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語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活语文是培智学校学生学习应用语言文字的重要载体,也是培智学校学生发展思维/改善功能、学习文化知识和形成生活技能的基础。2016年颁布的《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强调以生活为核心构建开放而适性的语文课程。对于智力障碍的儿童来说,往往会由于他们自身的缺陷而受到这个社会的排挤,因为他们大多智力较为低下,身心发育不健全。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忽略他们,因为他们和我们同处于一个社会环境,他们也需要具备那种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能力。为此,将生活化的情境引入到培智语文教学中去,可以有效地让学生感受到形象的画面,体会到社会生活的真实情境,从而促使他们快速地学习到社会知识,进而能熟练地加以运用。
关键词:培智学校;语文教学;生活化;智力障碍儿童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的影子,语文的教学也离不开生活。对于智力障碍儿童来说,语文教学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件极其困难的。教师要想让智障儿童学到更多的知识,让他们体会到这个世界的美好,就需要在语文课堂中用生动活泼的画面构建出真实的生活情境,从而让他们能够更快、更牢固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该给与孩子更多关爱理解和包容,更多地帮助孩子积累生活经验。
一、教学目标生活化
与普通学习一样,培智学校的教学内容是在生活实践这个大的环境背景下进行的,教学内容是人类在生活中总结出来的系统性的知识和规律性的经验集合,因此,培智学校的教学目标是基于“生活”的。同时结合智力障碍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培智学校语文教学的教学目标更应该具有现实针对性,就是为了生活,为了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
语文教学是智力障碍儿童获取生活经验的一部分,教学过程属于他们的生活过程之一。在此基础上,语文教学的基础功能在于帮助智力障碍儿童将来更好地适应生活、融入社会,能够在社会中体现自身的价值。因此,培智语文教学目标的确定,应紧紧抓住“生活”这个中心,立足于丰富和充实智力障碍儿童的现实生活,并为提升智力障碍儿童的未来生活质量而开展教学活动。
二、教材内容生活化
对于所有的教材内容来说,都源于人类的生活实践,都是人们对于生活知识及其规律的高度概括和揭示。其中,语文的教学内容更加生活化,并且应该生活化。相比于智力障碍儿童的语文教学,其目的并不是传授高深的系统性的知识,而是倾力于培养他们日后能够自立于社会的能力。因此,在培智学校语文教学中,更多的应融合学生成长,生活必须的思想道德、知识技能等,譬如尊老爱幼,民风民俗,社会伦理等等。对存在中度智力障碍的学生进行语文教学,如果不对教材进行处理就直接教授给学生则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也违背学生的学习规律,难以让学生掌握基础和必备的语文知识。语言文字知识对于存在中度智力障碍的学生来说难度较大,那么要想让他们的语文知识和能力得到有效发展的话,就必须要在教材处理方面实现生活化,并将生活化的教材处理作为生活语文教学的基础策略,让教材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鼓励学生从生活当中学习以及灵活应用语文知识。
通过整合教材内容与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在学生生活的基础上,寻求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教学材料。概括来讲主要有三方面:
1.学习的主阵地学校。学校是学生生活的重要场所,学生接受的大部分知识来源于此。在校园中,可以让学生有更多说、讲及动手做的机会,主动参与团体活动,积极发言,帮助其他同学等等。
2.家庭生活的直接作用力。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家庭也成了儿童学习语文的第一场所。在这里,儿童获取知识,养成习惯。教师可以抓住儿童家庭的特点来设计语文教学。
3.联系社区,贴近社会。社会是一道广阔的背景,社区是社会的组成单元。沟通课堂内外,充分联动学校、家庭和社区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多方面的学习互动,拓展学生学习实践的空间。让学生参与,让学生多看,多听,多说。在交流中学习,在实践中探究知识。采用生活化的教材处理方法能够让学生挖掘生活当中隐藏的数学知识,集中注意力投入到本课内容的学习当中,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长此以往,学生会逐步建立起生活和语文学习之间的关联,极大程度上提高语文学习质量。
