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小甜
[摘 要]日益发展变化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学校环境问题等都和中学生的健康成长息息相关。对于每一个中学生来说,其健康成长不仅有生理原因影响,而且也受客观外界因素影响。社会环境是给中学生健康成长带来最大影响的因素,并起决定性的作用。因此,笔者论述的着眼点就是重点分析研究社会环境对中学生的思想素质和健康成长的影响、社会环境与中学生成长的关系、产生影响的深层原因,对提出与之相应、有实践性的策略以及对社会环境进行优化改善,对中学生在良好的环境里健康成长有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社会环境;中学生成长;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1 社会环境中的积极因素对中学生成长产生的影响
1.1 良好的经济环境和完善的经济制度可以使中学生更好地接受社会主义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
经济环境包括两个方面内容:经济制度与生活条件。由经济制度决定的经济生活条件尤其是个人生活条件会对中学生的品德素质产生直接影响。一般来说,经济生活条件好,生活日益改善,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不断提高,从而他们具有适应市场经济的自主意识、竞争意识、诚信意识、平等意识等,促进中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有利于中学生塑造良好的品格。
1.2 有序的政治生活有助于中学生的思想品德朝着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
政治环境包括两个方面内容:政治制度与政治状况。当前我国正处于加速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不断完善,执政党推进反腐倡廉工作有序进行,各级腐败的领导干部纷纷落马,勤政廉政状况持续改善,状况良好,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对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影响,政治环境的纯净可以使中学生形成良好的政治观念,使他们更加了解社会,了解政治,热爱祖国,帮助规范中学生的政治活动。
1.3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助于中學生塑造规范的行为
作为社会环境中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文化环境具有属人性、社会性、创造性、时代性和复杂性的特点。中学生处在优秀的、先进的文化环境中,他们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具有社会主义改革发展新时期的时代特征,会学习先进文化所倡导的实事求是等 精神,具有了丰富的精神世界,有助于中学生以文化为核心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中学生们才会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1.4 和谐、有爱的家庭环境有助于中学生优良品德和为人处世态度的形成
家庭是人出生后的第一所学校,是个人成长的摇篮。家长的思想品德、行为方式、待人接物的态度都给中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带来极其重要的影响,父母的一言一行往往会给子女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家庭环境的影响是普遍的、长久的,良好的家庭氛围与和谐的家庭成员关系都会对中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积极影响。
1.5 文明的、积极向上的社区风气有利于引导中学生的人际交往
社区生活秩序良好有助于中学生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社区成员间的和谐关系,社区成员的爱好、习惯、行为都会对中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有很大影响。社区治安良好,社区成员安居乐业,生活安定,这样文明向上的社区环境可以促进中学生的健康发展,促进中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
2 社会环境中的消极因素对中学生成长产生的影响
2.1 以追逐利益为目的的经济环境对中学生价值观的塑造有不利的影响
社会主义制度和经济政策会影响到中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价值观的形成。在社会主义市场条件下,只顾注重发展经济会对学生带来负面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 一是因为市场经济目的在于追逐利益,每个参与市场活动的人都以营利核心,什么有利可图就做什么,这种唯利是图的思想在社会上大肆传播,致中学生会不注重精神追求,只顾眼前的利益而目光不会放得长远,这种环境下的中学生难以树立正确的金钱观,甚至会为了金钱走向歧途。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张自由发展,有些中学生会误以为自由发展就可以随心所欲,不顾社会纪律和规章制度,不顾社会和他人利益,因而部分中学生个人主义严重,分散自由散漫。三是中学生认知能力较差,辨别能力不足,加上社会矛盾凸显,社会复杂现象频繁,导致有的中学生会认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就是在搞资本主义。
2.2 法律体系不健全、政府责任缺失阻碍了中学生教育工作的开展
完善的政治环境、有序的政治活动为中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政治条件。地方政府在中学生成长的环境建设中的责任缺失影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府相关部门对校园周边环境整治不严,安全隐患令人担忧,校园安全问题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会导致校园暴力的出现,校园安全事故频发,中学生在学校的人身安全保障不到位。二是中学生群体尚不完全具备自我保护能力,这就需要保护机制的出现,保护中学生群体在一个健康的环境中成长。三是素质教育不受重视,很多时候只是表面口号,只重视所谓的“成绩”忽略了中学生的思想素质的重要性。
2.3 落后的、低级不健康的文化会使中学生心思不正,甚至走向歧路
社会文化环境中的消极因素阻碍中学生成长有以下几方面表现:一是邪恶文化内容给中学生带来非常不良的影响。信息化时代的今天,中学生普遍接触网络,网络上的暴力内容、恐怖血腥的游戏都会给中学生带来糟糕的影响。二是色情杂志、低俗网站的传播给中学生带来不良的影响。中学生缺乏自制力却又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这样的恶俗内容会玷污中学生的懵懂思想,阻碍他们思想的健康发展。 三是虚假宣传广告歪曲事实, 造假恶搞,中学生缺乏辨别是非能力,容易被虚假蒙蔽眼睛,上当受骗。
