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
摘 要:民勤县是甘肃省的养禽大县,养禽业已成为全县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优势产业。但是养殖技术的缺乏和对鸡减蛋综合征(Egg Drop Syndrome,EDS)防控认识的不足,给养禽业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文章简要阐述了鸡EDS的流行病学及防控策略,以期为提高养殖生产效率、降低养殖成本、延伸产业链和增加养殖户收入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鸡减蛋综合征;诊断;防治
中图分类号:S831.7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1-0769(2018)11-0033-02
鸡减蛋综合征(Egg Drop Syndrome,EDS)是由减蛋综合征病毒(Egg Drop Syndrome Virus,EDSV)引起的,病毒主要侵害30周龄左右的产蛋母鸡,产蛋母鸡感染后主要表现为产蛋率明显下降,产薄壳蛋甚至无壳蛋。本病在蛋鸡中广泛流行,多发生在冬春季节,病毒各毒株间毒力差异较大,可在机体内长期繁殖,且宿主范围广,严重影响着养禽业的健康发展。
民勤县是甘肃省的养禽大县,养禽业已成为全县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优势产业,截止2017年末,全县畜禽饲养量达554.3万头(羽),其中鸡存栏182.7万羽,出栏135.3万羽,产蛋量1.2万t,仅养禽业收入就占据了农村居民人均牧业可支配收入的50%。由于技术的缺乏和对EDS防控认识的不足,许多养禽户平时只重视对鸡新城疫、禽流感和传染性喉气管炎等传染病的防控,而忽视对鸡EDS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在养殖过程中常常碰到蛋鸡产畸形蛋、软壳蛋的现象,给养禽业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文章通过介绍鸡EDS的流行病学及防控策略,以期为民勤县的家禽养殖提供技术支撑。
1 流行病学
鸡是EDSV的主要易感动物,所有年龄的鸡均可感染,产蛋母鸡是病毒重点侵害的对象。幼鸡感染病毒后并不表现出临床症状,但待其性成熟后,受多种应激因素的影响,体内潜伏的病毒被活化后会感染发病。相关试验证实,病毒的增殖主要在鸡的生殖系统,以消化道、呼吸道、输卵管、肝和脾的滴度为最高。本病除了鸡易感外,鸭、鹅等也是其病毒的宿主,病毒主要通过种蛋或精液垂直传染下一代,也可以水平传播给其他易感禽类[1]。
2 临床症状
病毒感染引起鸡发病后,其并不表现明显的临床症状,而是伴随着病毒血症状,鸡群产蛋量突然下降,部分病鸡腺体出现明显炎症,产出无壳蛋、畸形蛋、小型蛋以及软壳蛋。剖检病鸡可见卵巢呈现发育不良,输卵管严重萎缩、部分卵泡软化,子宫和输卵管黏膜出现水肿、肥大,输卵管腔内有白色或干酪样物质渗出物[2]。
3 诊断方法
目前,实验室诊断该病的方法主要包括病原学和血清学方法,涉及病毒的分离与鉴定、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血清中和试验、琼脂扩散试验以及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1]。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技术和实时荧光定量PCR为代表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因具有操作简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快速以及无阳性污染等优点,为EDSV的诊断提供了新的思路。
4 治疗
本病目前尚无有效治疗药物和方法,但疫苗注射可以很好地预防本病,广泛使用的油佐剂灭活苗对鸡群有良好的预防效果。种鸡和产蛋鸡按照疫苗免疫程序分别在35周龄和120日龄加强免疫一次,经过两次接种免疫后,母鸡可保持高水平的抗体,由其孵化出的雏鸡也能保持较高水平的母源抗体,可防止鸡在幼龄阶段感染本病病毒。免疫接种后,要认真检查禽群中有无过敏或严重应激反应,对正在发病的鸡群不宜接种疫苗,可待治疗后及时补免。
对于发病鸡,要仔细排查,严格区分因传染性支气管炎、禽流感等传染病或饲料等其他原因引起的产蛋量下降,区分主因并对症治疗。有条件的养殖场,可联系相关高校及科研单位对毒株进行全面检测分析以及流行病学调查,查明传染源,实行严格的管理制度。病鸡经药物治疗病情得到控制后,可在饮水里添加多种维元素以及多蛋灵等以快速恢复产蛋率。同时,为防止继发感染,还可在饮水中添加“克菌净”或连饮3 d一服灵抗菌剂。此外,还可选择在饮水中定期添加新霉素,以及在飼料中添加增蛋散金蟾毒散或毒瘟清散等药物进行预防。
5 预防和引种
对于未发生该病的养鸡场,应坚持自繁自养,杜绝从染病鸡场引种;对于无条件的养殖场,在引种前应做好种鸡场的考察和调研,其中种鸡场必须取得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和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等相关资质,并具有完善的养殖档案和生产记录、消毒记录、兽药使用记录、饲料使用记录、诊疗记录、产地检疫记录、无害化处理记录和免疫检测记录等。可对重大传染病病种进行实地抽检,应从无病且饲养管理规范的养鸡场引种,严格执行“全进全出”式管理制度。加强蛋鸡的安全引进管理是规范发展蛋鸡产业的先决条件和重要举措,养鸡场必须按规定的程序引进蛋鸡,杜绝外源禽病的流入。通过查证验物,检疫合格后引进的蛋鸡应在指定场所隔离观察21 d,经检查无异常现象出现,并按规定的程序进行免疫接种后,才可按常规程序进行饲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