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开放共享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2018-05-14 08:55田飒王刚李曲黎帆王璐
成都工业学院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开放共享文献资源高校图书馆

田飒 王刚 李曲 黎帆 王璐

摘要:为了适应国家“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的要求,提高民族素质,推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高校图书馆要创造条件为个人、政府、企事业单位等社会读者提供文献信息服务。以成都工业学院图书馆为例,以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开放共享的内涵与模式为切入点,论证了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开放共享的必要性,开展了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开放共享的研究与实践,制订了相应的制度,搭建了文献资源开放共享的平台,建立起文献资源开放共享的协作机制,聚集了一定数量的社会读者并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取得阶段性的研究应用成果。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开放共享

中图分类号:G252.3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5383(2018)01-0112-05

1 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开放共享的内涵与模式

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开放共享是指:高校图书馆以学校师生读者为服务主体,在文献资源满足校内读者教学、学习、科研等信息需求的前提下,创造条件面向社会读者开放,提供文献信息服务,从而满足除学校师生群体以外的社会读者的信息需求。

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开放共享模式包括三个层面。一是面向社会读者开放高校图书馆的物理空间。通过身份登记,允许校外读者到高校图书馆阅览,查询,学习。这是基础的文献资源开放共享模式;二是面向社会读者开放高校图书馆的资源空间。通过办理借阅证,允许校外读者到高校图书馆借阅纸本图书,访问数字文献资源。这是更进一层的文献资源开放共享;三是面向社会读者开放高校图书馆的咨询空间。高校图书馆根据各自的馆藏特色、设备条件、人才优势,为社区读者提供个性化的、可定制的信息咨询服务。这是更高层次的依托于知识服务的文献资源开放共享模式,即进行知识管理和数据挖掘,为个人、政府或企事业单位提供可靠的技术信息和情报资讯。

2015年12月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第四条规定:高校图书馆承担的任务包括“积极参与各种资源共建共享,发挥信息资源优势和专业服务优势,为社会服务。”服务模式逐渐从单一搭建开放共享文献资源服务平台,转化为更加灵活开放面向社会的服务机制。如:一些高校图书馆联合本地区公共图书馆共建共享文献资源,或是与政府、企业合作根据需要共同建设咨询服务体系等,新的机制有利于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开放共享模式与社会发展相契合。《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在第五章文献信息资源建设部分还提出:“图书馆应积极参与国内外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馆际协作,实现资源共建共享。”在这样的制度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应借助互联网平台,加大国际国内文献资源开放共享的交流合作力度,丰富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的内容,拓展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国际交流合作的视野和空间。

2 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开放共享的必要性

2.1 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是提升民族素质的重要途径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确定了中国将建成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基础是构建学习型社会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是创建学习型社会的必由之路,以此推动全社会的文化自觉和创新意识、创新人才的培养。因此,创新型人才对知识、信息的需求是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开放共享的原动力。

全民阅读水平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国家软实力的具体体现,影响到一个民族的基本素质、创造能力和发展潜力。“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已成为党和国家的战略部署,但公共阅读的服务设施还很薄弱,迫切需要面向大众加强公共阅读设施建设,强化阅读指导,细化阅读服务,形成科学合理、覆盖面广、便利高效的公共阅读服务体系。

赋予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开放共享的社会服务职能正好可以补充全民阅读的公共服务条件的不足,并借助高校图书馆的专业技术力量,开展阅读推广服务,共享丰富的文献资源,并有针对性地面向社会读者开展信息咨询和学科服务。

2.2 可加快馆藏知识向生产力转化,为经济建设提供知识信息服务

印度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在1931年提出的“图书馆学五定律”认为:图书馆藏书的根本目的在于利用和发挥效益。高校图书馆的文献收藏,不论是资源总量,还是学科类别都是多数公共图书馆不能企及的,但高校图书馆的馆藏利用率仅30%左右,局限于校内读者的封闭式服务是造成馆藏利用率较低的原因之一。文献资源的使用价值在于传递与交流,知识只有经过加工、利用和传递才能实现增值。因此,高校图书馆应该主动创造条件实现文献资源开放共享,扩大服务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提高馆藏文献资源的利用率,促进知识信息资源向生产力的转化,进而创造社会效益,促进社会发展。

发达国家的图书馆信息服务是与整体的经济实体产业相伴成长。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对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还处于较低水平,但随着信息化发展,高等学校正以学科优势、人才优势、资源优势与经济社会在更高层次、更广泛领域对接,主动融入经济建设主战场,根据需要深度开发文献信息资源,对知识和信息进行整合加工,充分释放知识能量,成为政府、企事业单位决策的顾问参谋,为经济建设提供知识信息服务。

2.3 文献资源开放共享是高校图书馆自身发展的需要

教育部2015年12月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第三十七条规定:“图书馆应在保证校内服务和正常工作秩序的前提下,发挥资源和专业服务的优势,开展面向社会用户的服务。”这为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开放共享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2017年11月颁布的《公共图书馆法》第四十八条明确指出:“国家支持公共图书馆加强与学校图书馆、科研机构图书馆以及其他类型图书馆的交流与合作,开展联合服务。国家支持学校图书馆、科研机构图书馆以及其他类型图书馆向社会公众开放。”从法律层面加快了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开放共享的步伐。

