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梦琦
摘 要:中国的壮族与泰国的泰族本为“同根同源”,两个民族的文化既存在着相同性,也存在着差异性。壮族、泰族的民间传说中都有牛崇拜文化现象,通过对两个民族牛崇拜文化的比较研究,有助于增进对两个民族、两个国家的共同文化的理解,为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交流互鉴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壮族;泰族;牛崇拜;民间传说
doi:10.3969/j.issn.1009-0339.2018.05.016
[中图分类号]K28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339(2018)05-0086-06
中国的壮族和泰国的泰族都是历史悠久的民族,在历史上,这两个民族都创造出了绚丽多姿的民族文化。根据考古学、历史学、人类学等学科材料显示,中国的壮族和泰国的泰族都是起源于中国古代的百越民族中的西瓯和骆越(简称“瓯骆”)。在3世纪上半叶以前,他们共同生活在我国五岭以南到今越南的红河以北地区,直到3世纪后半叶至6世纪初,中国历史上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才迁徙到不同的地区生活,分离成为两个民族。分离后的两个民族由于受到不同文化的影响,才逐渐形成了现在中国的壮族和泰国的泰族。由于“同源”,两个民族传统文化产生根本的原因相同,又由于“异流”,因而又有许多不同之处。壮、泰两个民族的起源和发展是为“同源异流”。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生活、劳动在不同国家的两个民族的人民,在文化艺术方面有着许多相似、相近的地方。民间文化艺术源于民间生活,有着浓郁的民众生活气息,它贴近民众生活,其风格虽然古朴、粗犷,但深为广大民众所喜闻乐见。壮、泰民族民间文化中蕴藏了丰富多姿的民间传说,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和本土民间文化的精华,它构成了壮、泰民族斑斓多彩的民族文化。这些民间传说都反映了人类与自然界、人与社会的关系,承认超自然力的重要性,认为它使世界产生,有决定人类生命的权力。
一、壮泰民族民间传说中的牛崇拜文化
民间传说都是民众口头创作和传播的描述特定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解释某种地方风物或习俗的傳奇性散文体叙事。在壮、泰两个民族的众多民间传说中,都记叙着两个民族同一种地方风物习俗,例如牛崇拜文化,就在壮、泰两族的民间传说中都有记叙,相同的文化要素出现在两个不同的国度、民族,这是怎样一种有趣的文化现象呢?这里通过列举壮、泰民族关于牛崇拜文化来探讨壮、泰两个民族文化的异同。
(一)壮族民间传说中的牛崇拜文化
说到壮族的牛崇拜文化,就必须说到一位受壮族人崇敬的地位崇高、名声显赫的神——莫一大王,壮族人把他尊称为“通天大圣”。特别是在广西桂西北、桂北地区以及广东连山县等地的壮族人更是把他当做至高无上的神来供奉,在堂屋的神龛上设“通天大圣之神位”。这位莫一大王起源于壮族先民的民间传说:从前,南丹洲有一个孤儿,其父亲是一个头人,因为反抗皇帝的压迫而被杀,尸首被丢到一个深潭里。后来,这个孤儿跳入深潭里去找他父亲的尸首,在黑咕隆咚的深潭底下没有找到,却发现了一个岩洞,洞里住着一头神牛。神牛送给孤儿一颗闪光的珠子,让他拿回家去,孤儿说自己长这么大还没有名字,神牛就说你是牛的儿子,就叫莫一吧。莫一很高兴,拿着珠子准备放进衣服里带走,不料珠子却一跃而起,跳进了自己的嘴里吞进肚里,他顿时觉得浑身发热,四肢充满了力量。后来,他力大无穷,本领高强,带领乡亲们对抗皇帝,为父报仇,从此皇帝就再也不敢派兵欺负壮族人了,因此,乡亲们就奉他为头领,封他为大王。在民间还流传着关于莫一大王长达数千行的叙事史诗,共分为十章,其中第一章“寻父吞珠”记叙得十分生动:
莫一游到它(神牛)身边,
水牯抬头把口张,
吐出珍珠一大颗,
飞到莫一手板上。
莫一手把珍珠捧,
贴在胸口笑吟吟;
