中的事情,保证自己能够听清;然后带领学生“边理解边听”,通过让学生复述有关内容或交流讨论促进知识内化和提升。

例如,在平时教学中,组内交流时,我会要求学生按照顺序一个一个说出自己的看法,组长负责维持纪律,最后再根据大家的发言进行总结。当小组上台汇报时,台下的学生放下手中的事情,专心听取别人的看法,当发言结束时举手进行补充和反馈。

开展多元化的组织交流与评价机制是和谐的方法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对于学生来说,他们的学友就是朝夕相处的小伙伴,学友们相互切磋,从而互相启发,打开思路。

以往的教学,评价者多是教师,评价个体单一,形式单调,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未来社会,越来越多的工作需要通过团队合作完成,因此,数学教育不仅要为学生创设组织交流的机会,更要有多元的评价主体、多维的评价标准,使学习更加多元化。引导每个人能从不同的角度欣赏和被欣赏,拥有合作意识和全局观念,善于接纳。课堂交流、评价交流及任务交流等,是伙伴学研组织不可或缺的环节。

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评价学生的机会居多,这就对学生评价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教师可以根据一个问题答完及时点评,也可以根据一组成员汇报完再逐一点评。点评既可以针对个体也可以针对集体,通过妙用评价艺术,将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到评价活动。

例如,在我们班的伙伴学研中,小组组长总结后会向询问大家:“我们小组汇报完毕,还有需要补充的吗?”这时,台下的孩子会先报以掌声鼓励,再积极举手提出自己的观点。针对回答问题比较紧张的孩子,其他学生会鼓励道:“他能说出来已经很不错了,如果能更自信一点就更好了”。学生之间没有苛责的包容会让回答不完美的孩子也得到了表扬,同时也找到了自己努力的方向。

学生的学习除了关注知识与技能,关注过程与方法,更要关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不仅让教学只在技术层面发展,还要抓住内心与根本。通过开展多元化的组织交流与评价机制,让和谐真正落脚于学生的伙伴学研中来。

创建自主、共享的学习环境是和谐的追求

波耶尔认为,学习组织是所有人因共同的使命而朝共同的目标一起学习,成员共同分享学习的兴趣,共同寻找通向知识的旅程,理解世界的运作方式。良好的组织环境,会帮助学生获得积极的人生体验和精神享受,从而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交往氛围。

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对话,同学生一起交流,激起学生学习的动机,引导并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伙伴学研组织由不同个体的人构成,类似小型微缩社会,存在冲突不可避免。有时也正是成员间认知上的冲突,驱动着伙伴学研组织不断前行。

首先,引导组织中的学生树立共同的目标,促使每个学生找到组织中的情感归属。其次,尝试自愿建立学习团队,并推荐组长,从而有助于组建具有较高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团队。整体学习带动个体学习,在温馨、友好的氛围中,各成员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奋斗,发挥最大的整体学习。

例如,我们班每一个伙伴学研组织都有一个单独的记录本,封面有小组长和组员的姓名,队名一栏是全体组员起的名字。有的叫“小神龙队”、有的叫“学霸队”,名字虽然千奇百怪,但无形中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和合作力。当组员有困难时,组长会主动提供帮助,对于学生懒惰不愿意订正的坏习惯,组员之间也会相互督促,互相比拼谁最先完成任务。通过这样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为学生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不教而学”,改变教师重“教”,转移到学生重“学”。给学生营造自主、共享的学习环境,即使没人教了,却仍拥有了持续学习的动力、方法和能力,这便是构建和谐的伙伴学研组织的追求。

随着时间的推移,伙伴学研组织的发展已经越来越成熟,但课堂上伙伴学研组织仍然面临许多新的考验。我们要及时有效地反馈伙伴学研组织的有关信息,根据发展状态不断调整发展策略。在人与环境相互影响的今天,伙伴学研更要以立“倾听关系”为基础,以展多元化的组织交流与评价机制为方法,以建自主、共享的学习环境是和谐为目标,坚持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引导学习相互促进,内化知识、形成技能、点亮智慧。构建和谐的伙伴学研组织,让教师感受到学生在自由的沃土上产生的巨大潜力和丰富创造力,欣赏思维的发展,思想的萌发,领略诸多鲜活的生命千姿百态的成长之美。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城小学南校区)

猜你喜欢
组员伙伴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我的“好伙伴”
当组长真不容易
回忆流金岁月
伙伴,爸妈叫你吃饭啦
小小组长不好当
交流平台
交流平台
还是不错的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