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学”:勾勒历史教学的“路线图”

2018-05-14 09:27伏军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 2018年5期
关键词:三学学法历史

伏军

摘要

“三学”是李庾南老师提出的教学主张,也是基于“自学·议论·引导”教学论而派生出的实践智慧。从数学学科走向其他学科,从“素质教育”到“核心素养”,“三学”主张沿着教学改革的足迹前行。为在历史课上落实“三学”,通过确立教学资源的“点”,理顺学法指导的“线”, 催生思维碰撞的“面”,勾勒出一张清晰的“路线图”。

关键词

三学 历史教学 路线图

“三学”即“学材再建构”“学法三结合”“学程重生成”。这是李庾南老师一贯的教学主张,是“自学·議论·引导”教学论的实践总结。在李老师长久的教学实践中,“三学”主张以融合与创新,指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引领学科教学,走向学科教育,已在当下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如何在历史教学中落实“三学”?如何在既定的教学行走方式上实现“变革”?结合“三学”的教学实践,笔者尝试着为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勾勒出一张清晰的“路线图”。

一、确立教学资源的“点”,结合学生特点描绘“知识树”

教学资源中的“点”可以是一个事件,一段历史,也可能是一个人物。“点”的取舍依据学生所求,“学材”所需。“学材”是与学习者相关的课程材料、课程资源的总称,但绝非仅仅指向单一的课本,即教材。李庾南老师认为:“教材不等于教学内容,教者应该从学生实际出发,力求学生的知识、智力、能力、情感、态度能达到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创造性地用教材,重组教学内容,决不能只是讲教材。”

历史教学本应如此。教师在课前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学情,围绕课标并基于课标,让课标的内涵与价值通过案例、实践等路径实现“学生理解”。在此理解的认知前提下,寻找相关“学材”的跨界、重组、整合,谋篇布局,提炼每节课的“教学灵魂”,在学生头脑深处勾勒出清晰的“知识树”。

例如,以岳麓版《历史》八年级上册“鸦片战争”一课为例。教师紧紧围绕“爱国”主题,让教学资源的“点”分散在这一教学“主干”四周。林则徐、虎门销烟都是“学材”中不可或缺的“点”。如何让学生有血有肉地感受到林则徐这一人物?灵魂的基点在哪?其虎门销烟的影响又如何内化为学生的自我认知,而不是被动灌输?笔者动员学生取材于网络,查找虎门销烟的相关资料,走出去参观纪念馆,请教专家,实现前期知识的“分支”储备;扩充“学材”的视野,提升“学材”的高度,为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在寻找“点”的过程中学会自主建构,在理解“点”的基础上学会自主探究,在思辨“点”的疑惑处学会合作。

这种自主建构、探究、合作的动态过程,就是知识的发现、积累、理解、运用的过程,就好像为树的“主干”增添枝叶,输入“血液”,促其鲜活。在学生的脑海深处,知识逐渐“内化”,知识的“叶”“ 枝”“ 干”渐渐成形,产生关联,形成“知识树”。

二、理顺学法指导的“线”,依托认知规律规划“导游图”

“学法三结合”就是坚持运用个人学习、小组学习、全班学习的“三结合”教学形式。这种教学形式是李庾南老师坚守几十年的实践成果,是学生主体地位得以充分发挥的重要一环。

这一环在历史教学中至关重要。历史教学中“学法”三结合,实现从个体思考走向整体思维,从“独学”指向“群学”,从“孤立”派生“联合”,从“孤军奋战”到“学习共同体”。

如何在“学法三结合”下,帮助学生理顺历史教学的“线”,为课堂认知规划“导游图”?

1. 个体学习,学生在知识的田园里“自驾游”。

“学情”是历史教学的基础,是教师开展教学的前提。在充分尊重“学情”的基础上开展个体自学,学生可以实现知识理解的最大化、知识结构的最优化。预习提纲是学生开始“自驾游”的第一站。教师在历史课前要设计好难易适中、具有思维梯度的预习提纲。学生可以依据文本、互联网、图书馆、走访等多种方式实现“个体学习”。个体学习的过程就是从知识的一个“景点”走向另一个“景点”,学生始终在“自主驾驶”,享受寻找知识田园的“兴致盎然”。知识探索的道路上,可能是“平坦大道”,也可能是“山路十八弯”,或涉“浅滩”,或遭“激流”,炼就了学生历史学习的必备能力与品质,发展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2. 小组学习,学生在思辨的乐园中“结伴互赏”。