珍珠一跃进了莫一嘴,
一下滑进肚里边。
水牯转身大声吼,
潜入水底无影踪;
莫一想起珍珠吞下肚,
又愁又喜在心中
……
莫一上了岸,
走路脚生风;
手扶树木树木倒,
脚踩石头石头崩 ……
壮语的“黄牛”就叫“moi”,莫一是神牛的儿子,所以他姓莫,“莫一”就是牛的头人,也就是信奉牛图腾氏族的首领。在《摩兵布洛陀》巫经中就提到“十二姓”“十二国”“十二官”“十二王”,其中载有:“天下十二国,生出十二王。各国不相同,一国蛟变牛。”[1]这里“蛟变牛”透露出牛图腾氏族打败或兼并了蛟图腾氏族,把黄牛尊奉为圣物的部族势力扩大。随后,以水牛、犀牛为图腾的部族也加入进来,成为更为强大的牛图腾部族。
在广西右江地区流传着《水犀栏》《犀牛栏》的民间传说。古时候,右江的百色石龙河段,生长着一对水犀牛,附近的村民百姓把它们当作吉祥之物敬奉着。有一年闹饥荒,水犀牛没有了水草吃,便爬上河岸边躺着。一位新过门的媳妇来河边挑水时,水犀牛以为是挑东西来喂它,便紧紧的咬住水桶。新媳妇不知是神牛,便打了它一扁担。回到家告诉婆婆,婆婆说那是我们的神牛,不能打的。于是,新媳妇便去田里割稻谷去喂水犀牛以示赎罪。后来那根打过神牛的扁担不经意放在稻田里,那里的稻田总有割不完的稻谷,这些割不完的稻谷让村民百姓们度过了饥荒。饥荒过后,村民百姓们安居乐业,五谷丰登。一天晚上,这对水犀牛“哞哞”地高叫,村民们以为它们饿了,连夜割了水草去喂,可等村民们到江边时,这对水犀牛却已不知去向,只有它们曾经住过的牛栏的四根石柱立在那里。从此以后,为了纪念这对水犀牛,村民们一直保护着水犀牛栏直到今天。
(二)泰族民间传说中的牛崇拜文化
在泰语中是没有“牛”这个总称谓的,只有“水牛”“黄牛”等称呼,所以泰族关于牛的民间传说都是分“水牛”和“黄牛”的。泰族关于水牛的民間传说,认为水牛是天上的动物,不是人间的。当时有三个人,叫卜朗生、坤克、坤看,在河边建城。他们收获水稻时,抓到了鱼却没有祭鬼,鬼很生气,制造水灾让水淹没了城。于是,三个人做了一艘筏子逆水而上到天庭,拜见了天神拍耶天,控诉鬼制造水灾的事情。卜朗生、坤克、坤看到天庭以后,受到了天神拍耶天的热情款待,还希望他们能留在天庭,但是他们却因为礼节和生活环境的差异太大而觉得在天庭不舒服、不自由,甚至感觉到厌烦,于是便向天神拍耶天告辞重返人间。天神拍耶天再三挽留,三个人还是坚持回到人间,因为人间水灾还没退去,于是天神拍耶天便给他们一人一头水牛,骑乘着回家,让水牛驮着他们蹚水而过。从此以后,人间便有了水牛。
泰族关于黄牛的民间传说,认为黄牛原来是天上的动物,是给拍乌玛拉车用的。有一次,这头黄牛贪吃,跑到了人间,吃了很多人间的庄稼,被发现,于是帕依沙文就让帕拍梭把黄牛带去人间,惩罚黄牛给人们耕地种田,予以赎罪,从此以后,黄牛就留在人间给人们耕地种田了。
民间传说叙述内容的人或物,往往在这个民族人民的心目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众多动物中,两个民族的先民都选择了“牛”作为崇敬的对象,壮族把牛作为一个重要的图腾进行祭拜尊崇,泰族则把牛视为天上的神物,下凡帮助人们,可见牛崇拜为两个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壮泰民族牛崇拜文化异同点
(一)相同点
壮族主要聚居在中国南部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泰族聚居在泰国。中国和泰国相邻却不接壤,广西和泰国之间隔着千山万岭,古时交通极其不发达,但是,壮族和泰族的民族传统文化却有着诸多共同点。
1.图腾崇拜与原始宗教观念的潜入。从莫一大王中的神牛,到水犀牛栏的故事,都可以看出壮人先民对牛的敬畏。图腾崇拜折射出这个民族的心理与性格,壮族崇拜牛,铸成了壮人勤劳、憨厚、耐劳的性格。这些民间传说是最早关于牛图腾的故事,随着历史的发展,崇拜牛的壮族人还出现了“凿齿民”,就是拔去上颚一齿或两齿,使自己和牛一样上颚没有门牙,以达到与牛的认同。
直到今天不少的壮寨,每年农历四月初八还要举行“牛王节”,又称“脱轭节”“牛魂节”。壮人还创作了《牛经》12首山歌,除了把牛看成是能通神的灵物,还把它当作能给人们带来富足幸福的神衹,受人崇敬。在壮人“唱春牛”活动中,姑娘和老公公对唱的《春牛调》中可以看出:
姑娘问:黄牛哪里来?原住哪山寨?
