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子惠
[摘要]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但其融资难问题制约着企业的快速发展,如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受到关注。在分析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现状及融资渠道选择的基础上,提出企业自身、金融体系及政府三方面增进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建议。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潜在风险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中小企业要能够正常经营,必须要有充足的资金做保障,一旦资金链中断,企业的生产必将受到影响。企业需要通过融资来维持经营,扩大生产,但在融资的过程中,无论选择哪一种融资渠道,都要引起企业负债,面临一定的风险,而中小企业由于规模都较小,承受风险的能力也较弱,因此中小企业必须要正确认识各种融资渠道所产生的风险。
1 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选择及潜在风险问题研究
1.1 内部融资所产生的风险
内源融资是指企业通过自身的经营积累下来的,或是通过内部集资,这种融资方式不用承担借款费用,是许多创业初期的中小企业首先考虑的方式。但中小企业的自我积累比较缓慢,无法适应其生产扩张的需要,而且会造成双重征税的问题,税负问题导致企业沉重的财务负担。如果是向职工集资或关系人借贷,所支付的利息通常都会比同期的贷款利率高,这也会极大的阻碍企业的快速发展。
1.2 外源融资所产生的风险
随着企业生产不断壮大,只依赖内部融资是无法支撑企业巨大的资金需求的,所以许多中小企业不得不选择向银行贷款,银行贷款所需支付的成本相比其他方式来说比较少。但是,由于中小企业对融资的时间要求比较苛刻,由于没有稳定的市场,中小企业要想抓住市场机遇就必须尽快筹集到资金,但商业银行贷款手续繁杂,工作量大,无法满足中小企业紧迫的资金需求,从而面临失去市场机遇的风险,阻碍了企业的发展。
2 中小企业融资风险产生的因素分析
2.1 中小企业存在经营风险
企业融资所要支付的利息费用来自于其经营利润,而企业的经营利润又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是紧密相联的,因此企业的经营管理是否完善影响着经营收益,从而影响企业是否能到期还本付息。此外,如果企业出现经营不善的情况,就会向市场传递一种不良信号,影响企业的信誉,而中小企业的经营规模较小,能力较弱,生产经营不够稳定,一旦企业经营不善,就会丧失偿债能力,会导致无法按期支付债务本息,使其信誉降低,资金链中断,无法再次顺利筹集到资金,造成资金短缺,生产经营受到影响,严重时会面临破产的局面。
2.2 中小企业债务比例不合理
债务比例是指企业的各种债务所占的比例。企业的利息费用是由企业的债务规模所决定的,企业的利息费用过高会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一旦企业经营受损,就无法偿付巨大的債务费用,也就无法继续生产经营下去。影响企业债务比例的因素主要是长期债务融资与短期债务融资。中小企业融资通常都是短期借款,而短期借款与长期贷款相比,利率的变动较大。如果企业将短期借款用于长期项目的投资,承受巨大的还款压力,会出现无法及时筹集到足够的资金偿还短期借款的财务风险。如果企业选择长期借款融资,虽然借款利息在长时间内不会改变,但这种方式获取资金的速度较慢,而且资金的成本也很高,并且常常会附带一些限制要求。
2.3 中小企业缺乏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
一是在中小企业中产权不清晰。在我国,许多民营企业的所有者同时也是企业的管理者,导致他们缺乏法人意识,一味追求自身的利益最大化,缺乏经营的独立性。二是许多中小企业并没有设立专门的会计岗位,即使有会计岗位的,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常常也未能达标。三是缺乏内部监督管理。在许多中小企业,由于领导层的指使,会计人员的工作常常缺乏独立性,会计的监督职能无法正常进行。四是中小企业的管理体系不完善,缺乏有效的牵制等基本制度。公司内部的各个机构就无法形成有效的制衡机制,各部门无法起到互相监督的作用,出现财务信息不真实、假账本、恶意偷税等现象,从而对企业的形象造成损害。
2.4 中小企业获取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即指在市场中,一方掌握另一方不知道的信息。在中小企业与银行之间,这种现象比较明显。由于中小企业制度不够完善,无法像大企业一样做到信息的及时更新,一些关键的信息存在内部化与不透明的现象,导致银行等金融机构很难得到真实有效的信息,并且由于中小企业的经营历史较短,信誉程度不高,因此银行等金融机构要向中小企业贷款必须要事先投入大量的精力来进行长期、细致的了解,确保信息的真实性,提高了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信息的投资成本,因此,中小企业无法轻易获取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给中小企业融资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
3 改善中小企业选择融资渠道的对策建议
