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与重塑:信息化视角下高校教师传播角色再诠释

2018-05-14 09:05李洁顾志辉
现代教育科学 2018年11期
关键词:教师角色信息化

李洁 顾志辉

[摘 要]当前,以“互联网+教育”为主要特征的信息化教育开创了一个开放共享、平等自主、极具个性化的新型教育环境,对高校教师的信息处理、信息传输、评估反馈等传播行为带来了深刻影响,进而对教师的课程设计、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价能力提出了挑战。高校教师在教育传播中的角色也应有新的内涵定位:既是信息传播的“把关者”更是“引导者”,既是“传输者”更是“激发者”,既是“管理者”更是“交流者”。

[关键词] 信息化;教学传播;教师角色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8)11-0070-04

[DOI]10.13980/j.cnki.xdjykx.2018.11.013

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的持续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教育方式。近年来,信息技术与教育领域的深度融合,对教育环境、课程教学、学习评价、教师发展及学校组织等方面产生了系统性影响。教育是一种传播现象,教学过程是一种传播过程。随着在线教育、翻转课堂、微课堂等以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为支撑的新教育模式在教学中的大量运用,以及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技术在教学评价与管理中的广泛渗透,教师作为教学传播过程中核心要素之一,其传播行为必然会受到新的教育环境的影响,传统教学传播过程中的教师角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一、信息化背景下教学传播的特征

教學作为一种有计划有目的的人与人之间传递信息的活动,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1]。信息化教育的发展使得大量的通信媒介与技术参与到教育教学活动中。网络、多媒体等现代化技术工具通过与MOOCS(慕课)、微课程等在线教育形式的结合,将教育教学空间从传统的校园、课堂迅速扩展到以互联网为主要阵地的信息化教育大环境中,带来了教学环境的变革,开启了一个开放共享、平等自主、极具个性化的传播环境。

(一)开放共享性

传统的教学环境往往表现为一所学校、一位老师、一间教室。而以“互联网+教育”为特征的新型教育环境则表现为一张网、一个移动终端、几百万学生,课程的可选择性得到拓展。这一现象显示了“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教学传播环境开放共享的重要特点。首先,教育信息资源共享。教育信息资源依托互联网,结合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实现共享,突破了传统的教师、教材和教室的壁垒,使学习空间能互联互通、共建共享,保证了资源的快速流动和广泛共享。其次,教学时空得到开放。随着网络教室、翻转课堂、移动课堂以及远程网课等课堂组织形式的兴起,“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选修任何老师或课程”的学习模式摆脱了时空束缚,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师生教与学的需求。

(二)平等自主性

传统的教学传播环境下,师生关系状态往往表现为不对称的自上而下的传授教导。而互联网教育的开放式教学环境,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教师对教育信息的垄断地位,为教学传播过程中的师生创设了一个更加平等自由的环境。在信息时代,教育信息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也让师生享有更多的选择权,受教育者的准入门槛降低。此外,在信息化教学的背景下,互联网技术的掌握与运用使学生获取更多优质教育资源的可能性大大提升。传统教育传播中的教师权威逐渐削弱,学生获得更多的话语权,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可以以更加平等的姿态参与到教学传播过程中。

(三)丰富个性化

信息化教育不仅为师生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多样化的传播渠道,开放、平等的教学环境赋予了参与者极大的自主性和互动性,同时也为师生在接受信息时最大化依据自身喜好,以易于自身理解的方式选择教育信息和传播方式提供了可能。个性化传播已然成为信息化教育环境的主要特征。此外,随着网络信息推送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大众媒体的不断普及,通过网络平台定制个性化信息服务,满足不同参与者的个性化需求,提供精准的信息服务已成为现实。大数据技术也使得依据对受教育者个性、使用偏好的分析而主动推荐其可能需要的教育服务成为可能。

二、信息化教育环境对高校教师传播行为的影响及挑战

教学是一种传播过程,是师生之间直接或间接的信息交流活动。在传统的教学传播过程中,教师的中心工作在于收集加工、呈现传输以及评估反馈教学信息,这一过程构成了教师的主要传播行为。信息化教育就其本质而言依然是教学传播活动。当前教学传播的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必然会对教师的教学传播行为带来新的影响和挑战。

