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子洋
摘 要: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立足实践的唯物主义,通过对人的本质和社会历史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分析,克服了以往哲学家对幸福本质认识的抽象性、片面性、直观性,逐步建立了为全人类谋幸福的科学的幸福观。随着中国特色社会的不断发展,全面认识和深化马克思幸福观的逻辑理路,对于我们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坚定为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目标而奋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字:马克思;幸福观;逻辑理路
改变劳苦大众受压迫的悲惨命运,追求整个人类的终极幸福,是马克思终生为之奋斗和献身的目标与价值追求,可以说马克思毕生的学术理论研究,就是围绕这个主题而展开的。从自我意识的精神幸福到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践幸福,从主张资产阶级改革的民主主义者到推动无产阶级革命的共产主义者,从揭示资本主义私有制下人不幸福的根源到历史唯物主义幸福观的最终确立,马克思幸福观的形成经历了一个复杂漫长的演变过程。
一、马克思幸福观的萌芽
1.《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神性色彩下的理想主义幸福
少年时代的马克思,受到家庭浓厚的宗教氛围和自由主义、理性主义思想的影响,在其中学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中便表现出对人类幸福问题的深切关注,显示了马克思卓越超群的人生理想,是其幸福观最初的萌芽状态。他指出,人由“神性”决定,在“神性”指导下,人会不断完善自身。同时,“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马克思把青年抱负定位于“完美”,把为全人类幸福美满而奋斗作为努力的焦点,指导青年人选择正确的职业。同时马克思指出为共同目标奋斗的人将得到历史的赞誉,他们是最高尚最幸福的人,准确把握了青年人奋斗的脉搏,树立了为全人类幸福奋斗终身的伟大志向,也充分彰显了马克思普罗米修斯式的救世情怀。青年马克思的幸福思想是建立在虔诚的基督教信仰之上的,还未摆脱神的约束,但整体来说,马克思已经冲破了神对人的控制,凸显出了对人类自身幸福的关注。
2.《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现实偶然性的实践幸福
在《博士论文》中,马克思充分肯定了原子偏斜论的意义,确证了偶然性在打破必然性命运束缚中的革命性价值,阐述了人的自我意识、个人意志自由、幸福的可能性等一系列人类幸福问题的观点。马克思将其原子“从直线中解放出来”的认识运用到人的意义上来,是打破必然性的偶然性,也是对命运的斗争和反抗。他认为,如果现实世界只存在必然性,那么人将和动物一样,丧失掌握自己道路和命运的机会,丧失自我意识和自我存在,沦为宿命的奴隶,也将彻底失去获得自由和幸福的可能性。正如伊壁鸠鲁所言“在必然性中生活,是不幸的事,但是在必然性中生活并不是一个必然性,通向自由的道路到处都开放着”。人类真正的幸福应该从伊壁鸠鲁的精神幸福走向现实幸福,从个体的抽象幸福走向普遍的现实幸福。只有从人与人、人与社会相互作用的角度来考察人、研究人,才能找到真正的通往自由与幸福的道路。此时马克思的自我意识理念已经不再是黑格尔抽象的绝对精神的自我意识,但马克思还没有将人还原回其真正的本质,还没有跳出黑格尔思辨唯心主义的立场。即便如此,马克思对人类幸福的关注点己经从纯粹感性的精神幸福转向了具有现实偶然性的实践幸福,这一转变为马克思幸福观的进一步发展拉开了序幕。
二、马克思幸福观的形成
1.《<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立足现实生活是幸福的起点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从现实的革命理论角度,有力地批判了黑格尔及青年黑格尔派的错误思想,在此基础上,真正诠释出人的幸福本质不是抽象的、机械的、主观的蛰居于世界之外的存在物。也就是说,无论是对宗教的批判还是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废除马克思都要坚决从人的现实生活本身出发,从现实生活中人的幸福视角出发。转言之,人的幸福生活实现必然是在现实的属人世界中的现实存在,是在属人的社会现实生活世界中的存在与产生,而不是过去旧哲学关于幸福的抽象存在和快乐情趣。现实生活中人的幸福被宗教精神异化,人在宗教思想的统治和压迫下完全失去属于真正人所具有的人性和幸福。人所追求的幸福,在宗教世界中的实践也就成为一种虚幻的太阳。马克思深刻意识到现实生活中的人,饱受宗教压迫的精神痛苦,认识到宗教是人的本质在幻想中的实现。他指出,“真理的彼岸世界消逝以后,历史的任务就是此岸世界”。只有通过社会革命、理论批判、现实活动、生产劳动、劳动实践等积极废除掉一切受剥削和被压迫的存在,才能真正实现现实幸福和人的独立性。此时的马克思已经摒弃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开始站在唯物主义立场探索人类的幸福之路。
2.《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的类本质的复归是幸福的内在要求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深入研究异化劳动,从经济学基礎上论证了人应该如何获得幸福。他认为,异化劳动使人丧失了自己的类本质特征,劳动仅仅是一种谋生的手段,并且变为束缚人性的枷锁,人被迫退回到仅仅满足生理机能的动物层次。在这样的劳动中,人是感到不幸福的。要实现人的幸福,就必须将人从异化中解放出来,使劳动成为人自由自觉、有目的有意识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成为人的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只有这样,人才能通过劳动完成其本质的复归。为了实现人类的解放与幸福,马克思从经济学和哲学两个角度探讨了异化扬弃的实现途径。从经济学角度出发,异化的扬弃就是对私有制的积极扬弃;从哲学角度出发,异化的扬弃就是实现人的本质的复归。这两条途径相辅相成,高度统一,是同一历史进程的两个方面,而这一历史进程就是无产阶级解放的政治形式来实现。《手稿》是马克思站在唯物主义立场上,对私有制是导致人的本质异化和人们生活不幸的根源的深入分析,标志着马克思无产阶级幸福观的正式形成。
三、马克思幸福观的确立
