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

2018-05-14 17:05冯萌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年20期
关键词:社会责任感创新创业教育新时代

冯萌

[摘 要]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的当代大学生们要具备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本文通过分析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现状,讨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关系,重点剖析如何通过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拓展途径来促进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

[关键词]新时代;社会责任感;创新创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站在新时代的起跑线上,作为新时代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肩负着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中提出要“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可见,提升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已成为当前高校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和时代任务。

1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现状

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大学生在社会活动中主动承担相应社会责任、履行社会义务的自律意识和人格素质。新时代大学生能否树立社会责任感,切实履行身为公民的社会责任,关系到个人理想信念的实践,更与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息息相关。当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主流趋势是积极正面的,但由于国际环境、社会发展、家庭教育等多方面综合因素影响,使得目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淡化倾向显著,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在价值取向方面,重个人利益,轻社会利益

当代社会,由于受到国际社会多元价值观的冲击,部分大学生将个人主义、利己主义作为自身价值追求的基本原则,忽视了本该重视的社会责任担当,无法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从长远来看会对个人、社会产生诸多负面影响。

1.2 在思想观念方面,重实用主义,轻理想愿景

社会转型带来市场經济体制的改变,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巨大影响。其中主流影响是积极正面的,但市场经济的负面作用也使得部分大学生沉浸在物质化、实用化的个人追求中,忽视了本该承载理想信念的社会责任感。

1.3 在目标追求方面,重功利主义,轻社会责任

大学阶段目标的确立是制定人生目标的重要基础和铺垫。而部分大学生的目标缺少远大的社会抱负,仅停留在追求创造个人财富,没有上升到以社会责任为己任来开创事业的高度,从而滋长享乐主义和功利主义。

因此,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刻不容缓,要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工作作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前提和客观要求。

2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关系

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具有新时代的鲜明特征,其中根植于创新的驱动发展战略逐渐成为当前社会经济前行的新动力。与此同时,以创新为引擎的发展模式必然对社会责任感的要求愈加强烈,同时也会极大影响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理念和模式。只有将社会责任感扎根时代、融入时代,以创新创业教育作为社会责任感培育的拓展途径,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国家人才发展战略。

2.1 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社会责任感的有效载体

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基本指导思想,创新创业教育在社会责任培育过程中,表达了一种顺应时代精神、适应时代发展,呼应时代要求的创新理念。在创新创业过程中,大学生逐渐形成勤劳勇敢、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也正是这种价值观的引领使得大学生逐渐形成敢于担当、反哺社会的社会责任感。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社会责任感培养,承载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目标,既能够最大限度发挥育人功能,又能培养学生开拓创新、勇于进取的精神理念。

2.2 创新创业教育提升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实效性

首先,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有大量实践和体验性活动,在实践性的活动中能够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从而提高社会责任感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其次,创新创业教育与国家重大关切相契合。创新创业教育以国家“以创促就”发展需要为前提,为扩大就业,解决民生问题提供了不竭动力。最后,在实施“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过程中,创新创业教育可顺应时代发展和建设需要,为社会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人才驱动。

2.3 创新创业教育完善了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过程

创新创业教育能有效传承和完善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过程。主要体现在目标、方法和内容三个具体方面。首先,在目标层面上,创新创业教育和社会责任感都以实现个人自由和全面发展为己任,与时俱进服务于社会和国家需要。在方法层面,二者都强调通过宣传激励、榜样示范等方法强化教育效果,而创新创业教育则在此基础上拓展了实践体验,重视理论与实践联系与互动。在内容层面,创新创业教育更注重大学生的现实需求和利益,将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内容拓展到学业生涯规划和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

3 以创新创业教育拓展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策略

3.1 立足传统文化精髓,端正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价值取向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承载着中华文化优良传统的基因,求真务实精神、开放兼容意识以及勤劳勇敢的特征,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创新创业者。在创新创业过程中,他们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勇于追求新知,积极进取;乐于不懈奋斗,开拓创新;敢于直面困难,迎接挑战;善于探索发现,完善自我。这些特点体现出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创新精神的深厚底蕴。创新创业精神的最高境界就是把大学生的个性发展方向、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这也是创新创业综合素质的凝练。这种精神蕴含着创新、进取、冒险、合作、务实、执着、诚信和服务等内容。因此,大学生应该充分吸收传统文化精髓,充分理解创新创业对推动个人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充分塑造个人魅力,挖掘个人潜力,实现个人的价值;有效整合人才资源与科技资源,将新思路、新科技、新创造、新发明等有机转化为现实的产品,为社会发展作出新贡献

3.2 改革完善创新创业教育,端正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思想观念

端正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思想观念和目标追求,一是体现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重视方式方法的传授。学生在学习创新创业理论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同步树立创新发展的观念和意识,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创新综合能力和素质。二是要转变相关课程指导教师的实用主义思想,创新创业教育切忌纸上谈兵和理论空谈,应将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创业实践和实习机会,学生们能够在体验过程中把现实社会的实际要求逐渐与自己的理性认识相结合,在实践中锻炼本领,在实践中增长才干,继而自然而然产生积极肯定的社会责任感。三是要转变社会评价标准,摒弃传统的以经济利益结果为指向的创新创业成功与否的单一评价标准,逐渐转变为引导学生主动尋求职业目标,积极规划职业生涯的多元化价值评价体系。

3.3 注重实践示范引领创新创业教育,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实践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鼓励青年在实践中成长、在基层成才,他曾在多个场合,勉励大学生们扎根基层,在实践中学习本领、增长才干。他强调“本领不是天生的,是要通过学习和实践来获得的”。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习近平总书记为新时代大学生们的成长成才标明了实践的具体航向,同青年座谈、给青年回信、寄语青年等都体现了他重视培养青年实践观的理念与思路。

从社会责任感的本质特征来看,实践是个体获得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大学生们走出校园、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塑造人格、锻炼品质、增长才能、奉献社会的重要路径。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着重实践探索引领,完善实践探索过程,重视实践探索效果,利用参观学习、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和科技服务等丰富多彩的实践形式充实创新创业实践内涵,在实践过程中培养大学生们严谨做人、踏实做事的工作作风;端正他们乐于创新、勇于创新的实践观念;增强他们甘于奉献、不畏困难的社会责任意识,从而提升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参考文献]

[1] 陈树文,林柏成.新时代做好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工作的四个维度——以习近平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论为指导[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8(02).

[2] 王占仁.创新创业教育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J].高校辅导员,2018(02).

[3]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社会责任感创新创业教育新时代
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及问题对策
基于大众文化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途径研究
浅谈化学教学中德育思想的渗透
建筑师的社会责任感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影响因素及路径探索
新常态下系列化、规范化、创新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