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来,海外游客进入我国旅游的态势发展极为迅猛。这既为我国旅游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又使我国面临严峻挑战,尤其是在人才培养方面。然而,我国目前的旅游英语人才的培养正处于一个断层期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英语水平普遍不高,英语专业旅游管理方向学生的旅游基础知识又不够扎实。本文正是基于对英语旅游专业人才的较大市场需求及我国现阶段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来分析如何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英语旅游专门人才以满足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
关键词:市场需求;英语;旅游;培养
目前,我国从事涉外旅游的工作人员较多,但其来源途径主要有两个,其中一部分是来自于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另一部分则是来自于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对于一些高校来讲,针对这两个专业的学生也都开设了旅游英语课程,但是其专业性不强,缺乏针对性,使得培养效果都不尽人意。对于旅游专业的学生来讲,他们所熟知的是管理运行模式;英语专业的学生则更多注重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能的培养。可以说,我国目前的旅游英语人才的培养还处于一个断层期。
出现这种断层的原因就在于旅游管理专业英语导游方向和英语专业旅游管理方向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各自为政,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旅游管理专业英语导游和英语专业旅游管理方向的培养目标侧重点不同
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旅游管理专业知识和较强旅游服务技能,适应中国旅游发展需要,能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从事旅游管理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及旅游教育人才。而英语专业旅游管理方向的培养目标则是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语言基本技能,熟练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能够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从事旅游管理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及旅游教育人才。由此可见,旅游管理专业重视旅游管理知识和技能,而英语专业旅游管理方向的培养目标重视英语水平和应用能力。
其次,二者的课程设置差异较大
旅游管理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有:管理学、西方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会计学、财务管理、旅游学概论、旅游经济学、旅游心理学、饭店管理原理、旅游统计学、旅游市场营销、旅行社管理、旅游资源学、旅游规划等。而英语专业旅游管理方向开设的课程主要有:综合英语、阅读、听力、口语、翻译、写作、高级英语、语法、语言学、美国文学、英国文学、英语国家概况等。同样是一个重旅游管理,一个重英语技能,出现了两个专业两张皮的现象。
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出符合我国市场需求的合格英语旅游专业人才呢?从教育者角度出发,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我们应该学习、引进并发展德国教育中的新的课程模式,即“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模式。敢于打破高等职业教育学科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在分析英语导游活动工作过程的前提下,按照具体工作过程中的需要来设计课程。应突出导游活动过程在课程框架中的主線地位,整合优化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
2.注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根据各个地方的具体情况,我们应该采用以教师和企业人员参与为主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尤其是社会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使学校教学和工作实践形成零距离对接。
3.选取恰当教材
各高校要遵循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原则,及时选取适合当地旅游英语人才培养的教材。同时,尽量规避选用语言学习和专业学习相分离的“二元结构”教材。只有解决好英语语言学习和导游专业知识学习之间关系的教材,才能在注重加强学生导游服务规范性和技能性训练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导游英语听说能力,从而提高学生涉外导游服务水平。
4.突出地方特色,深入了解文化内涵
旅游行业是一种文化性很强的经济产业。旅游者想要了解异国情调、游览他乡风情、体验异地文化,必然要注重了解文化内涵,突出民族特色以及地方特色。这就要求旅游从业人员要深入了解我国旅游文化内涵,能用地道的英语向海内外游客介绍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秀丽的山河。
综上所述,我国英语旅游专业人才培养只有使学生将英语语言技能与旅游知识相结合,在精通旅游专业知识的同时能够熟练英语听说读写各项语言技能,能用两条腿走路,才能培养出以旅游专业知识为底蕴、英语语言技能为依托的复合型、实用型人才,才能满足我国巨大的英语旅游专业人才需求。
参考文献:
[1]李侠.浅析旅游文化翻译策略[J].品牌,2015(10)
[2]李玲.咸阳市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研究[J].科技纵横,2011(1)
[3]谢天振.中国文化如何才能真正有效地“走出去”[J].东方翻译,2011(5)
[4]张晓娟.英语导游外宣中“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研究[J].新丝路,2016(11)
作者简介:
张晓娟,女,咸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英语翻译、英语导游及英语教学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