三、情境活动生活化
利用情景展示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在培智学校的语文教学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存在中度智力障碍的学生在认知和思考问题方面存在障碍,不具备抽象思维能力,需要通过直观形象的展示来强化他们的形象思维,让学生获得对事物和知识的正确认知和理解。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当中,很多教师虽然会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但是在情景展示生活化方面做得明显不足,使得整个教学情境缺少生活气息。对此,语文教师在情境展示环节要最大化的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并尽量还原学生的生活场景,让学习环境充满生活味道。
1.情景体验。创设一定情景,将学生带入该情景中探索学习,以达到预期的效果。智力障碍儿童理解能力较差,对他们来说,直接感知的知识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因此,语文教学中,以教材为依据,结合生活情景,让智力障碍儿童走进生活,体验生活,可以有效地促进他们对于语文知识的学习和把握。例如,我们在教《讲卫生》这一课时,结合教材内容及特点,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模仿生活场景,让智力障碍儿童牢记讲卫生的好习惯,在家里能够自己刷牙洗脸洗手,在学校中养成便后自觉洗手的好习惯。同时督促周围同学,帮助和引导他们做一个讲卫生的好孩子。因此,生活场景体验能更好地拓展教学空间,促进智力障碍儿童生活适应能力的发展。
2.游戏活动。将游戏引入教学活动中,能够营造一种轻松、快乐的氛围,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在玩中学,学中玩,极大地促进学生智力和适应力的发展。例如“我是小导游”、“小熊过生日”、“过家家”等,将学生引入游戏情境中,在玩中学习与人交往,发展学生语言能力,提高智力障碍儿童的生活适应能力。
四、研發适合培智孩子的生活化教材
智障儿童因其智力残损程度、家庭背景、生活环境的不同,导致其在性格、学习能力、生活认知能力、生存能力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仅一个班级的十几个孩子,往往就差距甚远,他们或动手能力尚可而语言能力较差;或语言能力较好而记忆力、书写能力较差;或书写能力较好而运算能力较差,有些智障儿童甚至连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都没有……。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适合他们的生活化教材。考察XX培智学校让我认识到这一点,研发一套适合培智学生的生活化教材是很有必要的,XX学校的做法就非常值得借鉴。他们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并结合智障学生的智障情况和当地的就业情况自己研发了一套适合学生的教材:如《我有一双勤劳的手》、《生活语文》义务教育阶段一至十八册,生活数学义务教育阶段一至十八册都非常实用。《我有一双勤劳的手》由自理篇(低段)、整洁篇(中段)、家务篇(高段)、家政篇(职高)四部分结合而成。它以年龄段学生个人生活、学校学习、社区参与的自主活动为内容,由教材准备、教学目标、教学课时、操作步骤、注意事项、温馨提示、友好链接、学习结果测评等环节组成,不但训练了智障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动作协调能力,还训练了他们的居家生活能力、社会使用能力。而《生活语文》和《生活数学》也是老师们经过教学实践,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自己研发的教材,简单而且实用。编制教材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我们不妨对我们现行的教材内容根据是否实用进行适当的删减,然后再增加一些实用的生活化教材。
综上所述,培智学校语文教学生活化有其存在的理论依据和现实背景 ,生活化可以综合体现于教学的各个方面 。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 ,重视模拟生活情境 ;在教学指导中 ,善用生活实例 ;在作业布置上 ,关注生活体验 ;在教学评价上 ,回归生活现实[]。而在培智学校各门课程的实际教学过程中 ,如何更好坚持生活化的理念 ,还需要教师们认真实践与总结 。
参考文献:
[1]周仙娥.分层次,生活化———弱智数学教学教法改革浅探.现代特殊教育,2005(10):25-27
[2]吴再勇.从生活化的角度进行启智学校初中语文教学[J].新课程导学,2017(16):58
作者简介:
宋甜(1993--)女,汉族,甘肃会宁人,本科,二级教师,研究方向:特殊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