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晟
作为典型的人文学科,语文在提升学生品格方面有着先天优势。尤其是入选语文教材的文言文作品,无不是经过历史积淀和考验的经典之作,兼具杰出艺术性和深刻思想性,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如果充分利用好这些文章,引导学生汲取古典文学丰厚的养分,那么提升学生人文品格并不是一件难事。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又该如何操作呢?笔者试以《陋室铭》的教学为例,谈谈在文言文教学中提升学生品格的一些思考与实践。
一、披文入情,感悟古人之志,培养学生人文思想
披文而后入情,通过对文辞的品味方能更准确地了解作者志趣。而这种主动探求,必然比被动接受更能让学生感悟到作者的人格魅力。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警誡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那么刘禹锡作《陋室铭》到底是何用意呢?他究竟想表达什么情感呢?第一次教授这篇文章时,我根本没有思考过这些问题,只是直接让学生去死背教参中“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利、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的结论。但是,这种概括太过笼统,几乎可以用来形容巢父、许由、庄周、陶潜等所有一心隐逸的高士,而刘禹锡的个人志趣又在何处?而且,这种直接划重点、背答案的教学方式根本不足以激起学生的追慕之情,又谈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文思想?
第二次讲授这篇文章时,我教给学生披文入情的方法。学生们仔细揣摩文章中的词句,发现诸如调素琴,阅金经,恶丝竹,厌案牍等细节确实带有隐逸之意,但这并非文章的全部。文章开篇即以“仙”“龙”自比,虽身居陋室,仍能德馨四野,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已蕴含其中。结尾一句“何陋之有”更是隐然以孔子自比,这是何等的孤高自傲?又是何等的昂扬炽热?
一方面是恬淡自适的生活情趣,一方面是积极炽热的理想抱负,这两者看似矛盾,实则统一:前者为皮,后者为骨。看似隐逸的情怀,其实是在遭遇挫折时的不以为意、泰然处之。作者心中所坚守的,仍然是修齐治平的理想。学生通过对词句的咀嚼,对难点的讨论,自主得出这样的结论,对刘禹锡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和高尚纯洁的情怀志趣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二、鼓励质疑,激发独立之思,提升学生探究能力
文言文教学除了在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外,也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善于质疑、自主探究的科学精神。文言文大多用字精简,其创作年代又很久远,因此学生在词句和主旨的理解上定然会存在障碍。
比如在披文入情时,学生们对“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一句感到疑惑:刘禹锡虽遭贬谪却不堕青云之志,自比为卧龙很是恰切;但为何又自比为杨雄呢?我顺势布置“探访杨雄其人”的课后作业,结果颇为喜人。学生们发现杨雄并不仅仅是书本注释所言的文学家,他还是韩愈心中“大纯而小疵”的“圣人之徒”,司马光心中“孟(子)与荀(子)殆不足拟”的“大儒”,甚至在儿童启蒙读物《三字经》中都将他与老庄并称。他著有《太玄》《法言》等书,继承发扬儒学思想,堪称一代大儒。学生们一方面惊讶于杨雄的杰出成就,另一方面对刘禹锡自比为杨雄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他们都渴望为国家奉献自己的才华,不甘埋没在历史尘埃之中。
随着网络的普及,大量的资料讯息都可以被轻松地搜索到。但在这些庞杂的信息中,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谬误的呢?这就需要学生有理性辨别的能力。
大量的网络资料中都记录了一个关于《陋室铭》的写作背景:刘禹锡被贬至安徽和州当刺史(或通判),和州知县见他被贬而来,便横加刁难。先是安排他住在城南门,面江而居。刘禹锡不但没有埋怨,还撰写了一副对联贴于房门:“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这个举动可气坏了知县,于是他将刘禹锡的住所由城南迁到城北,并把房屋从三间缩小到一间半。新宅临河,杨柳依依,刘禹锡触景生情,又写了一副对联:“杨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知县见他仍悠然自得,又把他的住房迁到城中,而且只给他一间仅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房子。半年时间,刘禹锡连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想想这县官实在是欺人太甚,于是便愤然提笔写下了《陋室铭》。
这段背景故事看起来趣味性十足,故事中刘禹锡的形象大体上也与我们所认为的“诗豪”相吻合。但在教学过程中,有学生提出了质疑,理由是这则故事中的对联不符合他们在《对联六则》一课中学到的对联基本要求。确实,当时我曾经说过对联必须对仗,亦即字数相等、词性相对、句法相同、平仄相拗。反观这则故事中的两副“对联”,除了字数相等外简直一无是处。尤其是两副“对联”上下联的末尾一字的平仄分别是平(帆)、仄(辩),平(边)、平(京),连最基本的仄起平收都没有做到,怎么可能出自刘禹锡之手?
被学生点醒的我感到十分汗颜。这些知识是我讲授的,但我自己却未能融会贯通。同时我也十分惊喜,充分肯定了该学生的质疑意识,并鼓励其他学生课后继续“找茬”。学生们积极性很高,第二天就开始交流新的发现。有人认为唐朝时刺史一职类似于我们现在的省长,哪怕他是被贬而来,又怎是一个知县(类似于现在的县长)敢随意刁难的?还有人说刘禹锡被贬作通判实在无稽,因为通判是宋朝才有的官职。
“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有一桶水”实在是老生常谈,但其中的道理却永远不会过时。要提升学生品格,方法途径有很多,但最根本的还是在于先提升教师品格。而提升语文教师自身品格的根本途径,其实就是要回归原点,多读多思,成为一个博学善思的读书人。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实验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