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雄杰
[摘 要]美国州立大学与地方企业之间的合作历史悠久,其过程先后经历了萌芽阶段、形成阶段和发展阶段,并逐步形成了成熟合作机制。州立大学与地方企业在咨询服务、研发项目与人才培养上双向服务,实现了互惠互利。本文通过对美国州立大学与企业的合作机制的分析,旨在借鉴美国州立大学与企业合作的实践经验,推进我国地方高校校企合作实践系统化、科学化和专业化发展,发挥校企合作在地方高校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合作机制;科研服务;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791.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8)02-0145-06
[DOI]10.13980/j.cnki.xdjykx.2018.02.027
19世纪美国高等教育区域化促使州立大学蓬勃兴起,州立大学成为推动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生力量。在新技术革命推动下,企业的发展以知识发展为基础,以科学发展为方向,大学在促进企业的技术变革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被喻为“人类社会的动力站”。州立大学对州的作用如同“人的头脑对手、对脚和眼的作用,即大学要给人民以信息、光明和指示”[1]。美国作为最早提出“大学服务社会”的国家,州立大学与企业合作时间较长,范围广,机制也更加成熟。本文通过对美国州立大学与企业合作机制分析,旨在借鉴美国州立大学与企业合作的实践经验,推进我国地方高校校企合作实践系统化、科学化和专业化发展,发挥校企合作在地方高校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一、美国州立大学与地方企业合作产生发展历程
科学的发展促使大学走出“象牙塔”并与企业进行合作。美国学者杰斯顿尔德所描绘的图,可以简要的说明美国州立大学与地方企业关系的发展过程。
由图1可以看出,在过去美国州立大学与地方企业是两个各自独立的机构,后来出现了一些州立大学与地方企业人员初步建立联系,而目前州立大学与地方企业间形成了稳定、成熟的合作关系。
美国大学与企业合作关系的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分离阶段(1636—1862),此时美国高校与企业没有直接联系;初步合作阶段(1862—1945),美国现代大学逐步兴起,并以联邦政府为中介建立了“政府—大学—企业”的合作模式;成熟稳定阶段(1945年—现在),州立大学与企业建立了比较成熟、稳定的合作关系,并形成了多样的合作类型。
(一)分离阶段(1636—1862)
在人类教育史上,州立大学的产生晚于私立大学。19世纪,州立大学伴随着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大发展的时代浪潮,逐步发展起来。殖民地时期,美国共有 9 所学院,它们以英国牛津、剑桥大学为模板,其课程设置也都以神学或宗教以及文艺复兴后所盛行的人文学科为主,它们带有浓厚的宗教性,办学目的是培养牧师和一些有文化教养的官吏。这种办学模式极不适应建国后各州经济发展需求特别是西南各州对高级建设人才的需求。1775年北美独立战争以后,美国面临建设国家、向西部开拓疆界、开发新资源等艰巨任务,迫切需要具有实际本领的建设开发人才,于是一些专门学院应运而生。1776 年,弗吉尼亚州就在宪法中规定要设置州立大学,但并未付诸实施。此后,乔治亚州、南卡罗来纳州、俄亥俄州和田纳西州都相继开办了州立大学。但史学家认为,这批最早建立的州立大学还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公立院校。它们只有部分经费来自政府,其董事会的组成和人选方式也与以往的私立學院相差不大[2]。
在州立大学建设历史上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州立”大学是弗吉尼亚大学。弗吉尼亚大学于 1825 年开办,校董事会由州长任命,经费由州政府提供。这一时期美国州立大学处于启蒙阶段,州立大学自产生之日起就重视实用,面向实际,注重与本州经济建设与开发相结合,为新兴的美国提供了众多的实干人才,代表了新兴大学的发展方向。这些州立大学以培养工程技术人员和促进工业技术发展为目标。但由于高等学校并未设置科学研究任务,大学的科学研究功能并未被放大,因此州立大学对美国工业企业的起步没有太大的影响。另一方面州立大学没有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与当时美国工业特点有关。另外工业发展初期,工业技术的发明和发展对教育的要求较低。基于以上原因,美国早期工业,即使没有高校的帮助也蒸蒸日上,发明层出不穷。总而言之,在这一阶段,美国州立大学与工业企业的发展是相互分离的。
(二) 初步合作阶段(1862—1945)
1848 年,佛蒙特州国会议员莫雷尔曾建议取消美国学院中“几个世纪以前建立的以欧洲学术为特点的那部分学习,以较新的更有实用价值的学习来填补空白”[3]。但他的建议并没有受到人们的重视。1857 年莫雷尔正式提出赠地法案,该法案获得众议院和参议院的批准,但在1859 年遭到总统布坎南的否决。1860 年,以林肯为首的共和党在总统竞选中获胜。第二年,南北战争爆发,南方各州退出联邦,1862年莫雷尔的赠地法案再次获得国会通过,并经林肯总统签署,正式称为《莫雷尔法案》。