从前没有它,怎样把田开?
公公答:黄牛在南海,祖父请它来。
从前没有牛,犁耙用人带。
姑娘唱:古人够辛苦,水上生火炉。
季节赶不上,清水送白粥。
公公唱:如今得丰收,人人喜心扉,
不忘牛恩情,年年牵相会。
二人合唱:牵牛巷过巷,家家牛肥壮。
牛粪堆满栏,岁岁谷满仓。
把牛当作图腾崇拜,既有对牛崇拜的感情,又有对农耕社会帮助最大的耕牛作用的肯定。
不论是水牛还是黄牛,壮、泰两个民族都认为牛是天上的动物,不是人间普通的动物,地位高,属于神兽。天牛下凡来到人间后,成为农民耕种的好帮手,人们感激天牛下凡为农民辛苦劳作、默默耕耘。于是,每年雨季开始的五月,泰国都会举行自古代代相传的一个传统节庆——“春耕节”。春耕节源于泰国古代婆罗门教,自古就为泰国宫廷大典,由泰国国王亲自主持,泰国王室成员、政府领导人都会出席,并宣布这一天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可见其影响力。泰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春耕典礼的目的就是祈求诸神保佑,以保今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春耕节前一天,国王及王室成员主持礼佛仪式,国王会赠圣水、御戒指及御剑给担任“主犁官”的农业部部长,以作第二天的春耕仪式之用。在节日当天,婆罗门教士率领“主犁官”、古乐队以及“四仙女”来到王家田仪式广场,由农业和林业女科学家担任的“四仙女”挑着装满用作耕种用的种籽的金担、银担,这是王宫中最好的种籽。当国王和王后祭拜神明后,“主犁官”会用三块白布祈祷占卜当年的雨量和收成。占卜后,国王会为两头白色的圣牛进行点粉仪式,在婆罗门教士的带领下,“主犁官”驱驾圣牛松土、犁地,“四仙女”随后播下种籽。耕种完毕后,给圣牛选吃稻谷、玉米、绿豆、芝麻、青草、水和酒七种食物,圣牛选吃的食物预言当年这种粮食的丰收,如选吃水和青草,象征着当年雨水充足、风调雨顺,选吃酒,则象征着国家经济繁荣。典礼仪式后,农民会捡圣牛耕种后的种籽,带回去播种在自己的田里,以祈当年的吉祥和丰收。两头白色的“圣牛”作为整个仪式中最重要的角色,可见牛仔在泰国人心中的重要地位。
在民间,水牛除了是农民赖以务农的好帮手,还是帮助人们完成陆地运输的能手。一百多年前,在曼谷东南的春武市就是泰国海运与陆运转接的重要枢纽,其陆路运输全是由牛拉车来完成。所以,每年的农历九月十四日,在泰国春武市都会举办一场别开生面的节日——“水牛节”,至今已经连续举办了一百多年。人们让辛苦劳作的水牛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节日,节日里会举办各种传统活动,如水牛赛跑、水牛选美赛、水牛和人角力等,吸引了国内外众多游客前去观看,其中又以水牛赛跑最为精彩,水牛赛跑早在几百年前就已经在泰国各地出现了。
两个民族在对牛的崇拜中,衍生出许多关于牛崇拜的祭祀仪式,表达人们对牛的喜爱与崇敬之情,并带有农耕时代的印记。
2. “那”文化特质。20世纪90年代,我国学者提出了“那文化”和“那文化圈”的概念。“那”或“纳”为侗台语地名,在壮、傣、布依等民族语言中为“水田”的意思,所以在壮、傣、布依等民族地区就出现了许多冠以“那”“纳”起头的“齐头式”地名,如那坡、那马、那龙等。在地图上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冠以“那”的地名,在中国珠江水系流经的地带以左右江、红水河、邕江流域最为密集,东盟国家的越南北部、老挝、泰国、缅甸和印度的阿萨姆邦地区,也广泛地分布着冠以“那”的地名。我国著名民族学家徐松石在《泰族僮族粤族考》书中写到:“广东台山有那扶墟,中山有那州村,番禺有都那,新会有那伏,清远有那落村,高要有那落墟,恩平有那吉墟,开平有那波朗,阳江有那兵,合浦有那浪,琼山有那环,防城有那良,广西柳江有那六,来宾有那研,武鸣有那白,宾阳有那村,百色有那崇,邕宁有那关,昭平有那更,平南有那历,天保有那吞,镇边有那坡。