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台县金融精准扶贫现状、对策及建议分析

2018-05-14 08:55李佳珍
财讯 2018年15期
关键词:贫困地区贫困户贷款

李佳珍

高台县做为甘肃省17个插花型贫困县之一,近年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扶贫开发模式虽然已觅成效,但随着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进入攻坚阶段,加大金融扶贫力度,鼓励和引导各类金融机構加大对扶贫开发的金融支持,是新常态下金融精准扶贫的方向标。本文通过对高台县目前金融精准扶贫中面临的间题进行分析,并对其提出了相关纳对策及建议,以大力推动精细精确精微的“绣花式”扶贫工作的开展。

金融支持 精准扶贫 对策及建议

绪论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确保到2020年,中国要完成现行标准下农村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脱贫离不开金融机构的支持,如何实施金融精准扶贫,发挥金融服务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是当前我国金融机构面临的重要课题。在当前的由“漫灌式”到“滴灌式”转变的精准扶贫模式下,由于贫困深度、贫困难度的加重,调动多元化的力量来推进扶贫工作越来越重要。资金是经济发展的血液,精准扶贫离不开资金的投入,而金融的发展能通过收入分配、资源配置等方式促进扶贫工作高效率、低成本的进行。金融精准扶贫作为贫困户的增收脱贫和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重要的催化剂,是精准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总结前人对金融精准扶贫研究经验的基础上,结合高台县的实际进一步探索我县在金融精准扶贫所面临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金融精准扶贫的概念及内涵

精准扶贫是指针对贫困地区不同的农村环境、不同的贫困农户现状以及不同的扶贫资源,运用科学而有效的方法对扶贫对象加以精确识别,进而实施精确帮扶和精确管理的一种脱贫致富的方式。

金融精准扶贫是采用科学的标准和程序,对不同贫困地区的贫困村和贫困户进行精准识别,按照实际的贫困原因开展分类管理,并根据动态化的准入与退出机制进行定量考核,从而引导当地金融资源的最优化配置,最终实现广大贫困地区农户彻底脱贫致富。其实质主要包括精确识别、联动帮扶、分类管理和动态考核,其中,精确识别是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金融资源现状以及贫困村、贫困户实际制定相应的识别标准,按照统一的程序,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准确的将贫困村、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分类出来。联动帮扶是指金融扶贫牵头单位动员当地各方金融力量参与到扶贫工作中,根据实际的贫困村、贫困户致贫原因,结合当地环境,逐村、逐户地制定不同的结队帮扶措施,有针对性的开展联动帮扶。分类管理是指扶贫主管部门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对分类帮扶的贫困村、贫困户进行定向监测,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提醒帮助。动态考核则是指政府主管部门对具体帮扶的贫困户取得的成绩,定期或不定期的组织量化考核,对已脱贫的及时退出帮扶对象,确保金融精准扶贫真实而有效,确保精准脱贫。

高台县贫困地区的基本特点

高台县位于河西走廊中部,全县总面积4312平方公里,占全省0.95%;县辖9个乡(镇),136个行政村,常住人口14.66万人,其中农村人口13.07万人,占89.15%,是甘肃省17个插花型贫困县之一,存在以下特点:

(1)基础设施比较薄弱,抗灾害能力差。高台县地处西北内陆,气候寒冷干旱,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不便,区域内水利灌溉设施陈旧,土地高低起伏、分布零乱,耕种难度较大。且受全球气候变暖趋势影响,祁连山雪线上升。干旱、霜冻、冰雹、山洪等自然灾害频发,农户的生产生活条件艰苦。

(2)贫困率高,农民收入结构单一。据统计,全县贫困村、贫困户中绝大多数的家庭收入是靠种植和养殖业,且多为自给自足,市场增加值不高。农业生产的先天条件有限,交通信息不畅,运输成本高,农副销售较困难,农民收入水平低且渠道单一,参与产业结构调整的能力较弱。

(3)农民素质较低,贫困自我认同度高。由于农村经济文化较落后,农民的思想相对保守,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小农意识强烈,信息渠道狭隘,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差。生产经营能力差,发展资金短缺,致富门路不多,发展后劲不足,抵御自然风险和自我发展能力较差。