3.1 加强中小企业自身建设,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中小企业应当加强自身管理建设,优化内部管理水平,努力提高管理者的素质,强化信用意识,以提高企业的信用度。因为企业经营管理者的信用度与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是紧密相连的,没有良好的资信质量,企业就没有长远的经营。如果企业只为了图一时利益,不按时支付贷款利息,逃避债务,就会导致企业的信誉严重受损,也就无法得到长期的资金支持,最终自食其果,因此企业必须保持良好的信誉形象。企业要想提高信用水平,就必须按期偿还利息,与贷款机构建立良好的融资关系,规范自身的财务管理制度,提高信息的透明度,防止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出现,以保证银行能够准确评估企业的资产价值,为融资创造良好的条件。
3.2 提高中小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增强竞争能力
中小企业规模较小,产值也较低,与大企业相比,它们在市场竞争中的能力也较弱,所以银行等金融机构在选择贷款对象时,往往会优先考虑大企业。由于中小企业经营规模较小,因此还款能力也较低,面对融资风险的抵抗力也较小。所以中小企业必须要加强经营管理,不断转变发展方向,扩张产业规模,提高企业生产的科技水平,加强企业自身的竞争能力,从而增加经营效益,增强自身的还款能力。
3.3 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方式
不同的中小企业涉及的产业不同,在不同的发展时期也会有不一样的特点,所以,企业应该将自身的实际状况与国家政策、金融市场的变化结合考虑,合理运用各种融资方式,合理调整融资渠道的选择,使融资渠道尽量多元化。目前,针对融资狭窄的境况,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出现了融资租赁、吸收创业投资、保险公司融资、应收账款抵押融资等方式,企业可以充分运用这些融资渠道的优势,创新融资方式,寻找适合自身状况的融资渠道。积极尝试不同融资渠道,不仅可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不畅的境况,还可以分散融资风险。
3.4 金融机构建立适用的信用评估体系
信用在市场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促进资金融通,调剂资金余缺,优化资源配置,但它也同时存在一定的风险。在中小企业与金融机构获取信息不一致的情况下,中小企业很难获得金融机构的信赖,无法顺利取得贷款,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完善、科学的中小企业信用评估体系,加强诚信建设,修改现有的信用评级方法,建立与中小企业实际情况相适应的信用评价制度。在这个信用评级体系中,要广泛搜集中小企业的经营效益、发展前景、资信度等信息,要更多加入与企业信用高度相关的信息,如信贷信息、财务报表信息等,改善信息不对称的状况,促使金融机构增强对中小企业的信赖。
3.5 建立多层次的融资体系
建立专门的中小企业银行,为中小企业提供多方位的服务和比较宽松的贷款政策,例如对需要帮助的企业提供贴息和低息贷款,减轻中小企业的融资压力,帮助那些有发展潜力但没有足够资金的中小企业能够正常运转。此外,还应建立一些地方性的中小金融机构,由于地方性金融机构对本地的经济情况比较熟知,所以就能对本地的中小企业提供更好更高效的帮助。
3.6 政府应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
一个企业要想有一个持续良好的发展,就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一是为中小企业制定优惠的财税政策。二是对各种形式繁杂的收费项目进行清理,将收费项目的标准设立在合理的范围内,减轻中小企业的费用负担。三是對进行技术创新的中小企业实施一定的补助和贷款利息优惠政策,建立专门的政府资金辅助项目,鼓励中小企业进行科技创新,转变产业发展方式,提高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申海霞,隋静.互联网众筹科技型中小企业未来融资之选[EB/OL].中国贸易金融网,2015.
[2] 王迪,常宇.浅谈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及破解之路[J].商业经济,2013(05):66-67.
[3] 工丽.中小企业合理融资规模的研究[J].中国商贸,2013(08):105-106.
[4] 张强,杨宜.中小企业融资方式以及风险控制探讨[J].商场现代化,2014(30):249.
[5] 冯雪.中小企业融资方式选择与融资风险规避探索[J].中国集体经济,2015(25).
[6] 丁晓莉.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与对策分析[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3
[7] 邵永同.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创新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4
[8] 雷敏.浅析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以及融资策略[J]财经界,2013(4):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