《莫雷尔法案》规定了各州可以通过取得公地的资助,开办新的学院,新学院的产生和发展解决了当时工业中技术人员短缺的问题,标志着应用技术正式融入高等教育中。1904年,威斯康星大学校长范海斯提出了著名的的“威斯康星理念”,该理念的核心内容是州立大学应该立足于各州自身特点和现实需要,通过知识输送和人才培养两条渠道,打破大学的传统封闭状态,努力发挥大学为社会服务的职能,积极促进全州的社会和经济发展[4]。
十九世纪末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企业的科学化使得企业对大学的依赖性增强。1876年爱迪生首创了工业实验室用以研究应用科学以及研制工作。随后各工业企业相继开展了改革,创办工业实验室,并将科学原理和实验方法应用于生产。20世纪早期,美国大学开展的研究生教学计划,培养了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化学家和电气工程师,这些科学家涌入工业实验室中,从事研究、发展和制造工作,促进了工业实验室的发展。在这一时期,美国州立大学与企业的合作主要是以建立农业实验站为主要模式。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在一些新兴的尖端科学技术中出现了“政府—大学—企业”的合作模式,大学与企业的合作在政府的参与下得到进一步发展,其中最为典型的代表就是“曼哈顿计划”。这一时期,美国大学与企业的合作联系主要是在政府协调下进行的,大学与企业的合作主要通过科研人员共同进行,且一般都是短期的,合作形式较为单一。
(三)成熟稳定阶段(1945年—现在)
从1945年开始大学在推动技术革新以及与企业的合作方面,发挥着越来越积极的作用。美国大学与企业的合作逐渐增多且形式多样。州立大学科研迅速发展,成为科学技术革命的摇篮。
20世纪70年代以前,大学与企业的合作是通过政府干预实现的。而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美国州立大学开始主动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在美苏争霸期间,美国国内的经济实力迅速下降,为了更好地振兴经济,各州政府积极支持州立大学与企业进行合作研究,20世纪70年代中期,国家科学基金会出面组织建立大学——企业合作研究中心,以此推动大学与企业的合作。大学同企业进行合作研究,并从企业方面得到资金支持。科学技术革命的深入发展使经济结构发生变化,一些技术密集型的新兴企业迫切需要基础理论指导,于是大学与企业便在自愿的基础上加强了合作探究。
目前,美国已形成了五个主要的地区科学工业研究中心。这些研究中心学科愈来愈多,分工越来越细,研究越来越深入,学科间的联系越来越深入,大学与企业间的合作也越来越紧密。州立大学秉承美国高等教育研究和创新的传统,并且将其融入到地方经济发展中去,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发展。作为美国最大州立大学之一的纽约州立大学,提出了旨在帮助振兴纽约经济的六大观念,其中就包括要推进大学技术的商业化、通过知识和科技创新建设更加健康和环保的纽约[5]。
二、美国州立大学与地方企业的合作形式
美国州立大学与地方企业之间合作的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分为校企之间教师和企业人员的双向咨询服务、校企之间的科研服务与资金支持以及校企之间的人才培养培训工作,校企间的具体关系运行如图2所示。
(一)校企合作之咨询服务
大学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是联系大学与企业最常见的途径之一。据调查,美国大学中至少有1/3的人从事各种类型的咨询活动(表1)。
首先在新企业的开办过程中,大学会为其制定企业开发计划,计划包括资金预算、收入预估、销售预估等有关内容。学校还会为其提供 “保育室”,并对其所要开发的产品类别或者生产、制造、企业管理等方面提供咨询帮助。其次现有企业也会要求高校提供咨询和帮助,帮助他们分析市场变化,制定合理的经营计划,测试新产品或者开发市场等[6]。
另外一些大学允许甚至鼓励教师为企业进行咨询服务,这种咨询活动既可以让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同时又能让教师保持最新的理念或者接触最新的前沿技术。另一方面,州立大学支持教师进行咨询服务,也可以使地方企业熟悉大学的活动,促使企业向大学提供设备或资金支持。而企业方面也很喜欢同大学教师开展咨询活动,因为这是一种费用相对较低且有针对性的信息获取方式。
(二)校企合作之科研服务
一是州立大学与企业合作创办研究中心。1980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贝一多法案》,该法案允许在使用政府资助经费的情况下催生的科研成果的大学,能够以大学的名义,申请获得该项专利和相关知识产权。这一法案从本质上阐明了科研成果的知识产权的归属问题,提高了校企合作的積极性。高校将技术转让给企业,企业以资金回报来支持大学的研究。并以此搭建了高校社会捐赠校企合作互惠互利交换的平台。通过开展社会服务,企业帮助州立大学获得了发展资金,并在引进优良师资与生源、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师资福利等方面都起到积极作用,为州立大学自身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物质保障。
里根政府号召把大学、工业和政府联合起来实现美国经济的复兴,国家自然基金会在政府号召下建立了第一个合作研究中心。研究中心主要以研究产业或生产中的重大课题、解决当地比较困难的问题为使命。《IEEE Spectrum》发布的2012年全球专利实力榜高校部分如表2所示。在专利综合实力排名前十的大学中,有3所来自美国州立大学,排名前二十的大学中有8所,美国州立大学在专利实力上表现出色。1990-2005年间,加州大学全体员工、学生和3个国家实验室的雇员共向OTTs递交了12 516项发明,其中近1 500项发明获得了企业资助[8]。
