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洁 石建莹
摘 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是推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的具体方法。如果说简政放权是“放管服”改革的有效手段,那么创新监管方式就是“放管服”改革的机制保障。要打破互为前置审批的怪圈,防止因技术管理漏洞导致的“放管服”链条断裂,通过创新内部流程再造机制、上下协同联动机制、内外系统整合机制,实现过程监管、协同监管和综合监管,进而破解“办事难”问题。
关键词:创新;监管机制;行政审批;“放管服”改革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是推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的具体方法,是让行政管理方式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是推动公开、公正、公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如果说简政放权是“放管服”改革的有效手段,那么创新监管方式就是“放管服”改革的机制保障,是啃政府职能转变的“硬骨头”,对破解群众办事难的问题及融洽干群关系具有重要作用。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用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机制,不断把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引向深入。
一、加强“放管服”改革中监管的意义
“放管服”改革是一个系统的整体,既要做好简政放权的“减法”,又要善于做加强监管的“加法”和优化服务的“乘法”。如果说简政放权是“放管服”改革的有效手段,那么创新监管方式就是“放管服”改革的机制保障。按照“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原则,针对不同形式的简政放权,采用不同的管理方式,既要落实放权的责任,也要堵住监管的漏洞,更要补齐服务的短板。因为,监管是基础,“管”得好才能“放”得彻底,“管”不好“放”也会受限制。创新监管方式,就是要通过简约监管、审慎监管、综合监管、智慧监管、协同监管,发挥社会组织、社会舆论和公众的监督作用,以“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即禁止”做到细化和完善放权流程,以“企业自治、行业自律、社会监督、政府监管”的新理念厘清监管职责,以创新监管提升政府管理水平,从而推动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真正做到审批更简、监管更强、服务更优。
二、“放管服”改革中监管存在的问题
1.互为前置审批的怪圈依然存在
“放管服”改革的目的是为了革除与审批发证相关联的寻租和不当利益。但是在实际改革中,审批权力是下放了,政府监管的方式并没有改变,企业和群众在办证照及办事中仍然会遇到部门之间“政策相互冲突,审批互为前提”,相互“踢皮球”現象,陷入“鸡生蛋、蛋生鸡”的怪圈。此外,由于现有的各业务信息系统是运行在纵向的体系中,开发环境、数据结构、开发语言、信息标准各异,各业务信息系统之间无法进行数据调用,难以有效形成信息共享,也导致了互为前置审批的怪圈依然存在。
2.技术管理漏洞导致“放管服”链条断裂
俗话说,“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当前各地在“放管服”改革中推行的“人在干云在看”、“最多跑一次”、“一网通办”都是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有力探索,既减少了办件时限,简化了办事流程,又提高了工作效率,方便了群众办事。但在实际运行中,依然存在比如因身份信息遗失,被他人冒用注册登记事项后,由于监管部门不作为、推诿责任,导致申请撤销困难等情况的发生。虽然身份信息识别附加了指纹识别等高技术手段,但是如果不是所有办事的部门窗口都有相应的配套验证手段,人与证合一的核验就形同虚设,这样的“书面审核”电子化的技术管理漏洞依然存在,从而导致“放管服”链条断裂,群众依然办事困难,投诉无门。
3.行为失范与监管治理失序并存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目前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社会矛盾和问题交织叠加。这些困难和挑战使得今天的经济社会生活日益复杂化,原有的规范或规则很可能已经不适应现实经济社会的变化甚至和现实已经脱节,客观上就要求采取更为有效的监管治理手段和方法。特别是“放管服”改革在经历了大幅度的放权之后,迫切需要加强后续的监管职能,提升服务水平和治理能力,但是“宽进严管”的“后置监管”责任并未跟上。同时,简政放权、工商登记等改革降低了准入门槛,使得因注册容易带来的冒用他人信息造假的案例层出不穷,在处理此类事件中行政部门不恰当的失范行为又进一步加大了办事的难度,从而使得行为失范与监管失序现象并存。
三、创新监管机制,破解“办事难”问题
1.创新内部流程再造机制,以跨部门数据流动实现过程监管
在大数据时代,从跨部门数据共享和信息流的角度来看,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要解决信息传送效率和成本问题。因此运用流程再造的管理思想,以群众办理事项的数据为核心,重新调整政府部门的信息资源配置和信息流审批程序,减少不创造价值的环节,完善流程规范处理机制,规范和完善办事流程的标准和内容,让数据在政府各个部门之间充分流动起来,在政府部门内部形成信息流动内部闭环,当数据流向哪个部门,哪个部门就要负起监管职责,打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以事项数据为基础进行合作协调实现过程监管,充分利用信息集成优势和信息技术破解行政审批数据信息“部门所有制”,进而推进行政审批改革。
2.创新上下协同联动机制,以跨部门职责整合实现协同监管
十九大报告指出,要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建立上下联动的监督网。因此,按照“有权就有责、权责要对等”的要求,以清单管理制为依托,明确办事监督和追责执行主体,明确职能交叉事项的监管责任,对涉及多个部门管理的事项,理顺部门职责交叉重叠和职责“真空”等问题,合理划分部门之间、层级之间的事权关系,分清主办、协办关系,通过梳理“最多跑一次”“一趟不用跑”办事事项清单,以“一窗受理、一站服务”整合权力责任,以上下协调联动共同整合各部门监管职责,以上下分工协作的方式提升工作效率,通过彼此联动的方式解决群众关心的问题,以逐层逐级约束的方式深挖问题死角,形成上下协同联动机制,实现协同监管。
3.创新内外系统整合机制,以内外联合监督实现综合监管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要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机制,让党员干部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下工作生活。所以,要发挥好督查“利器”作用,以上级督查、部门自查、第三方评估相结合,整合政府、企业、社会组织、舆论媒体等内外多方力量以内外联合开展综合监管,以综合监管提高办事效率,克服“多顶大盖帽管一顶小草帽”、“多龙治水、无人负责”的不正常现象。屋漏在上,知之在下。监督除了要听政府部门讲,也要直接倾听市场主体和群众呼声,注重处理问题的全过程与监督整改相结合,以跨地域、跨部门、跨行业的内外联合监督,倒逼政府部门转变理念,练就过硬“看家本领”,做到真放权,不缺位、不失位,多措并举完善监管方式,为破解“办事难”营造公平环境。
参考文献:
[1]段龙飞.“放管服”改革的内在逻辑[N].中山日报 2016年04月11日F2版
[2]李克强.在全国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N].新华每日电讯,2017年06月30日第3版
[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2017-10-18
http://www.gov.cn/zhuanti/2017-10/27/content_5234876.htm
[4]王印红、渠蒙蒙.办证难、行政审批改革和跨部门数据流动[J].中国行政管理,2016(04):14-16
[5]华冰.用“铁律”倒逼作风建设步步深入[J].《人民论坛 》,2017(02中)
作者简介:
舒洁(1980--)女,公共管理硕士,西安市行政学院管理学教研部副主任,讲师,主要从事公共管理研究;
石建莹(1970--)女,西安市行政学院管理学教研部主任,教授,主要从事城市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