这那字地名,在两广汗牛充栋。……据泰国史书所载,小泰人的一部分自滇边十二版那(僮语即村,那即田),版那即村义。到了泰北,他们创立一个兰那省,不久又创立一个兰那朝(兰即屋,那即是田),兰那即田屋义。田屋和田村这两个名称是何等的一贯!当时的小泰人必有异常高尚的农作文化。……现在泰国那字地名多至不能尽举,尤其是沿小泰人入境的路线,那字地名更多。例如那利Na-li,那坡Na-poue,那当Na-then,那地Na-di,那何Na-ho,那沈Na-sane等,这都表明泰国地名与两广地名的联系。泰语倒装,那何即是何田,那坡即是坡田。”[2]最早居住在这一地区的侗台语族群创造了“那”文化,这个族群包括我国的壮族、布依族、傣族、侗族、水族、仫佬族、毛南族、黎族和仡佬族,以及越南的岱—侬族,老挝的老族,泰国的泰族,缅甸的掸族和印度阿萨姆邦的阿含人等,是一个跨广阔地域而又庞大的族群。所以,这个族群具有语言同源、以“那”(稻作)为本的传统生活模式、居住干栏、使用铜鼓等共同的文化特征。“那文化”即为稻作文化,“那文化圈”即稻作文化圈,是稻作起源地之一。根据考古发现,以及现有的证据表明,种植水稻是由壮泰民族的共同祖先——古代百越人发明,后来才逐渐向外传播,形成范围广大的“稻作文化圈”。壮、泰族都把水牛和黄牛看成劳作的工具,是田间耕种劳作的工具,视“牛”为崇拜的一种文化,就是“稻作文化”的一个体现。
我国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认为:“中国考古学文化所划分的六大区系中,广义的北方中的大西北联系着中亚和西亚,大东北联系着东北亚,东南沿海和中、西南地区则与环太平洋和东南亚、印度次大陆有着广泛的联系。”[3]找到“那”文化共性的存在,使我们认识了壮族和壮侗语民族与东南亚、环太平洋诸民族的文化关系。
(二)差异点
一个族群之所以能成为民族,最根本的就在于它形成自身特有的文化,不同的文化特性,造就了不同的民族标志。民族文化与民族同生共源。壮族传统文化属于原发型,而泰族的传统文化属于移植型,壮、泰两族历史上曾经一起共同生活过,随着历史的变迁而分离,所以泰族所移植的文化与壮族的原发型相似。
1. 文化交融差异。影响文化发展主要有两个方面: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而社会环境对文化的影响最为强烈。由于地理环境和交通条件的限制,导致各民族之间是相对封闭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各民族逐渐与其周边的民族进行交往,本民族的文化便受到周边民族文化的影响。壮族主要受到汉族文化的强烈影响,由于壮族地处中原、华南、西南各省文化的交汇处,又与东南亚接壤比邻,所以其文化具有相对开放又兼具融合力的特征。壮族先民处于氏族部落时,是其民族文化自主发展的时期;当西瓯骆越人由氏族部落社会进入阶级社会、从蒙昧时代进入文明时代时,发生了秦瓯战争,秦始皇一统岭南,西瓯骆越纳入了中国版图,自此壮族就由自主发展时代进入到中央政治治理下,与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杂处中生存和发展。秦始皇统一岭南之后,南北民族互相沟通交流,壮族的文化艺术兼融了中原的汉文化成分,形成了包含汉文化特色的壮族文化。在历史演化进程中,壮族文化在保持自主特征的前提下,在模仿力和创造力相结合中融化,与其他民族文化的碰撞整合中形成,同时又兼具岭南越人文化为主体的多元文化,使其自身的发展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泰族先民在迁离了岭南后,就不再继续受到汉文化的熏陶。如果说壮泰族未分离前的传统文化是属于兼容型的,那么当泰族迁徙到泰国后的传统文化则是独立型的。泰族因为所处的地理环境,与邻近的老挝、越南、柬埔寨、中国、马来西亚和印度等国的文化兼容,泰族用自身的传统文化同化了当地的土著民族文化,形成了具有“异邦”特色的泰文化。“如果说壮族是受汉文化影响较深的越人的后裔,那么,泰族就是受印度文化影响较深的越人后裔”[4]。泰族受到印度文化的影响,主要是佛教文化的影响。泰族采用的是佛历,过与佛教有关的节日较多,许多习俗也遵照着佛教的习俗,例如泰国信奉菩萨的泰人就不吃牛肉,戒荤腥。