文献资源开放共享是实现高校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步入信息时代的高校图书馆,其服务形式与功能要定位于文献信息传播,才能适应多元化的信息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专门的社會信息服务行业(数据商)以其反应快速、贴近实际、营销有力的特点聚集了大量的资源;在数据服务产业链快速成型过程中,高校图书馆在信息挖掘方面的优势逐渐削弱,一些高校图书馆的信息开发功能逐渐转化为信息储藏功能。只有参与社会竞争才能提升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能力,才能更好地体现社会价值,发挥高校图书馆的作用,在信息时代进入新常态,迈向新阶段。

3 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开放共享的制度建设

高校图书馆要创造条件面向社会读者开放,提供文献信息服务,满足社会读者的信息需求,需要进行相应的制度建设 。以成都工业学院图书馆开展文献资源开放共享实践为例:首先建立了文献资源开放共享服务的制度。经过广泛调研,结合学校图书馆的实际,订立了一系列文献资源开放共享服务的制度,如:《成都工业学院面向社会开放的管理办法》《社会读者办证须知》《社会读者借阅须知》《图书赔偿办法》《成都工业学院图书馆校外读者(校友)数字文献资源使用办法》,这些制度的建立,明确了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的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规定了服务流程,也界定了社会读者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责任。是学校图书馆开展文献资源开放共享服务的制度依据和规范路径。这些制度都通过网络在图书馆主页上公示,并在图书馆大厅的显著位置公布。

为了使数字文献资源更好地满足社会读者的需求,依据制定的《校外读者(校友)数字文献资源使用办法》,设计了相应的开通远程访问数字文献资源的流程。校外读者按照该流程,填写申请表,并提交个人身份证明及证件照等资料,由图书馆工作人员对申报信息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工作人员为该用户建立一个远程访问的账号,凭借这个帐号,即可远程访问图书馆的数字文献资源。图书馆工作人员把所有社会读者的账号集中在一个管理组,方便管理及统计。保证图书馆文献资源开放共享在制度规范下有序运行。

4 搭建图书馆文献资源开放共享平台

搭建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开放共享平台是课题研究的重点,是实现开放共享服务的技术路径。在高校图书馆开放共享服务过程中,除了面向社会读者开放高校图书馆的物理空间之外,还要努力创造条件开放资源空间,其中数字文献资源是面向社会开放共享极其重要的一部分。

数字化的文献资源有很多优点,随着通讯技术、智能设备的快速发展,技术上可以保证社会读者在任何时间和地点使用高校图书馆的数字文献资源进行学习研究。

但是,数字资源服务商为了保证商业利益,防止这些资源被授权范围外的用户滥用,通常对这些资源采用限制IP的方式进行权限控制,即校园网外的用户不能下载全文甚至无法访问。

为了实现数字文献资源便捷有序地面向社会读者开放,推动数字资源走出象牙塔,在尊重知识产权的前提下,高校图书馆需要采用技术手段让这些数字资源服务社会,提高它们的社会效益。图书馆通常可以采用种技术手段来实现数字资源的校外访问,即VPN方式、 URL 重写方式和代理服务器方式。一是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虚拟专用网络)技术采用加密连接的方式。将用户接入校园网内,从而实现校外用户对需要IP授权的资源的访问。VPN可以使用多种协议来实现,常见的有IPSec VPN 和 SSL VPN两种。二是URL重写方式。可根据事先设置的特定的策略,将需要访问的数字资源URL映射转换为代理服务器的“虚拟URL”或端口,从而实现用户访问的内容自动转向到代理服务器,用户的WEB访问请求由远程访问服务器代为执行,并将结果返回用户浏览器。这种方式不需要在客户端安装软件,在用户端的浏览器内就可以完成身份验证、资源访问等操作,其中的具体访问实现技术对用户来说是透明的,不需要修改用户端的系统设置,因此对用户更友好,并且可以跨平台使用。三是代理服务器的方式。用户通常需要下载客户端软件,客户端运行后进行身份验证,验证通过后,客户端软件就能自动对用户端的浏览器进行代理服务器的配置,从而实现对数字资源的代理方式访问。这三种方式各有,不论采用哪种方式来实现校外用户的访问,都需要对用户进行认证和授权,确认用户的合法身份,一旦用户通过认证获得授权,就可以访问图书馆的文献资源,进行在线的书目查询与检索、浏览或下载图书书目信息、下载文献资料等。常用的身份认证方式有口令认证、USB key认证、IC卡认证、生物特征认证、数字证书认证等多种方式。目前高校图书馆远程访问系统一般使用口令进行认证,部分对安全要求较高的高校图书馆使用USB key方式进行认证。通过查询部分高校图书馆的网站说明发现,在数字文献资源面向社会读者开放的方式上,一部分高校图书馆由工作人员设置访问账号,直接分发给社会读者使用;一部分高校图书馆要求社会读者提出申请。在费用支付问题上,由于运行和管理成本等因素,一些高校需要用户付费才能开通数字文献资源的访问;但更多的学校重视数字文献资源的推广与服务,只要审核通过了校外读者的申请就可免费使用数字资源,既满足了读者的信息需求,又提高了数字资源的利用率。

