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学而教”的诗歌教学

2018-05-14 14:27顾玲玲
课外语文·上 2018年1期
关键词:知识储备读写交流

顾玲玲

【摘要】本文针对诗歌教学中的难题,结合叶圣陶先生“教师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理念,谈谈在诗歌教学中“依学而教”的一些看法和做法。

【关键词】依学而教;知识储备;读写;交流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中国是个诗的国度。诗歌以其凝练含蓄的语言、深邃的意境、优美多变的形式,堪称语言表达的最高形式。同时,诗歌的创作又是很个性化的过程,这个过程与诗人的经历、所处的环境甚至个人的才学、品性、感悟等因素息息相关。因而在诗歌教学中要想准确传递整首诗的情韵是比较困难的一件事,所以常常听到有语文老师感慨“诗不可教”。那究竟该怎样提高学生对诗歌的领悟与鉴赏能力,使他们真正领悟到诗歌无限的艺术魅力呢?在苏教版选修教材《唐诗宋词选读》的教学过程中这个问题也曾困扰我很久,在“依学而教”的教学思想的指导下,我对诗歌教学中“不教而教”作了一阶段的尝试,下面就来谈谈我的一点看法和做法。

一、“依学而教”首先要给学生以必要的知识储备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认知发现说”的创立者布鲁纳认为:“在教学当中,教师的任务就是为学生提供最好的编码系统,以保证这些学习材料具有最大的概括性。教师不可能给学生讲遍每个事物,要使教学真正达到目的,教师就必须使学生能在某种程度上获得一套概括了的基本思想和原理。这些基本思想和原理,对学生来说,就构成了一种最佳的知识结构。知识的概括水平越高,知识就越容易被理解和迁移。”

“依学而教”,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个“阶段性”的教。“诗言志”,这是自孔夫子以来,对诗的内涵的本质的认识。而“立象以尽意”,也是孔夫子有关诗歌形式与内容关系的精辟见解。在我看来在诗歌教学中必须“教”给学生一套“编码系统”,即以形象为抓手学会读懂诗歌进而赏析诗歌。

文学是通过语言塑造形象来反应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艺术。因此感知和认识艺术形象在文学欣赏过程中至关重要。比如散文往往是表达作家对人生的一种感悟。所谓“感”,是说作家由某一眼前物或某一身边事产生了某种感受,或触发了某种潜在的感情。所谓“悟”,是从中悟出某种人生的真谛和哲理。那么这里的所感其实就是“形象”。而诗歌同样也是借助“人、事、景、物”等形象来表达一定的“情理趣”。由此分析诗歌的“形象”即成了學生读懂诗歌的抓手,当然也仅仅是诗歌教学的第一步。这一点仍需要“不教”中让学生消化直至让这一点内化为一种习惯,即看到诗歌就得问自己诗歌写了什么人,什么事,什么景,什么物,什么历史……这些形象具有什么特点,作者的情感倾向如何。其实这里就是让学生明白读懂诗歌就是要了解诗人写了什么和为什么而写两个问题。

在这个基础上进而让学生明白读懂、赏析一首诗歌都不能离开对意象和意境探究。当然这里势必涉及诸多诗歌鉴赏中的知识,老师必须作具体的讲解,比如知人论世、意象、意境、诗歌表情达意的方法之类的等,这些知识同样需要在之后的“不教”中让学生不断消化。

二、“依学而教”要以学生的读、写、交流构成诗歌课堂教学的主体

常常发现我们现实中的诗歌教学,教师讲诗一句一句落实,一个字一个字分析,实在是吃力不讨好的一件事情。在这样的分析中,只会把诗情诗意诗韵全弄没了,还会让学生学之生厌。

所以在我们认识到“教”是一种行为手段,它是阶段性的,“不教”才是目的之后,更要发展性地理解叶老的名言,“不教”实际上也是“教”;“不教”不仅是目的,更可以是过程,而且这个过程更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更利于学生学到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所以不妨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去读,去品味,去赏析,这才是真正的“依学而教”。

在诗歌教学中读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来也会吟”,只有读,把节奏韵律全读出来,才能渐渐体会到诗之妙。同时不知不觉地自身也起了变化。所以教师要千方百计引导学生读,读出韵味,读出节奏,读出意境。读是必要的,而且读的方式可以是多变的。

