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婷婷
三农问题一直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民生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家政策对农村的倾斜,三农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相应的解决。但是,三农问题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要想彻底解决它们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要立足于长远。在城镇化、工业化以及新农村建设逐步加深的背景下,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似乎更需要新的对策和办法。因此,为了更好的解决问题,那么我们现在则需要看到问题之所在,才能对症下药,有的放矢。
城镇化 农村 空心化
在中国城镇化迅猛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深入推进的背景下,农村问题却一直是政府及学者们关注的焦点问题。近年来针对农村中面临的各种突出问题,国家已经采取了相关的政策措施进行解决,比如在解决民生问题上实施新农合、新农保以及为解决贫困问题而实施的精准扶贫等项目。但是,要真正解决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问题,需要些时间和功夫,却不能一蹴而就。
说到农村问题,首先不能避开农村空心化的问题。以多数农村为例,大致在最近十年至二十年间,掀起了一股打工热潮,每个家庭将老人、儿童留在农村,而年轻力壮者则涌入城市工作。最开始,这些打工的年轻人会在秋收、农忙时节回来帮助家里劳作,但是最近几年最很少有人愿意长途跋涉地回到家乡帮助家里各地。其原因可以归结为两点:一方面由于种地成本加大而收益不显著,另一方面由于老年人的年龄渐长或劳动能力减弱而无法进行土地耕作。在这两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导致土地荒芜。而我们都知道,土地是农村家庭生活的主要保障,当农村老年人在无生活来源(包括储蓄、劳动收入、养老金或子女的经济支持)的情况下放弃劳作时,生活就会比较困难,即出现老年贫困的现象。尽管这些年,国家在民生问题上下了功夫,比如:政府予以农村老人一定的经济支持,但毕竟杯水车薪,不能真正解决农村中农民的问题,尤其是老年人口的问题。
在城镇化问题产生的同时,空心化问题也就产生了。农村里的年轻人都倾向于进城打工,当这些年轻人在外打体会到城市生活的便利性后,绝大多数人都会选择留在城市里(这里的城市指无论是大城市还是小城镇,至少他们不愿回到农村)。原因简单明显,不再细说。在村里,只要是条件不是太差而子女在外工作的家庭都会选择在城里买房生活并且這些子女人的父母也就在四十到五十岁之间。因此,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即当老一辈的人去世后(目前年龄在60岁以上的人),村里几乎找不到多少原住人口居住。那些暂时没有搬走的人家不过是经济条件差而已。国家对于家庭贫困而住房条件差的人的也没有视而不见,政府对其补助三万五千元来帮助其修房,这也是让其老有所居吧。
尽管农村中条件不是不好,也时常有很多人宣传读书无用论,但思想上比起以前也开化了许多。主要体现在稍微年轻一辈的父母对教育问题越来越重视。目前,除城里有房的或在外打工可以将自己的小孩接出去上学的外,村里只要条件不是很差的家庭都会把孩子送到比自己所居地学校稍微好点的学校就读。由于孩子年龄小且离家远、需要照顾,所以家里都会商量且指定家里的一人专门在外租房陪孩子上学。这样的家庭在不是很偏远的村并不少见,其原因是他们认为好的学校能给孩子不一样的教育,不能让他们输在起跑线上。家庭条件特别差的,也只能让孩子读当地的学校,这样经济负担可能会小些。对于能力上大学的孩子来说,也不会阻止他们继续深造,而是予以支持的态度。因此关于农村教育问题也量解决农村问题的重点.
最后,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很多年轻有文化的人也不愿留在农村,这样一来,村民自治就会出现两大主要问题:一是“村干部”素质不高。村干部组成结构不合理并且呈现高龄化特征,很多村干部对党和国家的政策缺乏了解,思想观念落后,很难适应新形势下农村发展带来的变化,农村治理的“领头羊”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在这个问题上政府也采取过措施,但效果收效甚微,如大学生村官就是一例。尽管他们愿意呆在农村一段时间,但是也不愿在那里奉献一生,所以能为当地作为的就很少了;二是普通村民缺乏参与自治的能力。村民的政治参与热情低,权利意识和民主意识匮乏。主要表现为他们对村上召开的选举会或其他一些会不愿参加,有时村班干部为让大家积极来参会,就要绞尽脑汁、采取各种办法了。
关于农村中出现的问题还有很多很多,这只列出了其中比较大的问题或较为明显的问题而已。当认清目前在农村中出现的问题后,我们就需要着手寻找与之对应的解决办法了。很多学者在关于解决三农问题上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但都不可能是立竿见影的。因此,要真正解决农村、农业、农民问题还任重而道远。
[1]王军利.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空心村治理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
[2]叶忠海,张永,马丽华,贾红彬.新型城镇化与社区教育发展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4,20(04):100-110.
[3]佟伟铭.乡村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社区发展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