(一)多元化信息获取途径对教师课程设计能力的挑战

教师对教育信息的收集处理活动贯穿于教学传播全过程,而对教育信息的采集、选择与编码是教育传播活动的第一步。在传统的教学传播活动中,学生获取教育信息资源的渠道较为单一,教师成为传统课堂的唯一信息源。然而,在当前开放共享的环境下,教育信息更多地以数字化、多媒体等形式呈现,教师收集教学信息的渠道更为多元,信息收集过程更为便利[2]。此外,教师对教育信息的编码,即加工处理,也由传统简单的口语、文字、图画所构成的符号系统发展到现在的计算机信息传递系统。比如视频、在线交互系统等。开放共享的信息环境拓宽了教师收集教学信息的渠道,也为教师加工处理教学信息提供了便利。与此同时,开放共享的教育信息对教师的课程设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教师甄选信息的难度增大。信息化教育背景下,伴随着教育资源的开放性,信息的同质性、虚假性问题也如影随形,教师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对信息资源进行分析判断,确保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其次,教师的课程设计能力亟待提升。随着互联网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传统课堂上教师一支笔、一本教材的授课方式已远远不能满足课程组织需要。计算机、多媒体、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处理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使用,使得现代教学在依托网络设备、通信设备等硬件资源的基础上,对教师的信息整合能力和教学课程综合设计能力提出了更多挑战。

(二)交互式信息传输方式对教师课程实施能力的挑战

教育信息的发送传输是教学传播活动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传统教育传播活动中,师生之间的教育传播过程体现为单向线性的“人—人”交互模式,教师掌控着教育传播的内容与节奏。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信息传递的有效工具层出不穷,时效性大大提升,师生间的教学传播出现了各种更为便捷有效的新型方式,将传统的师生“人—人”的交互方式升级为“人—新媒介—人”和“人—新媒介”的新交互方式。信息时代的教育传播已经突破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传播中心、学生被动接受信息的单一模式,呈现出学生主体、教师主导,传受双方平等参与的交互式教育传播模式。

这种交互式的教育传播方式促使信息化时代的课程实施由传统的忠实取向转向相互调适和创生。当前,课程目标、内容、方法以及组织形式不断变革,促使教师适时更新课程教学理念,依据具体实践情境和学生的特点调整课程实施的方式和节奏,不断优化教学过程;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由主体向主导的转变。在信息化教育传播背景下,学生的学习主体角色不断得到强化,要求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协助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这一趋势对课程实施中教师的角色认知提出了新的挑战。

(三)虚拟化信息评估模式对教师课程评价能力的挑战

教师向学生发送传输教育信息并不是教育传播过程的完成,教师还需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加以评估,从而了解教学传播的效果,以便对教育信息传播进行合理有序的调整,为下一轮传播行为的实施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在传统的教育传播过程中,教师主要依靠学习者的课堂表现等外显反应或课后作业、考试测评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这种反馈评估是自上而下且较为滞后的。信息化教育提供了一个开放平等教学传播环境,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可通过信息技术构建的虚拟情景实现同步双向沟通。教师可以通过大数据、在线讨论平台等多种方式及时获得学生的反馈信息,准确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适时调整教学传播进程,取得最佳的传播效果。新媒体和在线测评等新技术为教师的课程评价提供了便利,“人—新媒介—人”的交互模式使得媒介成為教学评价反馈的载体。课程效果、成绩、态度、素质等评价以数据化的方式呈现,但也存在一些弊端。例如师生之间缺少了即时的情感交流,课程评价中的情感激励功能也就打了折扣;另一方面,信息化教育背景下,传统的以考试测验为手段的终结性评价已不符合时代要求,教师需要将诊断性评价、生成性评价、发展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通过课堂观察、交流汇报、谈话访问、问卷调查、资料收集和综合测试等方式开展综合性评价,并将这些零散式、碎片化的信息加以整合,这对教师建立健全系统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高校教师传播角色的转型

教育传播学理论认为教师在教育信息传播过程中扮演了编码者、发送者和控制者三种角色[3]。编码者,在传播中也称为“把关者”,即教师在教育传播活动中充当着选择和加工处理信息的角色;在教师筛选、确定教育信息以何种方式呈现后,就要充当发送者的角色,将信息传输给学生。而在整个教育传播过程中,教师作为主体因素,要对教育传播过程进行控制和调整,充当管理者的角色。在信息化背景下,教师传播活动的实质虽然没有改变,但是以“互联网+”为主要特征的信息化教育环境对教师教育传播行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而也对教师的角色转型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应在教学传播中的角色注入新的内容。

(一)教师是“把关者”,更是“引导者”