高校图书馆在推进数字文献资源开放共享的同时,还要通过管理制度和技术手段,加强用户和系统的安全管理。一些高校在用户使用远程访问系统时,安装了动态密码认证系统,防止账号密码外泄、账号盗用等情况的发生;某些远程访问系统具备检测功能并设置访问流量上限,系统可以监测某个用户或某个数字文献资源的数据流量,一旦出现异常情况,系统会立即限制该用户的访问或取消该用户的权限。同时我们在远程访问服务器上建立和完善防火墙功能,从而使系统在运行过程中能对网络访问进行检测和控制,防范黑客攻击和病毒感染,保证社会读者远程访问高校图书馆数字文献资源的安全性。

5 建立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开放共享的协作机制

为了搭建更加丰富的资源平台推进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开放共享,我们建立了校地合作、校企合作、校校合作的协作机制。

5.1 签订校地合作协议

2015年4月,学校与郫都区(原郫县)文旅体广新局簽订了《郫县图书馆与成都工业学院图书馆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合作协议》。在协议框架内校地之间开展了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的合作,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文献资源服务平台,逐步建立资源更加丰富,访问和学习更加便捷,受益面更加广泛的开放式文献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同时,还为学生提供了社会实践条件,支持学生开展社团和志愿服务活动。

5.2 签订校企合作协议

2016年5月,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和成都工业学院图书馆签署了合作共建框架协议。通过校企合作,推动了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和教材体系建设,并发挥企业的特点和优势,设置学生参与管理与服务的岗位开展实习实训,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5.3 签订校校合作协议

2016年6月,西南交通大学图书馆与成都工业学院图书馆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合作协议明确了两校图书馆将以先进技术为支撑,以科学管理为手段,通过不断改善基础设施和网络环境,加强馆藏信息资源的交流和互通,为广大读者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

一系列校地企合作协议的签订,夯实了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开放共享的基础,拓宽了社会化服务的路径和方式。加强了不同类型图书馆之间的协作,推进了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联合参考咨询等开放共享协作机制的建立。

6 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开放共享的应用性成果

通过开展文献资源开放共享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聚集了社会读者并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2014年11月,图书馆成为四川省教育厅首批面向社会开放的11所高校图书馆之一,《成都晚报》《新华网》等多家媒体进行了宣传报道,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共享的影响力不断增强,社会读者群体不断扩大。据不完全统计,从2014年12月—2017年6月,校图书馆接待社会读者2 383人次,为106位社会读者办理了图书借阅证,纸质图书借还量为739册次。据统计,校外读者主要来自郫都区周边的企业,富士康、华为、中铁集团、中兴通讯等企业的职工,这部分人员占14.2%;郫都区政府的机关工作人员占6.5%;周边其他高校的学生占12.9%;社区人员占47.9%;学校的校友占18.5%。他们以在图书馆阅览、学习为主,社会读者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特征。实现了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开放共享服务于周边地方社区(郫都区与高新西区)文化生活和企事业单位生产科研需要的目标,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学校正积极启动环校园知识经济圈共建项目,通过与区域经济的对焦调适,形成校地深度协作、融合发展的社会服务格局。

7

结语

2

017年4月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了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报告显示,2016年我国成年国民各媒介综合阅读率为79.9%,较2015年上升了0.3个百分点。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68.2%,较2015年上升了4.2个百分点。全民阅读活动取得成效,为高校图书馆开展文献资源开放共享打下了现实基础。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也是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发挥文献资源、技术设备、专业人才等优势,创造条件方便社会读者获取数字文献资源,提高馆藏资源的利用率,为创新创业主体提供信息加工和知识整合服务。这是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開放共享持续研究和实践的新课题。高校图书馆要顺应社会发展新要求,破除壁垒,主动融入社会, 为社会读者创造阅读条件,让阅读设施最大程度地为公众提供便利,将高校的知识教育与社会阅读进行关联分享,在整个社会的阅读推广、知识传播、文化引领、创新创业过程中发挥高校图书馆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高翔.高校图书馆数字共享资源开发利用与服务平台建设[J].科技创新导报,2015(7):216.

[2]汪志莉,于亚秀,程煊.数据驱动下的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以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J].数字图书馆论坛,2016(8):67-72.

[3]吴丁.泛在知识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知识共建共享空间建设的思考[J].高校图书情报论坛,2014(3):16-20.

猜你喜欢
开放共享文献资源高校图书馆
高校实验教学资源整合与开放共享
基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大型仪器开放共享及绩效考核模式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
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宣传与推广
政法类大学图书馆图书配置以及对法学图书的需求
少数民族文献资源的数字化建设
探讨网络环境背景下的高校图馆文献信息资源采集分析
承德建设国家文献战略储备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