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婷婷
农业是我国发展的一大类别,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杂交水稻的诞生更是直接解决了国民的温饱问题。农业是我国国人经济的一个基础,要发展工和第三产监必须以农业为基点。在我国提出小康社会的设想之后,如今我国已经逐步逼近目标。虽然我国的农业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我国在农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还是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在农业方面,至今也没有实现农业科技化,农业产品比较低级,近年来许多农民改行,荒废了许多田地。农业经营比较分散,无法集中管理。要想改善我国在农业经济发展的现状,必须从科技出发,投入资金进行科技创新,并且鼓励农民回归农村,发展农业,建设新农村。
农业经济 农业科技化 科技创新
农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任何时候都不能小看了农业。没有农业,别的产业是发展不起来的。农业保障了人们有饭可吃,避免了人们遭受数十年前因为天灾人祸而活活饿死的惨状。改革开放后,我国在农业方面取得了相当瞩目的成就,直接养活了十余亿人口。但是,瞩目的成就并不能掩盖农业中产生的问题。我国之所以是农业大国的一个前提就是因为杂交水稻成功的提升了水稻的产量,直接让全国人民有饭可吃。在没有了国民吃饭成问题的压力,我国在发展各项产业的时候才能如此迅速。但是,我国的经济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境界,可以稍微的放慢速度,但是农业生产的问题,却是如今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
农业经济发展现状
从我国的研究出杂交水稻后,解决了人们的吃饭问题之后,农民就有了很多空余的时间去做别的工作,专心于做农业的人极少,而且分布各地,难以管理。并且我国在农业发展上更多是人工自主生产,因此,经营模式较小。仍然是以家庭承包,分散经营为主题,因此产出的效益一般都偏低。而且,我国农业在抵抗风险的能力较差,轻易就会受到天灾人祸的影响。在生产过程中,我国生产的产品种类比较单一,落后,简单。直接导致农产品加工的整条生产链价值不高,产品研发能力偏低,难以进行创新,开设新产品。
我国在农业生产方面仍然是以农村为主,大部分是农村地区家庭承包。因此,田地分散各处,规模很小,而且在耕种收割过程中是以人工为主。而且我国水稻种植区域相当广,在很多山区或是丘陵地区,因为土地不平坦,无法使用农业机械,因此,我国农业的机械化程度不高。而且,我国在种植庄稼粮食的过程中,对于病虫害的防治和新作物的引用还不够普及。农民的文化水平比较低,种植全凭自己多年的经验,并没有使用科学的方法,没有实现农业科技的价值。
在政府提出城乡一体化政策后,越来越多的农民从农村去往城市做工,留在家里的都是身体虚弱的老人和年幼的孩子,而农民在城市赚到的钱足以养活家人。因此,农田荒废的越来越多,种田的人越来越少。我国从农业大国变成了需要从国外进口粮食才能满足民众的的需求。2014年,农业部司长就已经表示,我国的粮食自给率跌倒了87%,农产品自给率是70%我国需要从国外进口进行调节。这些数字一出,让政府沉默了。毕竟,作为一个农业大国,现在却连本国人的粮食需求都供应不上了,如果继续放任,我国必将迎来更为尴尬的处境。
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同时,为了扩大城市范围,进行城市的整修,城市周边地区的农田往往被占用较多,用来建设商品房或是开发区,大学城,工业区。农用土地一直在缩小,或是变成商用地,这种现象非常普遍。但是这种行为无疑影响了我国的农业经济,威胁到我国在粮食的出产方面。而在2015年的一份关于土地资源报告显示,全国的农用耕地已经减少至20.25亿亩。从2015年至今,全国并没有停止城乡一体化建设,甚至因为各色原因,土地还在不断的被征用,被荒废。
农业生产讲究季节性,农忙时间只占用每年的三四个月,甚至更短。农民一年到头空闲的时间比较多,但是种出来的粮食价格偏低,收入有限。农民就会自发的去找活干,干着干着就会发现,干活赚钱是胜过种地赚钱的。而很多单位企业招收的工人都要求全年12个月都能上班。一定程度上导致农民放弃种田,改做工。毕竟农民做零工是很吃亏的,付出了劳力但是赚钱不多,农民自我斟酌后就会选择做长期工而非零时工,农田自然就荒废了。城市越来越大,需要的工人也越来越多,一定程度上导致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从农村离开,流人城市的各个角落,造成了大量耕地的浪费。
