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空间、社会交往和主观地位认知

2018-05-14 17:05胡红宇陈政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年20期
关键词:居住空间社会交往自我认知

胡红宇 陈政

[摘 要]多年来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进城务工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农民工虽然身在城市,但在城市文化的融入感与身份认同感上难免会存在差异。随着打工人数的逐渐增加,农民工的居住空间呈现出相对集中的趋势,社会交往也以本地务工人员为主,因此农民工难免在主观认知上与城市居民存在差异。本文将展开对农民工的居住空间、社会交往与主观地位认知进行研究,并将其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以此对农民工的身份认同与心理变化进行探讨。通过对各方面的分析总结可以及时发现农民工的心理变化,通过相应的分析结果,可以调整住房政策与社区服务体系,预防农民工居住地出现隔离化与边缘化的现象,导致农民工因居住贫穷集中带来身份认同感差异;帮助农民工融入与市民的沟通之中,提高农民工的自我认同感,努力消除与市民之间的阶级感,使农民工更好的融入城市建设中。

[关键词]农民工;居住空间;社会交往;主观地位;自我认知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2006年相关统计表明,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数量高达1.2亿之多,农民工进入城市寻求发展,作为一定意义上的人口迁徙,必将对我国的社会结构变革起到巨大的影响。农民工虽然进入城市,作为城市建设的一部分,但是其身份地位沒有得到充分的认识,不仅如此农民工自身对身份地位的认知也存在差异,这样就影响了农民工对城市的整体认知与社会认同感,不利于城市的稳定发展和社会的团结。因此,本文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努力寻找解决方法。

1 农民工身份认同的相关定义

关于农民工的身份问题,西方国家与国内存在很大差异,具体表现是:国内的进城务工是阶段性、不确定的,而西方移民是永久性的。目前国内对农民共身份认同存在很多的解释,大多以社会认同作为阐述的基础。学术界普遍的认同的说法是农民工进入城市,需要经历经济适应、社会融入与心理认同几个方面。经济适应是农民工改变身份认同的前提,经济适应的具体表现是:农民工具备固定的居住环境,稳定的收入来源,可以维持正常的生活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工的收入也在稳步提升,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农民工的经济水平的逐渐增加,逐渐消除了经济适应对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影响。如今学者们在研究农民工的身份人认同时将更多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歧视、社会排斥、社会交往与相关制度等方面,通过讨论这些方面的内容展开对农民工身份认同的研究。

2 影响农民工身份认同的主要因素

2.1 基于制度排斥下主观地位认知的差异性

相关学者将制度性排斥现象作为阻碍农民工融入城市,实现自我身份认知的主要原因。主要体现在,中国传统的城乡分离制度,这种户籍二元化的区别方式,直接体现出了出身、身份,还决定了分配方式。早期的户籍制度,作为人口统计与治安维护的基础,还被作为社会身份的象征,是用来区分人口,控制分配的依据。户籍制度包含了人事管理、粮油分配、住房划分、教育与医疗等方面的内容,极大地影响了农民工的认知环境。农民工进城务工时,虽然是城市建设的一部分,但是由于其“农民”的身份,一直被当作“外乡人”区别对待。不仅如此,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农民工的社会保险,享受的医疗保障服务与各种社会福利等与城市居民存在很大差异。制度性的规定,将农民工区别对待,直接决定了农民工边缘化的地位,导致农民工无法真正地融入城市之中。

2.2 社会交往对农民工身份认同的影响

农民工由于自身的文化差异,在人际交往上难免会出现一定的封闭性与地域性,因此就出现了交往的排斥性。社会关系是人们认识社会,相互沟通的主要渠道,社会关系网作为一种无形的空间概念。可以为人类提供一定的安全感。各种地域性的划分,在保证人员对资源的控制前提下,还形成了对资源、权利与机会的划分,由于城市资源有限,因此城市居民为了维护自身利益,难免会出现对外来务工人员的排斥性,导致农民工被动地被划入其他行列,社会交往更加受到限制,城市居民形成一种“堡垒”效应。农民工由于受到排挤,无法享受正当的经济、政治等方面的服务,在公共资源上也存在很大差异,这种现象的逐渐积累,增加了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难度。

