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笛
【摘要】李华平老师在教授《老王》的两堂课中紧扣文本“转向内”,紧抓“关键”抓“症候”,用最少的“教”使学生最大程度
地“学”,充分使教学价值最大化。特别是对于《老王》这一篇解读价值极大,却被人教“烂”了的文本,李老师用其独特的方式,为我们展示了语文教学的“正道”之法。
【关键词】教学;关键;症候;老王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一、紧扣文本,“转向内”
语文教学的任务除了与其他学科共当其任的文化、道德、生命、审美的责任之外,还有独当的任务,那就是“教学生正确理解和熟练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责任。而在这一任务的指导下,教师应该明确,学生如果不能正确理解语言文字,那么何谈运用?李老师两次教学的最大相同之处就是紧扣文本,从文字语言的解读入手,去把握本文的情感。
李老师在两堂课上分别抓住了两句关键句,一句是“我常坐老王的车,他蹬,我坐,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另一句是“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不幸者的愧怍”。全文围绕这两句展开,李老师也将课堂重点放在对对两句的赏析之中,以此来辐射对全文的理解或迁移一种阅读方法。在教学中,李老师用:
这是一篇 (题材)
这是一篇 (内容+题材)
这是一篇 (内容+主旨+题材)
去感知课文,即使这堂课的重点在于教授学生一种文体阅读的方法,李老师依旧没有去文本谈方法,而是就文本谈方法。在整节课上,李老师引导学生紧抓“他蹬,我坐”“闲话”的“反常规”理解,把杨绛当时内心深处仅视老王为“雇佣关系”的情感给“扣”了出来,只要这层关系出来,那么之后“我”对“我”把老王当熟人,老王把“我”当亲人的“愧怍”之情就好理解了。其匠心可见一斑。
在另外一堂课上,李老师抓住“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不幸者的愧怍”一句,引导学生就“幸运”与“不幸”的相对性进行理解,更显结合文本的特点。李老师在未解读之前,问同学们对于“愧怍”的理解,动用日常生活的体验来解读此词,当然,这固然也是一种很好的语文学习方法,运用自身体验与感知去理解词语含义。但随着李老师的层层发问:
“老王生活没有着落,是‘我造成的吗?那“我”为什么也要愧怍?”“老王没有亲人,是‘我造成的吗?不是!那为什么‘我要愧怍?”“老王是单干户,没有组织,是‘我造成的吗?不是!那为什么‘我愧怍?”
学生发现问题,从而再对“愧怍”二字进行思考,加深自己在未解读前对“愧怍”的定义,即简单地理解为“理亏,做了亏心事而后悔”,正确的理解应该紧扣文本,理解文中“幸运”与“不幸”的相对性,从而体悟“愧怍”中作者“直逼自己的灵魂,表达‘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以拔除心中的那根刺”。
二、紧握“关键”,抓“症候”
李老师的两堂课,一堂握“关键”,一堂抓“症候”,都以一句关键句入手,一点以貫之,其教学思想与教学思路尽在课堂教学中。关键句一句在文章第一段,一句在末尾,这两句“关键”的简直在全文起“关键”作用。一句开篇点明在杨绛心中二者之间的关系,一句总结全文情感,可见李老师的眼光独到。作为一堂课的关键点,其解读更要到位。受李老师的教导,我读过《十位名师教〈老王〉》,书里记录了在全国都享誉的十位名师的教学实录。其中不乏老师对最后一句关键句进行辐射全文的解读,但未有一位如李老师上课时一般,去比较“幸运”与“不幸”的相对性。教师们把大量教学时间放在单纯地找“残疾”“生活不幸”“无亲人”“无组织”上,而其实这些并非源于“我”,真正的相对性是来自情感的不对称性。
在看完教学实录后,对“症候”感兴趣的我立马查阅了李老师的相关论文,发现李老师就“症候”专门写了一篇叫《症候——破译文本的密码》的文章,给我们传送了一种新的文本解读的模式。蓝棣之老师说写得不好的文章是“无病呻吟”,那么好的文章就是“有病呻吟”,既然“有病”,那就一定有“反常”的“症候”特点。李老师以这堂课为例,生动地讲解了这种解读方法,这不仅让在场的学生大有裨益,也让作为学习者的我们如沐春风。
李老师的这两节课用两个“紧抓”,让我们看到一个高效的、生动的、符合语文教学规律且符合学情的课堂,让我们懂得了如何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课。他的“症候”解读法不仅给学生上了一堂课,也给我们上了一堂课,其精雕细琢的匠人之心可见一斑。而学生如果在这样的一次又一次的高效课堂中养成自己的语文习惯,掌握语文方法,形成语文思维,如何会不喜欢语文?语文也就不会成为被忽视的学科。而老师如果有李老师这样的匠人之心,也会“四两”拨“千斤”,最终明白“教是为了不教”的道理,使语文走上真正的“正道”!
参考文献
[1]李海林.一堂课应该有一个教学指向[J].中学语文教学,2009 (11).
[2]李华平.文本教学解读的价值取向[J].教育科学论坛,2013(1).
[3]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2015.
[4]李华平.语文教学中“教”的学理审视[J].课程·教材·教法,2015(4).
[5]李华平.症候:破译文本的密码——文本解读中的“症候解读法”[J].语文教学通讯,2015(1).
[6]李华平.“幸运”与“不幸”的相对性——《老王》教学解读[J].语文建设,2015(31).
(编辑:张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