在学生有了一点感觉之后,不妨让学生动笔写写。写的内容可以引导学生真切地体味诗歌语言,感受体验作者的境遇、情感,生成个性化的思考与感悟。让学生与诗歌直接对话,使心灵得到净 化提升。当然起初考虑到学生的情况,我给了一些角度,比如咀嚼意象、推敲炼字、品味意境、探究表情达意的方法、生发联想……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能写的内容越来越多,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不但不断地完善了自我诗歌鉴赏相关的知识体系,达成了老师预设的相关目标,甚至还会谈及古人审美的独特性、表达的习惯等,给老师以极大的惊喜。比如就有同学在《九日齐山登高》中推敲“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中“但”“不用”等词语时,谈到了古人抒发情感的委婉曲折;也有同学由《浪淘沙令》里“不耐五更寒”的“罗衾”想到《春江花月夜》里“捣衣砧上拂还来”的月亮,想到《蝶恋花》里“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的月亮,从而谈到在诗人的笔下常常以外物的冷漠无情来烘托人物的心境;甚至有同学从韦庄的“未老莫还乡”、李煜的“独自莫凭栏”、范仲淹的“明月楼高休独倚”谈到从诗句中否定的词语推敲诗人内心的真实感受。

如果整个课堂就让学生读、写,那是有违“不教”的初衷的,那就有可能变成“放羊”。在学生写完之后,教师必须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与探讨。这个过程要符合美国心理学家罗杰强调的 让学生始终处于一种无拘无束、自由畅达的空间,尽情地“自由表达”“自由参与”这一理论。老师是讨论组织者、引导者,也是参与者、对话者,甚至可以是争论者、创造者。古人读诗就有“作者未必然,读者未必不然”“诗无达沽”的经验。所以在交流与探讨中老师不能轻易否定学生的一些独到的见解,当然也并不意味着对一些常识性的错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且老师也有必要将自己读诗的感受以及前人对这首诗的赏析在交流过程中介绍给学生,这其实也是在不断提高学生的赏析能力,完善自己赏析诗歌的知识体系。比如就有同学曾经在赏析《兵车行》“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时,一方面品味出诗人内心的愤激之情,一方面又不理解这样的表述,认为生女也不好,男的都被征兵了,生女也好不了,所以表述不合理。这其实与很多教参上想要引导学生体悟这句话的妙处时所预设的问题非常相似,不同的是这是学生自己提出的。而我就顺势让学生充分争论,最后我就适时将前人对这两句经典诗句的评论简介给学生,并通过补充杜甫 《羌村三首》里的“老妻怪我在,惊定还拂泪”等诗句让学生明白诗歌常常“无理而妙”。

三、“依学而教”诗歌教学课堂所得

(一)“依学而教”是教师在诗歌教学中易操作性的需要

在这样的诗歌教学中,教师不包办,不过多干涉,不用自己的标准要求学生。学生自我感悟为主,不以教师眼光看诗歌,不以编者眼光看诗歌,不以资料答案看诗歌……这就是创造,发展个性。教师“不教”不是不管,不是“放羊”。教师看似不讲,其实对要讲的内容都要了如指掌,对诗歌的体验理应更加真切,只有这样在之后的交流环节才可能及时、严格、准确。

(二)这样的诗歌教学思路利于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的提高

学生在这样读写交流中得到的体验,不管程度深浅,感悟多少,甚至妥否,对他来说,是根本的,真实的,也是难能可贵的。再经过长期这样的读写交流,学生的鉴赏能力一定得以提高。更功利点说,只要经过相关解题的点拨,又何愁学生做不好诗歌鉴赏题?

(三)这样的教学思路打通了诗歌教学和作文教学

高考作文淡化文体,减少限制,以便学生能较好发挥特长,表现个性,能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平时就要指导学生如何做到多读、多看、多想、多写,做个生活上的有心人,在这种诗歌教学中学生自我的品读鉴赏是学生心智的自然流露,这不也正是一种作文训练吗?把作文教学贯穿到阅读教学中,这样的作文思路不是“简单”而“实惠”吗?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说:“天天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人人是创造之人。”在诗歌教学中教师何不把创造之时、创造之地提供给学生们,让他们有机会自由发挥,独立思考?这样还何愁“诗不可教”?

参考文献

[1]中国陶行知研究会.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1.

[2]钱梦龙,陈钟梁,钱涛,等.语文教学呼唤“诗教”回归——“诗歌与诗歌教学”网谈录[J].语文学习,2002(3).

[3]霍浩凌.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科学思想和方法的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7.

[4]任茉莉.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讲授法的变化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8.

(编辑:马梦杰)

猜你喜欢
知识储备读写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让孩子爱上英语课外阅读
突破解分数应用题障碍的策略
中学语文教学注重课内外读写结合的探索与实践
古诗诵读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有效的“读写”习惯培养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初探
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探索
县级气象服务工作经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