1.《德意志意识形态》——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幸福的归宿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认为,人类历史的基础和创造者是“现实的个人”。人作为现实的存在,必须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以满足其基本的生存需求。人在通过实践活动改造自然的同时,也不断发展其自身的特性以满足更深入、更广泛的改造自然的需要。同时,“现实的个人”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既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之中的社会性存在,又处于一定的历史关系之中的历史性存在;既横向与现实世界发生联系,又纵向依据历史条件发展变化。探求现实的人及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就不能局限于人与自然的关系,而是应该进一步深入到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之中。在确立了人的本质之后,马克思定义了“现实的个人”的幸福状态──真实的集体中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真实的集体是在生产力充分发展的前提下的自由人联合体,这种联合不是出于外力强迫和生存需要,而是一种自主的联合。“只有在集體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真实的集体建立在公平合理的社会基础和价值基础之上,一方面真实的集体中不存在阶级对抗和利益冲突,集体成员之间相互平等,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和一切生产力的总和;另一方面真实的集体可以代表大多数集体员的普遍利益和价值追求,能够为集体成员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条件,而集体成员的自由全面发展也能动地促进了真实的集体的进一步发展,这种协调统一的共生关系推动了整个社会的进步和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形态》中,马克思站在唯物史观的立场上,将“现实的个人”理解为人的本质,将真实的集体中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定义为人类幸福的最佳状态,表明了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幸福观的基本确立。
2.《共产党宣言》——无产阶级革命是实现幸福生活的根本途径
在《宣言》中,马克思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立场,运用阶级斗争理论,沿着消灭私有制和消灭阶级社会两条价值主线,阐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分析了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规定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并最终指出只有每个人都自由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才是实现人类幸福的自由王国。没有无产阶级革命就不可能彻底消灭剥削阶级,就不可能建立新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就不可能寻找到真正的幸福。“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资本主义社会也不例外。在《宣言》中,马克思从分析资产阶级产生和发展入手,以无产阶级如何取代资产积极为中心论点,给我们从另一角度开辟了寻找幸福的道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世界市场的形成,工业取得巨大发展。资产阶级不断壮大,并带来了政治上的革新。马克思在这里肯定了资产阶级在历史上起到的革命性作用。但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生产关系已经不能在适应生产力发展变化,生产社会化与私有制矛盾升级。与此同时,无产阶级也在逐步发展壮大。就这样,资产阶级将消灭封建制的武器不仅对准了自身,而且还生产出了使用这种工具的人──无产阶级。随着分工的细化,机器的发展,工人越来越贫困,他们的劳动只够用来购买生活资料。而其他阶层的生产者,随着生活日益窘迫也加入无产阶级行列,逐步形成反资本者的同盟,在不断联合斗争中,踏上了一条寻求幸福的革命道路。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运动,是无产者寻求幸福的根本途径,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消灭剥削和压迫的唯一方式,正如马克思预言的“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同样是不可避免的”。马克思还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下的幸福作了一定描述,“共产主义将同传统的私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人与人之间剥削、民族间对立随之消失。劳动将成为扩大丰富及提高人们生活的手段,阶级对立不复存在,人们在自由、平等、公正、富足的共产主义社会中充分的发展,运用自己的各种能力,实现自己的真实幸福。在这一社会形态中,人不在因财富多少而苦恼,每个人为自己真正的幸福而快乐。为了实现这一人类社会发展与人类自身发展的终极目标,马克思发出了跨越人类历史的呐喊:“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共产党宣言》不仅是科学社会主义问世的标志,也是马克思站在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基础上,公开向世界发表的幸福宣言,标志着马克思幸福观的最终确立。
四、小结
马克思通过艰辛的思想求索,最终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构建了系统的、全面的、科学的幸福观。幸福就是以现实的人的现实幸福为最终归宿,以人民群众的劳动实践为基本方式,以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的共产主义运动。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9
[2]戴维·麦克莱伦.马克思传[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3]张海滨、马兆俐、李琳.幸福何以可能——论马克思求索幸福的思想历程[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18.(1):8-11
[4]万庆.马克思幸福思想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