在教育传播中“把关者”是指控制教育信息关卡的人,在传统的学习环境中教师更接近看门人的角色。而在“互联网+”学习环境下,系统的开放性使得传播过程中的内部要素与外部结构均发生变化,教师充当看门人角色的条件已不再充分,教师需要从信息的直接提供者转向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引导者”。在信息化背景下,一方面教育信息资源良莠不齐,教师需要凭借其专业性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在海量的教育信息资源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为学生提供优质资源,充当教育信息的“把关者”;另一方面由于教育资源的开放性,教师已然不再是唯一的信息来源,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何如去获取、选择、处理、利用信息,并对整个信息传播过程进行观察和反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信息化背景下教师“引导者”的角色主要表现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问题解决的指导者”[4]。一方面,信息化教学环境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平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已经成为当前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教师需要做的是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合理安排学习活动,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另一方面,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信息只有通过学生的主动建构,才能成为其认知结构中的知识。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自身经验,而是要以学生现有的知识为基础,引导学生从已有知识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在信息化环境下,教师的引导作用集中表现为指导学生解决学习中出现的知识性、技术性、情感性以及人际交往、伦理道德等方面的问题[5]。

(二)教师是“传输者”,更是“激发者”

远程网课、移动课堂、慕课等在线学习平台的兴起,以信息技术平台为依托的虚拟课堂中的教师角色得以强化,使得教师传输者的角色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知识传输更加高效便捷,覆盖面也更广。但这种虚拟学习方式往往呈现出碎片化的趋势,缺乏知识加工过程。此外,教学娱乐化等问题也会让学生学习的深度和专注度下降,懒于思考,沦为“拿来主义”者。长此以往,既不利于学科知识系统的建立,也不利于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面对这一问题,教师需要在教育传播过程中激发学生兴趣,推动学生思考探究,在扮演信息“传输者”的同时,更要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一方面,教师可通过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6]。合理的教学情境能在原有知识体系和新的认知结构之间搭建桥梁,起到唤醒或启迪智慧的作用,通过思维的内部整合,人就会顿悟或产生新的认知结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因地因时制宜,充分应用语言描绘、专题研究、小组合作等形式,激发学生思考和学习的欲望;另一方面,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协作者。作为协作者的教师,要合理利用合作学习、讨论交流、头脑风暴等教学方法,以学习者、体验者的视角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去,为学生营造协商讨论、相互交流和信息共享的环境,让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在彼此分享、观察、比较、分析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三)教师是“管理者”,更是“交流者”

在传统的教学传播过程中,教师是整个传播活动的主导因素,对教学传播过程进行把控和管理。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是教育传播中教师“管理者”角色的职责所在。在信息化背景下,互联网在为受教育者提供丰富教育资源的同时,也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间接化和数字化。文字、图像、视频等信息代替了传统的语言语气、面部表情、肢体语言等语言和非言语形式的面对面交流[7]。随着网络教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也随之大行其道。各种吸引眼球的PPT、音乐、视频、表演在课堂上粉墨登场,在一堂堂看似热闹的课堂背后,也充斥着毫无营养、流于形式的“说、学、逗、唱”,教学娱乐化可见一斑。

与信息化相伴生的教学虚拟化、泛娱乐化的现象使得教学过程本末倒置,也疏离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心理距离。教育的最终落脚点是育人,现代信息技术提供的仅仅只是工具和手段,真正的育人还要靠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活动。因此在教育传播中,教师更应重视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用心和学生沟通,使学生在此过程中感受到真实的交流互动,在情感、品德、艺术等层面对学生进行熏陶感染。

参考文献:

[1]李芒.学与教的理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34.

[2]王宇飞.网络教育环境下师生的传播行为研究[J].成人教育,2005(11):40-41.

[3]高蕴琦,林克诚.教育传播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139.

[4]丁俊杰.网络传播与现代教育[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212

[5]杨跃.网络时代教师教育意识的转换[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69-75.

[6]孙启美.现代教育技术与学习模式——走向信息化[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22.

[7]陈静,赵俊峰.“互联网+教育”下的高校教师专业发展[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27):39-41.

(责任编辑:刘 宇)

猜你喜欢
教师角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2017年《农业信息化》1—12期总目录
教师角色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及角色转换
浅谈新课改下教师的角色与教学行为
新媒体环境下多模态商务英语课堂教师角色定位
浅析支架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
从骡马化到机械化、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