(4)发展不平衡,返贫现象突出。全县乡村与乡村之间、户与户之间发展极不平衡,贫富不均现象突出,部分人口收入畸高拉动了贫困地区农民纯收入的虚高。一部分农民经济收入水平比较低,长期在贫困线上下徘徊,基本无积蓄,因灾、因病、因家庭变故返贫现象十分突出。

金融精准扶贫工作开展的情况

为做好金融精准扶贫工作,高台县支行牵头金融联席会议作用,积极引导辖内各家金融机构加大精准扶贫力度。与政府相关部门做好工作对接,从机制建设、资金安排、流程简化、模式创新等方面探索出了一条金融精准扶贫的有效途径。至目前,全县农户贷款余额300417万元,同比增加30162万元,增长8%。其中专项扶贫贷款余额6900万元,精准扶贫贷款余额36806万元,利用扶贫再贷款发放的扶贫贷款余额18620万元。其中发展性专项贷款1192户,贷款金额4401万元,带动性专项贷款699户,贷款金额2499万元。农村商业银行共建立农户信用档案33271户,评定信用户29770户。创建信用乡镇9个,创建信用村123个。

五、高台县金融精准扶贫的现状

(1)金融服务基础与金融精准扶贫不相适应

1.金融精准扶贫的金融服务机构单一,难以与金融精准扶贫能力相适应。据统计,国有商业银行工、农、中、建一般只在县域设有分支机构,乡(镇)一级只有农行有机构,而村一级四大行基本没有营业网点,农村信贷业务占比少,扶贫参与度明显较低。农信社、农商行、农合行及村镇银行乡(镇)村的网点虽然较多,但受存贷比控制和自身效益的约束,可贷资金有限,扶贫力度相对较弱。

2.金融产品供给过于单一,与农村贫困资金需求不匹配。在免抵押、免担保信用贷款贫困农户的实际覆盖面较小,传统的抵押担保贷款、联保贷款大多不适合贫困农户。农村产权抵押贷款至今未全面推开,县域内担保机构发展严重滞后,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面较小,商业性农业保险品种单一且推广不足,造成扶贫金融产品供给与贫困资金需求的矛盾突出,农民金融服务感受度明显底下。

3.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与金融扶贫实践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现行金融统计指标不能准确、完整、全面地反映金融扶贫的实际情况,采用的“涉农贷款”、“农户贷款”、“农业贷款”指标比较粗放,未能细化到与“三农”相关的金融扶贫业务类别上,不能准确全面反映金融机构对贫困农户及农村基础设施、扶贫搬迁、助学贷款、特色农业等的金融支持情况。

(2)金融精准扶贫对象识别存在误差,扶贫资金使用的效率低下

1.贫困“三农”纵向识别与横向识别的矛盾长期并存。目前开展金融精准扶贫识别贫困户的主要方法是纵向识别,由市、县组织,按照“市(县)—乡(镇)—村—户”网络运作模式,自上而下逐级认定,确定帮扶单位和帮扶对象。以高台县为例,识别贫困户的程序为“规模分解—村级排查—评议公示—乡(镇)审核—县(市)审批—省级备案”。这种方式看似严密,但它的层级明显过多,透明度也不高,信息沟通与传递存在不及时问题,况且金融机构未提前参与对贫困户的甄别筛选,难免会存在“人情帮扶”、“优亲厚友”。目前还未建立横向识别网络,极易在扶贫对象的识别中产生“漏桶效应”,识别层次越多,漏出量就会越大,而原本不需要扶持的却有可能被纳入扶贫范围。纵向识别与横向识别的矛盾,使金融精准扶贫工作在一开始就处于被动地位,面临帮扶对象被动选择的棘手难题。

2.贫困人口的退出和返贫再生的矛盾极难理清。精准扶贫注重的是对扶贫对象的及时监测与考核,重点工作是脱贫人口的及时退出,让需要得到帮助的贫困人口及时进入到帮扶群,但目前高台县返贫人员的再生导致脱贫人口的及时退出实施比较困难。尤其是高台县的自然条件相对恶劣,因灾返贫、因病返贫、因婚返贫现象时有发生。虽然脱贫人口退出后返贫可被再次认定为新的返贫对象,但由于退出造成的返贫帮困的中断,想要重新列为扶贫对象难度比较大,存在时空差。返贫人口的大量出现,不仅抵消了前期的帮扶成效,也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精准扶贫的总体进程。因此,在当前我县金融精准扶贫工作中亟待理清并解决脱贫人口的及时退出与返贫再生之间的矛盾。