2. 宗教信仰的差异。壮族的宗教信仰是具有壮族文化特色的民间宗教麽教和师教,是壮族先民在原始越巫的基础上吸收了中原的道教、佛教的内容而形成的。瓯骆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原始宗教信仰,他们寄希望于神力来帮助他们调解人与自然、社会等关系,他们把某些自然物、自己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升华成为与自己有亲源关系的神,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如蛙图腾、雷图腾等的图腾崇拜。在广西桂西一带的壮族人,是在以万物有灵观念为核心的自然崇拜、神话体系和鸡卜占术的基础上,由越巫发展产生了以祷祝神灵禳解的“麽”教形式。“麽”意思就是巫术、法术、智慧的总称。在《麽经布洛陀》中记叙了壮族先民对十二种动物图腾的称谓“十二国”,即十二个图腾部落。在《麽经布洛陀》巫经中有如下的叙述:
螟蛉造人间,
蠓麦奉雷公。
划分十二国,
天上十二姓。
地上十二国,
天下十二官。
天下十二国,
生出十二王。
各国不相同,
一国蛟变牛。
一国马蜂纹,
一国声如蛙。
一国音似牛,
一国鱼变蛟。
其他国不讲,
我回塘某乡。
《麼经布洛陀》里展示了壮人的原生态信仰,以及天地万物的产生、人类社会的发展、伦理道德的建立等内容。其中的“蛟变牛”就是壮人先民崇拜牛的文化遗风。
在广西桂中一带的壮族人,因为地处壮汉民族杂居的地区,壮汉文化互相交融,在吸收了汉族宗教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以“筛”(师教)为代表的信仰多神的民间宗教。师教是以壮族的原始宗教和民间歌舞为基础,融合中原的道教、佛教文化的部分内容而形成的,它既是壮汉文化融合的产物,又是壮族传统文化发展升华的体现。在桂北贺县壮人聚居的南乡师公的经书《师家歌唱》就是在讲述莫一大王的故事。东兰的壮人每年举行的“牛王节”也称“过牛节”,这一天都要请师公来进行“赎牛魂”的仪式。牛王节的祭祀活动是古代祭祀牛图腾仪式的遗俗。
壮族的宗教信仰是具有鬼神信仰、大乘佛教和道教的相互融合特点,同时还融合了汉文化的要素,将壮族宗教的神灵和法事形式结合在一起。壮族道公或巫师在操办法事或巫事时,除了供奉佛教的观世音菩萨、道教的太上老君,同时还供奉本民族的神姆六甲、布洛陀等,在颂唱时,并没有完全按照道教的经典来颂唱,却更多地颂唱壮族的创世神和民族英雄神等。
泰族的宗教信仰则是融合了鬼神信仰、婆罗门教和佛教,接受了印度文化的影响,同时又与接受中国、印度影响的宗教相融合,经过上千年的演变融合为一体成为今天的泰国宗教。小乘佛教在泰国皇室的倡导下,取代了大乘佛教成为泰国的国教,形成了泰族的民族宗教意识主体。壮人有祭拜动物神的信仰,有蛙神、狗神、牛神、鸡神等。其中,牛不但成为图腾接受图腾祭祀仪式,还认为牛神是帮助人类的有恩动物,因此出现了“牛王节”“牛魂节”。泰族的信仰中则没有祭拜有恩动物神的信仰,认为牛只是在人类生产工作中有大恩的动物,却没有上升到祭牛神的信仰系统中去。例如“春耕节”仪式中,只是用牛作为配合仪式的标志,是仪式中的模拟景象之一,并没有把牛当作是吉祥的动物而进行特别地褒扬,相比壮族牛神的地位降低很多。
三、促进中泰两国文化交流
