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区参与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

2018-05-14 12:19苗成敏
山西农经 2018年14期
关键词:社区参与乡村旅游

苗成敏

摘 要:乡村旅游是21世纪我国乡村发展的主题之一,对乡村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拉动整个乡村经济具有重要意义。社区参与是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环节和支撑。以沈阳市浑南区满族民俗村为例,将社区管理理论运用到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上,分析满族村的发展特色以及乡村旅游社区参与制约因素,确定发展目标,归纳出几种乡村旅游社区参与模式,以促进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发展。

关键词:乡村旅游;社区参与;乡村发展模式

文章编号:1004-7026(2018)14-0061-02 中国图书分类号:F327;F592.7 文献标志码:A

传统民俗乡村由于传统村落形态、淳朴民风、独特民俗习惯而成为城市人群回归自然的新型旅游目的地。乡村旅游是以旅游度假为宗旨,以乡村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农业资源和乡村礼仪风俗、乡村风情等资源为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1]。乡村旅游目的地的独特之处在于注重当地的民风民俗和地区特色。在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社区居民是形成地域特色和地区民俗的重要因素。以目前的实践研究来看,社区在旅游发展中的地位、模式等仍然面临着困惑和问题。位于沈阳市浑南区的满族民俗村,以满族民俗、饮食、建筑为特色,具有代表性,故以沈阳市浑南区满族民俗村为例进行乡村旅游社区参与模式的研究。

1 乡村旅游社区参与

乡村旅游由一系列要素构成,包括乡村旅游社区以及旅游目的地提供的乡村环境、乡村遗产、乡村生活和乡村活动。如图1所示:

社区参与是指乡村旅游规划、开发、管理等过程中,社区居民作为开发与管理主体表达自己意见和建议的行为。通过社区参与的方式保证居民在乡村旅游发展中的管理权以及优先被雇佣权,从而最大程度地维护其合法权益。乡村旅游社区是指在乡村地域范围内的常住居民,依靠于乡村生产、生活的基础上形成相对稳定利益及人际关系的群体。乡村旅游的社区参与是指在发展乡村旅游时,全体村民通过各种方式和行为参与到乡村旅游发展事物各个环节中或参与相关规则的制定及责任履行,并可以从乡村旅游发展的成果从中获得收益。

2 沈阳市浑南区满族民俗村

满族民俗村坐落于沈阳市浑南区石刘线,临近沈阳市人民政府批准公布的十五大旅游景点之一的陨石山的北麓,交通条件良好。该村于1998年7月1日正式对外营业,沈阳市文物局于2003年4月13 日批准成立“沈阳满族民俗博物馆”。

满族民俗村南行1 km左右为陨石山森林公园,与其形成乡村休闲互补旅游目的地,增加区域旅游资源密集度。以陨石山、满族文化为主题,已开发出的项目多为农家餐饮,开发层次粗放,未有更深层次的开发与规划。

3 满族民俗村社区参与对策

3.1 完善参与途径

在社区旅游的开发过程中应认真调研评估当地的环境生态状况,努力保持好生态环境,从而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旅游吸引系统不仅包括自然景观资源和人文景观资源,居民(包括其自身素质的高低、对旅游发展的态度)也对旅游吸引系统有很大影响[2]。在参与旅游发展的决策时,社区居民的重要作用是不应被轻视的。首先,完善旅游规划信息的获取渠道,通过社区宣讲及广告展示,将旅游开发或规划的信息公示给社区居民。其次,提高社区居民参与的积极性,扩大参与途径。乡村规划时,吸收社区居民的意见,收集关于乡村的故事、节日习俗等[3,4]。在景区的服务管理中,吸收居民为景区管理人员。

3.2 增强引导与培训

政府及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等机构要开展与乡村旅游等相关的知识培训与讲解。培训主要分为两大方面:①加强居民对旅游意识以及环境保护意识的认知,自然与文化环境的完整是旅游开发与社区居民参与开发的前提与基础。②加强对居民服务技能的培训,通过系统化旅游服务培训使得社区居民的旅游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以满足外来游客的需求。在掌握服务与操作技能的前提下,增强社区居民参与旅游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

3.3 加强环境资源与民俗保护

旅游环境保护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既要保护自然环境,也要加强对民俗习惯等文化环境的保护。加大宣传及教育力度,充分利用新闻媒介、公益广告和以环保为主题的文艺表演等渠道来增强对旅游环境的保护意识。各级政府和旅游管理部门也应该采取必要措施,制定具体的环保计划,进行专业的培训教育,提高村民的环境保护、文化保护意识。

4 乡村旅游发展利益主体与模式选择

乡村旅游发展中,涉及不同的主体。政府是乡村旅游发展的组织者。政府结合本地乡村特色,宏观把控发展战略,对旅游进行合理的规划与开发。旅游企业包括乡村旅游投资企业、旅行社,是重要的经营主体。乡村旅游投资企业为乡村注入大量资金,对乡村实际特色景点的规划、开发、设计以及人才引进起决定作用;旅行社是乡村旅游在市场营销中的中流砥柱[5]。社区居民是社区参与中的主体,也是乡村旅游活动中的执行者之一。三者之间的关系相辅相成,离不开互相的支持与帮助。三者紧密联系,如图2所示。

在开发农业生产和进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应当充分体现“社区事务,社区参与”的主旨,不同的地域选择不同的参与模式,从而实现对当地文化的保护和持续发展[6,7]。综合国内外研究的成果,提出以下几种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的开发模式,如表1所示。

5 结束语

乡村旅游通过旅游业促进当地农业的发展,乡村旅游逐渐成为旅游业和乡村经济新的增长点。我国乡村旅游起步晚,乡村旅游的社区参与处于一种发展不平衡的状态,目前尚处于摸索阶段。乡村旅游与社区参与相互依存,相互推动,共同促进乡村经济不断发展。在当前共享经济的影响下,不断地有新的模式出现,但由于我国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尚未形成体制,未能真正实现乡村旅游中的社区参与。通过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保障与规范旅游环境,有望实现社区的最大程度、最规范与最有效的参与。

参考文献:

[1]王琼英,冯学钢.乡村旅游研究综述[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1):115-120.

[2]杨旭.开发“乡村旅游”势在必行[J].旅游学刊,1992(2):38-41.

[3]肖佑兴,明庆忠,李松志.论乡村旅游的概念和类型[J].旅游科学,2001(3):8-10.

[4]何景明,李立华.关于“乡村旅游”概念的探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5):125-128.

[5]郭焕成,韩非.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综述[J].地理科学进展,2010,29(12):1 597-1 605.

[6]蔡碧凡.夏盛民.俞益武.鄉村旅游开发与管理[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

[7]邹统钎.乡村旅游:理论·案例[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社区参与乡村旅游
基于社区参与的海南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研究
安顺乡村旅游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全域旅游背景下海南乡村旅游发展的新范式
乡村旅游供应链优化探析
文化建设在生态旅游产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分析
乡村旅游环境中不同污染源以及保护措施分析
社区参与下遗产地保护和旅游发展研究
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决策的困境与对策
自然保护区社区参与现实困境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