2.3 由居住空间引起身份认同的差异性

国外相关研究表明,随着住房市场的隔离与居住空间分布的差异,会对人群产生极大的影响,会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和种族的差异性。在讨论居住空间时,相关学者就指出不同居住环境的人群对住房及延伸要求存在很大差异,如果居住在品质相对较差、价格相对低廉的空间,长此以往,会适应狭小的居住空间,降低他们对住房空间的要求,缺乏进一步改变居住空间的勇气。农民融入城市最大的阻碍是政府规定与住房限制,居住空间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对环境的适应性。

3 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

农民工融入城市不仅仅体现在经济地位的提升和社会交往的融入,更应延伸到农民工的心理认知上,只有对城市文化存在一定的认同感,对城市产生一定的依赖与归属意识才能真正意义地融入到城市氛围中。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可以发现许多研究没有深入的考虑农民工的心理变化,大多停留在表面。大部分学者比较倾向下述观点:农民工进入城市后不能融入城市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自身的语言差异,他们由于语言差异容易受到不公平待遇与偏见,所以只能被迫地拒绝与城市居民进行沟通,只把交往对象限定在老乡之间,不仅如此,更严重的甚至农民工选择隔离开来的居住空间,远离城市居民。因此,农民工由于自身敏感性,感觉与城市居民存在很大差异,在心理认知上不能真正地融入到城市文化。但学术界对导致农民工分化的因素仍然说法不一,得出的研究结论也具有很大的不同之处。针对国内农民工的整体分析,上述研究结论存在很大的参考价值。

4 提升农民工身份认同的相关建议

针对我国的国情及发展现状,要提升国内农民工的身份认同感,应从以下方面着手。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发展之中,增加农民工的认同感,城市管理部门与政府相关单位应从制度方面进行调整。反对地方保护主义和地域歧视现象,消除“农民”身份的影响,倡导公民平等,权利与机会相同的社会环境。

4.1 住房管理部门的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

农民工居住空间的隔离、分化等现象的产生,多是有由于社区服务与住房管理部门的政策不当引发的。居住空间的边缘化直接引起地域性歧视的出现,导致阶级矛盾的恶化,引起社会居住环境的贫穷集中与地域身份标识。城市化的建设当中,应在居住环境方面下功夫,鼓励混合居住,建成市民与农民工共同生活、共同交流的“大家庭”。改变已有的农民工群居场所,将其变成经营为主的社区,降低因贫穷集中引发的各种矛盾。城市应鼓励社区构建混合的居住环境,让农民工选择需要的邻里关系,通过组织社区活动实现农民工融入到市民的沟通交往中,促进两者之间的文化融合。

4.2 提升农民工的社会交往能力

农民工在城市受到歧视的主要原因多是其自身存在自卑,或是相对的适应能力差导致的,可以通过建立社会服务机构,加强对农民工适应性与交际能力的培训,在根源上帮助农民工摆脱受歧视的现象,通过相应的培训可以提高农民工的适应能力与沟通技巧,保证农民工的身心健康,使农民工更容易被城市接受与认可。

4.3 设立相应的心理辅导机构

农民工身份认同感较低多是由于其主观感受造成的,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城乡的概念在逐渐地淡化,很大一部分的农民工身份认同感差主要原因来自其自身。农民工由于在城市受到不公平的待遇与机会,难免会产生抵触情绪,特别是农民工群体认同感增强时,会产生对城市的仇视感,这样就导致了在心理上认为自己是弱势群体,是较低的社会阶层。因此要增强农民的心理承受能力,就应加强宣传教育与心理辅导,让农民工用心去接纳城市,融入城市。

5 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民工进城务工逐渐成为一种模式。如何使农民工从生存认知转移到身份认知,成为社会和国家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如今的农民工整体水平在上升,但仍需要在相关政策的支持下,提升农民工的自我认知和心理承受能力,使农民工融入城市,加快城市化进程。

[参考文献]

[1] 王春光.农村流動人口的“半城市化”问题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6(05).

[2] 崔岩.流动人口心理层面的社会融入和身份认同问题研究[J].社会学研究,2012(05).

[3] 李珍.农民工城市融入问题研究综述[J].东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6).

猜你喜欢
居住空间社会交往自我认知
试析居住空间设计中的环保节能
居住空间设计的思考方法
网络化时代的技术赋权
儿童住宅室内空间设计研究
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工具”角度看国内外校服的变革
马克思主体性思想的三重意蕴
大学生悦纳自我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探索
大学生自我认识偏差和整合分析
高职学生入学教育的自我认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