壮族文化长期受到汉文化的影响,又没有统一的文字记录本民族文化,让人误以为“壮族已汉化”,到今天还有人认为“没有特点就是壮族的特点”。因此,研究壮族文化是为了弘扬壮族文化,构建壮族的文化自觉,从而增进民族团结,增强民族凝聚力。继承和弘扬壮族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整体共同繁荣,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 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任何一种文明,不管它产生于哪个国家、哪个民族的社会土壤之中,都是流动的、开放的。这是文明传播和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5]壮族与东南亚民族的文化各异又兼容包蓄,发展重组至今已成为世界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壮族文化与东南亚民族文化的渊源关系说明了壮族文化的世界性,证明它在人类文明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壮族社会和泰族社会都是农业社会,所以他们崇拜和保护自然有关的习俗、法规很相似。然而,在青铜时代特别是秦以后,广西境内的壮人和泰国境内的泰人在文化细节方面就逐渐有所区别,但是,一些文化的根基还是很相似的,这种文化特征就是在东南亚的稻作文化区域中,依赖自然、崇拜自然的农业社会共同的文化根基。正因为壮、泰两族这种“同源异流”的文化特质,近年来广西与泰国友好交流日益密切,双方举办了形式各异的文化交流活动,加深了双方在经济、文化和教育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增进了双方友谊。
通过比较壮族和泰族的传统文化,对促进壮族文化与东南亚民族文化的交流和沟通,推动壮族地区的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指出:“我们应该推动不同文明互相尊重、和谐共处,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6]中国壮族和泰国泰族的文明与文化,既有交流又各具独特的价值与魅力,在面对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明与文化时,两个国家和民族都应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对待。我们应努力推动两国间的文化交流,以增进两国人民的互相了解,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共同推进人类社会的和平与发展。
[参考文献]
[1]覃承勤. 摩兵布洛陀[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1992:96.
[2]徐松石.粵江流域人民史[M].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2016:201.
[3]苏秉琦. 满天星斗:苏秉琦论远古中国[M].上海:中信出版社,2016:89.
[4]覃圣敏. 壮学丛书:壮泰民族传统文化比较研究[M].广西:广西人民出版社,2003:109.
[5]习近平向太湖世界文化论坛第五届年会致贺信: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EB/OL]. (2018-10-19)[2018-10-24] .http://www.xinhuanet.com/mrdx/2018-10/19/c_137543578.htm.
[6]张朔,龙剑武. 习近平在教科文组织演讲:文明是多彩平等包容的[EB/OL].(2014-03-28)[2018-10-24].http://culture.people.com.cn/n/2014/0328/c22219-24761986.html.
责任编辑:陈振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