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永辉 赵圣楠
[摘 要]发挥高校各部门协同联动的教育作用,加强家校结合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力度,丰富“校园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建设平台以及实践路径,最终实现和谐校园建设,培养大学生树立文明理性的消费观。
[关键词]“校园贷”;风险防范;教育引导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1 充分发挥高校各部门协同联动的教育作用
1.1 加强课堂主阵地中的法律、金融和网络安全知识教育和普及
课堂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高校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目前,大多数大学生的网络金融知识相对缺乏,对网络金融的性质、种类、差异等内容一知半解,更不用说了解金融参与各方应该承担的权利和义务。“校园贷”虽然可以及时满足学生对资金的需求,但是大多数学生只认识到它流程快、门槛低、免抵押等方便之处,对其高利率、隐性收费以及逾期无法按时还款的后果根本一无所知,因此,高校教务部门要积极开设法律实务、金融学、投资学、经济法、网络安全学等相关公共选修课,将财商教育纳入大学通识教育。
1.2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引导
“校园贷”现象在我国高校的泛滥,消费主义思潮的侵蚀难逃其咎。消费主义作为西方的一种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对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严重冲击和挑战。消费主义作为一种被资本逻辑异化的意识形态,极度宣扬“追求无节制的消费和享乐是人生最大的意义和幸福”的“商品拜物教”思想,对大学生产生很多不良影响,尤其是大学生消费中存在的物质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虚无主义等价值观更加助长了“校园贷”的泛滥。因此,高校学团、武装部、心理咨询中心等部门要大力加强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引导,尤其要从新生入学教育和军训期间开展教育和引导,开展心理疏导,破解消费主义的价值诱惑,拒斥消费主义的话语侵害,推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力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后继有人。
1.3 突出勤俭节约、自立自强引导
传统的节俭观,重在珍惜劳动创造的财富,新世纪的节俭观不仅要珍惜劳动创造的财富,反对财富浪费,还要懂得合理消费,注重积累。大学生应该珍惜青春时光,把主要精力放在提高学业和自身素质上,不跟风消费、不过度消费,自觉远离不良“校园贷”陷阱;同时要懂得通过自身的努力拼搏获取的物质财富才是最珍贵的道理,自觉把自立自强作为成长成才的原动力。后勤处要在食堂廣泛宣传勤俭节约、光盘行动;资助中心要关注困难学生,提供更多勤工助学岗位,奖助学金多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倾斜;就业创业指导中心要引导毕业生理性创业,慎重获取创业贷款,远离高利贷等不良“校园贷”。
2 加强家校结合的日常思想政治工作力度
2.1 建立“学校一家庭”联合预警机制
不少大学生都会瞒着父母、学校教师和其他学生参与“校园贷”。等到借贷的事情被他人知道后,很多学生已经逾期无法还贷,背上了沉重的还贷负担。比如2016年轰动社会的“校园贷”事件,河南一所高校的一名学生用自己和其他学生的身份证,从不同的校园金融平台获得无抵押信用贷款高达数十万元,最终无力偿还。假如学校或者家庭能提前知道学生借贷的消息,这些不良后果就完全可以得到避免。因此,我们需要建立“学校—家庭”联合预警机制。
2.2 深入学生课堂、学生宿舍,密切关注学生思想动向
高校在宣传教育的同时,也应辅之一定的具体措施,防止不良网贷渗入校园中,双管齐下,为学生营造一个安全的校园环境。 一是要密切关注校内网络借贷业务的拓展情况,经常深入学生课堂通过任课教师或者周围同学关注重点对象,深入宿舍了解重点同学日常生活和消费情况。二是禁止在校学生从事信贷校园代理兼职,辅导员要加强监督,鼓励匿名举报不良借贷宣传、推广行为,一经发现应给予处分。三是密切关注学生思想动态,按期开展调研排查预警活动。
2.3 建立“校园贷”信息员队伍,及时跟踪干预学生不良贷款行为
高校辅导员牵头成立“校园贷”信息员队伍,由班委干部、党员同志等组成,点对点地监测跟踪每一位学生的日常生活及消费状况,按时反馈、形成记录。用心观察、实地观测,走进学生的日常生活,抓住苗头、及时引导。各院系成立不良消费预警机制,讨论制定合理的预警方案,通过评估校园不良网络借贷潜在的风险,及时以短信、微信、电话、校园广播等形式向学生发布预警信息。
3 丰富“校园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建设平台
3.1 利用校报、校园网站、辅导员个人工作自媒体平台
一些不良“校园贷”在校园内大量发生下线,通过网络和其他各种渠道和形式,无孔不入地宣传诱惑大学生上当受骗,让人防不胜防。因此高校也要及时抢占宣传阵地,在校报设置“校园贷”访谈专栏,邀请曾经被骗同学现身说法;校园网站要定期发布全国各地“校园贷”典型案例,并发布预警信息;辅导员要利用个人微博、微信公众号,在互联网上与同学生进行互动,运用通俗易懂的网络语言,畅谈“校园贷”危害,增强教育的吸引力和时效性,形成机制和完善的传播平台。
3.2 嵌入学生会、宿委会、伙委会、社团等学生自管组织活动平台
通过学生社团、学生会、宿委会、伙委会等学生自治组织,加强学生之间的信息沟通和相互关注,在学生群体中普遍进行生活作风教育,引导学生群体的正常氛围。通过学生组织的相应的职能部门,加强学生的自我监督和自律意识。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及早发现问题倾向,在学生组织的相应权限范围内进行疏导和排解,将学生的问题苗头及时通过组织的关怀和引导予以消除。
[参考文献]
[1] 谢平.网络借贷与征信[M].中国金融出版社,2017.
[2] 杨才勇.互联网消费金融模式与实践[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