(3)金融创新助力精准扶贫收效甚微。

一是多层次的金融创新产品尚未成型,不能成为精准扶贫服务主体;二是特色贷助力精准扶贫成效不明显,产品创新贫困户实际需求不相符;三是普惠金融发力较慢,一篮子政策效应显现缓慢,农村金融创新产品数量增长有限;四是风险分担机制不健全,金融精准扶贫创新动力不足。

对策及建议

(1)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优化金融精准扶贫服务

金融机构服务网点向贫困乡镇和贫困村延伸,实现贫困地区金融服务全覆盖。加强物理网点建设、电子机具布放和电子渠道建设,推广电话银行、手机银行和网上银行等现代金融服务方式,让更多的贫困人口享受到账户开立、存取款、转账支付、政府各种扶贫资金分配搭载工具等基本金融服务。加强地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在贫困地区深入开展信用户、信用乡镇创建活动,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加强金融知识和金融扶贫政策的宣传普及,提高贫困地区金融消费者的金融素养和风险识别能力,培育“有借有还”的金融意识和诚信意识。

(2)抓重点,提高金融精准扶贫效率

首先,在具体扶贫工作中,可以结合科技金融创新成果推进金融扶贫工作实施,如在精准识别、精准考核、设立帮扶项目等工作阶段可以利用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提高识别精准度、加强考核力度、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同时,完善农村贫困地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户获得金融产品、服务的便利度,平衡贫困地区与非贫困地区所能获得的金融服务供给量。

其次,构建可持续的金融精准扶贫体系,建立完善的金融精准扶贫进入、退出机制,降低返贫率,提高贫困户可持续脱贫增收率,重点在推动贫困地区潜力产业发展,帮扶贫困户培育发展潜力产业,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协助贫困地区精准选择帮扶项目、帮扶产业,使得贫困户掌握技术提升自我发展能力,得到产业化的可持续红利。

最后,降低贫困地区金融机构进入门槛,并提供相应的配套奖励措施,推动农村金融机构的多元发展,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金融机构壮大进入精准扶贫力量。鼓励金融机构向贫困地区的小微金融机构发放批发贷款和委托贷款并给予一定担保,政府同时给予政策优惠,地方政府可以联合相关金融机构在贫困地区设立扶贫互助资金,同时要加强监管,做好内部控制和风险防控。

(3)大力发展金融创新,推动金融精准扶贫工程

1.扩展农村普惠金融服务受益面。用好用足中央和省里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和扶贫扶持政策,联系实际、跟进措施、配套政策,捆绑资金、整合资源、统筹力量,切实发挥好扶贫政策1+1>2的叠加效应,解决好扶贫资源到村到户到人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2.加快“小额信贷”服务机构布点建设。加快推进“小额信贷促进会”完成对全县所有乡镇的布点工作。同时,要积极探索多渠道筹资模式。如地方政府与金融机构扶贫相合作、专业性的民间组织参与扶贫到户工作,扩大筹资范围,并以法律的形式加以规范和制约。

3.全面推进贫困人口信用体系建设。以贫困低收入群体建档立卡系统为基础,充分发挥扶贫工作队、村两委、村級金融协理员的作用,对贫困群众的发展能力、家庭资产和脱贫项目前景进行深入摸底,建立起完善的农户信用体系信息平台,为涉农金融部门提供授贷依据。

[1]么晓颖,王剑.金融精准扶贫:理论内涵、现实难点与有关建议[J].农银学刊,2016(1):4-7.

[2]鄢红兵.创新“金融+”实施精准扶贫一一一当前我国金融扶贫的难点及对策[J].武汉金融,2015 (9): 56-59.

[3]唐诚希.金融精准扶贫工作的难点和对策——以广西为例[J].区域金融研究,2016 (08):53-55.

[4]苏畅,苏细福.金融精准扶贫难点及对策研究[J].西南金融,2016(04):23-27.

猜你喜欢
贫困地区贫困户贷款
杜造海:从贫困户到脱贫致富带头人
比亚迪集团扶贫
三部门发文鼓励政府 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
重视“非贫困户”的满意度
旧信封
播州区委离退局开展春节走访慰问挂帮贫困户
俄气从中国银行获得20亿欧元贷款
长白山农商银行一季度贷款实现开门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