2.4 消极复杂、有严重缺陷的家庭环境会给中学生的成长造成障碍
一是很多家长在教育过程中传递给学生的是注重成绩,而轻视了品德的教育,这样的错误倾向会使中学生的综合发展不协调,品格问题出现,甚至人格发育不全,导致中学生犯罪时有发生。二是笔者访谈了解到,在经常吵架、家庭暴力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总会有一些心理方面的问题,这样的孩子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内心较为脆弱,没什么安全感,容易自我封闭,心理素质较差。这样的家庭环境容易使中学生行为偏激,不懂得爱人。
2.5 社区环境混乱、风气不正不利于中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
一是社区里经常有人打架斗殴、违法乱纪,中学生容易受环境的影响,当他们耳濡目染了这样的现象,有时候就会跟风模仿,有样学样。二是一些不法商人唯利是图,在小区里开设游戏厅和网吧,并允许未成年人进入,很多中学生抵制不了网络游戏的诱惑,整天沉醉在游戏的世界里不能自已,逐渐导致学习成绩下降,无心学习,前途尽毁。三是社区里不乏一些棋牌室,笔者观察到有些赌博者彻夜进行棋牌活动,严重影响了生活在周围中学生的日常休息,甚至有些学生因此学会赌博,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長。
3 社会环境对中学生成长影响的原因分析
人的思想品德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形成和发展的,中学生的教育活动也是在一定的环境里进行。
(1)经济环境是中学生成长的物质环境,拥有发达经济的地区会影响中学生的全面综合素质的发展,我国市场监管制度尚未完善,发展市场经济思想准备不充分,所以社会上有一些生意人的不良行为习惯如虚假、不诚实、不负责、只认钱等会给中学生带来极坏的影响,使他们滋生拜金主义,实用主义,自私自利,唯利是图。另外,资本主义国家所出现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在我国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也陆续出现,社会上不断出现丑恶现象,社会缺乏诚信,各种腐败现象层出不穷,为了利益不择手段,黄赌毒黑等,再加上社会治安管理较差,中学生的安全感降低,会有部分中学生对社会主义,对执政党能力和水平产生怀疑和抵制,对国家认同感降低,这种情况会不利于对中学生开展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
(2)在我国现阶段,由于政府相关部门下达的指令学校执行力差,缺乏有效的检查和监督,另外政府对校园安全问题不够高度重视,没有大力宣传,缺乏号召力和影响力,青少年保护机制尚不健全,保护工作需要各方面协调互助,共同开展,其中部分部门监管不力,执行力度较低,效率低下,政府缺乏监督意识,这样的环境阻碍了中学生的健康成长。我国的法律体系不够完善,有些方面不能有法可依,执法主体不明确,有关部门不能做到有法必依,一旦出现事故,相关单位只顾逃脱责任,效率低下。而且,有些地方政府评价学校只认升学率,忽视了道德心理素质对中学生成长的重要影响,教育改革难以进行,应试教育普遍存在,看问题片面化,这样的环境阻碍了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下,中学生的健康成长不能得到有效保障。
(3)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人与环境相互创造,中学生是社会中的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制约决定其发展。文化环境与中学生的成长密切相关,一个有生命力、有影响力的文化环境,必然是一个开放的、充满着真善美文化心理要素的环境。对中学生成长的环境来讲,社会文化环境必须是具有强大实力的开放和真善美的环境。而我国网络监管系统不完善,执行力度较低,对低俗、色情内容的监管不力,导致情色内容、不正当交往内容、侵犯别人隐私随处可见。
(4)社区是人群生活的共同体,中学生在社会中除了学校之外,社区是他们接触最多的地点。中学生的生活点滴、学习锻炼、休闲娱乐几乎都是在社区里进行的,所以社区环境对中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社区管理人员对打架斗殴监管不力、对黑网吧黑书店不严厉打击,从根本上说就是社区监管体制不健全,相关人员不负责,导致社区风气混乱不堪,影响中学生的身心健康。
(5)家庭是基本的社会生活组织形式,是最基础的教育,是中学生品德教育的起点。家长是中学生的最初教育者,也是最好的教师。所以家庭教育对中学生的成长有着极大且深远的影响。新世纪以来,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我国的中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都是家庭的中心,这样的家庭结构会使家长过分溺爱小孩,听之任之,容易使他们不会懂得爱人,只会心安理得地接受整个家庭的关怀,不利于形成良好的品格。且不和睦的家庭关系也会影响中学生的健康成长。
本文运用了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学、心理学观点认真分析了社会环境特点及中学生思想现状,研究了社会环境对中学生健康成长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并且研究产生此影响的深层原因,目的在于促进中学生健康成长,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优秀接班人。只有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为中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培养社会主义新青年。
[参考文献]
[1] 张志龄.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D].中北大学,2015.
[2] 张富海.富源县社会环境对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4.
[3] 桑霞,闫飞云.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研究[J].学周刊,2016(02).
[4] 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00.
[5] 王桂兰.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4(07).
[6] 张尧星.网络对中学生思想道德的负面影响及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
[7] 周娟.当前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12.
[8] 于扬.试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J].商界论坛_前沿探索,2013(03).
[9] 陈娟.论社会环境与青少年健康发展——以和县为例[D].安徽大学,2014.
[10] 曹秀梅.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体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