二是建立科学园区。园区以高新技术公司为基础,形成了以科学、技术、生产为载体的三位一体高技术区,园区向企业转让技术,鼓励师生技术专利入股。科学园是新兴大学为社会经济服务的重要形式。1951年世界上第一个科学园——斯坦福工业研究园在美国诞生。在此之后,美国的科学园迅猛发展。据美国康伟公司数据统计显示,截止到1989年美国共拥有233个著名的研究园,占当时研究园总数的57%。美国研究园中2/3以上是建在学校里或学校附近的,且其专业方向与大学的专业强项相吻合。以“硅谷”科学园为例,整个“硅谷”围绕着诸多名牌大学如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圣塔克拉拉大学、加州理工大学和圣何塞大学等。斯坦福大学对硅谷的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2008年硅谷人均GDP达到83 000美元,居全美第一。高技术职位的平均年薪亦居美国之首,达到144 800美元。硅谷模式不仅在美国得到推广,并已传播到世界各地。
(三)校企合作之人才培养培训
为企业培养专业学生是美国州立大学帮助企业发展最直接和最明显的做法,培养学生具有分析形势变化的能力和适应这种变化的多种技能,确保学生具备坚实的基础知识,让其能够适应工作岗位和社会的变化,并对所有的学生终身开放校门,使其随时回来接受继续教育。大学也会为企业的在职人员设计提高业务水平的计划,并帮助企业对员工进行培训。当企业有新产品或者开拓新市场时,大学会帮助企业为新生产线培训职工[9]。以美国的加尼福利亚州为例,加州大学注重与本地行业相关学科的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在加州从事与农业相关工作的本科生中,62%来自加州大学,硕士生占比为36%。加州大学是加州农业人才的主力军[10]。
企業为州立大学提供的帮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企业充当实验场所;(2)支持学校的研究和培训工作,或为其提供设备;(3)为学生开展“合作教育”,即学生可以自行选择到某一企业实习,实行“合作教育”教学计划,学生在校学习一个学期,再到企业工作一个学期,再回校学习。例如,硅谷的圣塔克拉拉大学,它设计了著名的非全日制硕士学位计划,即“雏鸟”计划。
三、美国州立大学校企合作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地方高校与企业合作是高等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高校追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我国地方校企合作还处于尝试阶段,存在着观念意识陈旧、管理体制不健全、利益目标不一致、知识产权保护措施不完善、高校资金短缺等问题,我们应该吸取美国州立大学在咨询服务、产品研发项目、人才培养培训等方面的合作经验,结合我国地方高校与企业合作现状,从思想、政策、管理、培养人才等不同角度提出合理建议,让我们的地方高校更好地与地方企业合作,最终实现互利共赢。
(一)解放思想,转变认知
地方高校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树立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培养人才的理念。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立足于我国的现实国情。地方高校要扎根大地办大学,积极与地方企业合作,融入到地方经济发展中。要以横向联合的实践经验,来宣传、教育、克服狭隘观念,要敢于创新,敢于实践,把产、学、研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校企合作迈向新的阶段。
(二)加强政府的积极干预
我国地方高校与企业合作起步较晚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政府对其强有力支持和有效协调。科技体制的弊端,是大量的科研机构独立于企业之外,形成了科技与经济相分离的局面。促进我国校企合作,离不开政府宏观管理以及政策支持,政府要组织力量抓紧拟定符合校企合作实际情况的具体实施细则;定期组织有关领导和管理人员对已出台的校企合作政策、法规等进行学习和研讨;对投资方向准确,把握度大,效益高的项目,政府要重点扶持,在筹措资金时给予优先和优惠,多渠道、多形式的为校企合作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
(三) 实行股份合作制,建立有效管理
我国地方校企合作要得到发展,其核心是创新,而首要任务是制度创新。校企合作的制度创新主要是指高校产业部门(包括校办产业、高科技产业部门)实行现代企业制度,并与校外企业进行股份合作。根据高等教育和高校产业的自身特点,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在管理制度上,美国州立大学设立双重职位制,一方面地方高校的科研人员到校外任职,以便推广自己的科研成果,以及接受来自企业的信息反馈,使自己的科研成果适应社会的需求;另一方面,其他机构的科研人员也可以受聘到大学的有关科系任职。双重职位制打开了大学科研与企业科研各立门户,彼此分割的局面。长期以来,我国地方校企合作步履维艰,究其原因是缺乏扎实有效的制度管理,我们应该借鉴美国大学的做法采取双重职位制,采取互派干部挂职、互相聘请对方人员为工作顾问等形式,从组织上加强双方的联系,让高校、政府与企业更好地交流与合作。