耕种和收割如果全凭人力的话,是非常辛苦的。但是因为土地的不平整,有很多使用非常便利的農业科技无法真正的投入使用,耗费了大量的人力。而且农作物出产之后,农民没有意识的将农作物送用于生产农产品,一定程度上浪费了农产品的资源。而且农民没有在农业上形成一条生产链,增加自己的收益。农民没有意识去种植经济作物,特色农作物,在为城乡居民提供农副产品的时候无法获得更大的收益。
发展农业经济促进改善农村面貌的措施
想要发展农业经济的同时还能改善农村面貌,首先就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政府在发展农村烟叶经济的时候,要加大农业资金投入,在农业工具,农田水利,新作物上进行科技创新,科学研发,方便农民进行农业生产。同时,也要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将目光放长远一点,将资金花在有价值的地方,尽量用最少的资金研究出最好的技术。
对拥有土地的农民进行约束,不允许农田荒废。改善农田分散不集中的毛病,支持农民进行还田,将散田聚集在一块,实现农业机械化。同时使用现代化管理的方法,与拥有技术的农业企业合作,将农业大户,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等等安排有序的市场流转,市场发展。
国家在农业科技方面应该给予大力支持。农业中的第一生产力主要还是科学技术。能否提高农业产量,在让农业生产的过程更为轻松便捷,只能依赖于农业科学技术。我国在农业方面的高科技人员一般都在城市中,真正从事农业相关工作的不多。我国应该提高农业科研人员的待遇,鼓励专业性的农业人才进行实践操作,去农村对农业进行改革创新,或是向农民普及农业知识以及农业的相关讯息。比如,让农村内部广播向农民传播播种杀虫收割一系列种植流程中应该注意的,并且有意识的在广播中向农民推荐好的农作物种子,帮助农民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鼓励农民自己进行创新。
国家应该在政策方面支持鼓励农民进行农业生产,通过纳税补贴等各种渠道给予当地农民适当的优惠,对愿意回农村或是详细创业的农业人才给予鼓励和优待。并且鼓励支持发展乡镇企业,就近解决农村劳动力的工作需求。让农村或是乡镇的青壮年劳动力能够两头并进,一方面进行农业生产,一方面在乡镇企业工作,两方都不耽误。
打破地域限制,支持劳动力跨地域流动。近些年来,江浙一带等工业相对发达的地区出现了大量缺乏劳动力的现象,我国应该允许外地劳动者跨地区流动,哪里需要往哪去。乡镇村委应该主动搜集就业信息,随时传递给农民,让农民能够在农业生产的时候也能务工赚钱。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国家与政府应该支持农民开展副业。农民一年的农忙时间不过三四个月,其余就是空闲。做短工对于农民而言比较吃亏,而且企业单位不见得要。做长工会荒废农业。为了让农民能一边进行农业生产,一边赚到家庭所需要用到的钱。政府应该支持农民在农业种植的过程中进行副业的开展。林业,牧业,渔业都是一个不错的方向,也是组成农业的一个重要部分。农村可以通过养猪,养鱼,养鸡,养鸭来实现增收,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结束语
农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任何时候都不能小看了农业,没有农业,别的产业是发展不起来的。农业保障了人们有饭可吃,避免了人们遭受数十年前因为天灾人祸而活活饿死的惨状。改革开放后,我国在农业方面取得了相当瞩目的成就,直接养活了十余亿人口。农业经济的发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在改革农业科技的同时,应该鼓励农民回农村进行农业生产。毕竟,如果没有人去种植,哪怕科技再强农业也无法发展起来。只要需要农业生产,农村便永远存在,在发展农业经济的同时改善农村面貌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只有农民社会与国家共同合作,共同努力,才能共建和谐美好家同。
[1]蔡家勇.发展农业产业经济助推农村面貌改善[J].中国集体经济,2017.(1):1-4.
[2]方保安.我国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对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08.
[3]柳晓阳.基于竞争优势理论的农业产业化研究——以浙江省欠发达地区为例[D].浙江工商大学,2006.
[4]邹如意.江西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研究[D].厦门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