在个体自学历史“学材”的前提下,逐步开展“小组学习”,把“学材”的困惑、疑虑,甚至奇思妙想在小组内提出,智慧分享,取长补短,内部消化。小组内有分工、有布置、有落实,确保人人参与,确保问题有思考、有讨论、有见解。学生在小组学习中可以实现智慧互享、疑难共辨,突破个人学习的局限,思维得以“结伴而行、相互欣赏”。此时的智慧融通,就是取长补短,提升自我,发展学力。学生在此过程中就像一个动态的“点”,思维跳跃、生长、碰撞,将思维处留下的“轨迹”连接,便形成了学生一节课的“思维曲线”。教师如果能够把握学生这一“思维曲线”,实行动态关注、过程管理,就能真正触及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学力就可以得到培养。

3.全班学习,学生在纯美的伊甸园中“团队共行”。

当历史教学步入佳境时,小组学习出现了不能解决的教学疑问,此时可以采取“全班学习”,实现关键问题的“团队共行”,达到“团队共赢”。既可以采取教师点拨,也可让学生进行二次思考、破解。让问题从学生中来,再到学生中去。这些问题一定是带有共性的、能够引起共鸣的疑虑,处理好共性问题就是处理好课标的“学生理解”,也就是教学中的难点、重点。突破重、难点,依赖于“全班学习”,发挥集体智慧,博采“众生之长”,每个人都在深度思考,理性表达。此时历史教学出现“山重水复疑无路”,是否会再现“柳暗花明又一村”?需要师生共赴思维的“盛宴”,探究中“破题”,合作下“解题”,彼此享受沿途美丽的风景。

三、催生思维碰撞的“面”,聚焦核心素养实现“文化圈”

李庾南老师认为,教学过程既是一个认识的理性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情感的、社会化的非理性过程。

教学过程在本质上应该是“学习过程”即“学程”。传统教学中非常注重“教”的成分,往往忽略“学”的价值。因此,李老师提出了“学程重生成”。重“教”体现的是教师本位,教师一味地讲解,全然不顾学生的感受、需求,结果是“一潭死水”;重“学”则彰显学生本位,以学定教,以学促教,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思维的过程。也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的思维才能彼此得到碰撞、生成、迸发。生成是学生思维发展的一次契机,一种自然的追问,也是学生尝试高度对话的一种表达。

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如何催生思维碰撞的“面”?如何通过这种“对话”与“表达”来聚焦核心素养实现“文化圈”?

1.课堂营造适度的“文化氛围”。

课堂文化氛围不能过于压抑。处于压抑环境下的学生,心理会带有紧张、压迫、对抗情绪,内心不敢、不想、不愿与教师交流。学生对于教师的问题思考会“收缩性”隐藏,主动性不足,效果差。教师因而得不到真实的、准确的、深度的反馈,生成极少,课堂基本处于“沉闷”状态。相反,宽松、愉悦、自主的课堂文化氛围,学生积极性高,情绪高涨,各种奇思妙想都会不由自主地产生,很容易在问题的追问中实现“深层对话”和“理性表达”。此时,学生回答往往会出乎教师所料,引发教师的“二次思考”,深度推进问题的解决。师生此时会融为一体,享受问题探究的乐趣和直面解决问题的现场感。

2.师生努力实现“文化亲和”。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这种基于理解和信任建立起来的师生关系,能产生巨大的教育“亲和力”,学生就会“爱吾师,更爱真理”。由于“亲其师,信其道”,学生自然“神会”教师的教学意图,“领会”教师的教学思想,“意会”教师的问题指向。学生思维此时接近“最近发展区”,课堂生成水到渠成。师生关系紧张、对立、模糊都不利于对话与交流,缺乏情感“连接点”,课堂则无法在“面”上出现“生成”。

3.问题切入寻求“文化基点”。

“学程”是基于问题而“存在”,又超越问题而“重生”,因此问题设计就显得至关重要。巧妙的设问可以将学生带进一个未知却又神秘的世界,让学生急于寻找突破口;如果此时问题没有“坡度”、缺少“扶手”,学生面对问题只能望而生畏、知难而退。若能巧妙地设疑、布疑,造成悬念,在问题中引爆学生思维的“可燃点”,让其在问题的探索中有所发现,形成新颖、独特的见解,掀起情感波澜,就能让学生学会并主動质疑,就能提纲挈领地对历史事件进行剖析、生成,就能悉心演绎出精彩的历史课堂。

(作者单位:江苏省宿迁市钟吾国际学校 )

猜你喜欢
三学学法历史
初中数学线上教学“三学一练一辅”模式探究
目录式问题导学法在高三化学复习中的应用
目录式问题导学法在高三化学复习中的应用
“导学—自学—助学”教学模式与《汉语修辞学》的教学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要注重培育学生“三学”素养
新历史
人物描写“三学”写作法
历史上的6月
赵学敏学法作品《沁园春·雪》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