(四)培养适应企业、综合能力强的学生
目前我国企业不具备进行专业培训的能力,因此高校应该承当起培养学生应用知识骒及自学的能力。面对中国“一带一路”“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的实施,地方高校要聚焦本省市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增加各门知识接口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更加适应当地企业对人才在知识和能力方面的需求,紧密联系产业发展趋势,积极为中小型企业和地方经济培养人才服务。
参考文献:
[1] Arthur Levine.Handbook on Undergraduate Curriculum.Jossey-Base Pulishers,1978:107.
[2]和飞.地方大学办学理念[D].华中科技大学,2005.
[3]王英杰.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改革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9.
[4][6]Jack Stark.The Wisconsin Idea: The Universitys Service to The State [Z].Wisconsin Blue Book, 1995-1996.
[5]Nancy L. Zimpher. Strategic Plan 2010& beyond: The Power of SUNY [Z].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2010:6,12.
[7]PATRICK THOMAS AND ANTHONY BREITZMAN.With high-quality portfolios, newcomers are making waves.[EB/ OL].http://spectrum.ieee.org/static/interactive-patent-power-2013
[8]张章.技术转移:特洛伊木马还是双方共赢[N].中国科学报,2014-03-31.
[9]刘宝存.大学对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个案研究 [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6):59-65.
[10]李建华.地方高校如何服务地方——基于美国的经验 [J]. 大学(学术版),2013(3):73-77.
Research and References on Cooperation between American State Universities and Local Enterprises
MEI Xiongjie
(Institute of Education Sciences,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han, Hubei 430070, China)
Abstract: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US state universities and local enterprises has a long history. The process has witnessed the embryonic stage, the formation stage and the development stage and has gradually formed a mature cooperation mechanism. State universities and local enterprises provide two-way service in consulting service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jects and personnel training to achieve mutual benefit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ooperation mechanism between US state universities and enterprises, this paper aims to learn from the practical experience of cooperation between US state universities and enterprises, promote the systematic, scientific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universities and enterprises in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our country, and play the important role of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 words: cooperation mechanism; research services; personnel trai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