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嘉柯
我家的小区里有一个小卖部。里面的东西摆放得杂乱不堪,货品也和外面的便利店不太一样。
起初我发现了卤肉。那个时候老爷爷和老婆婆还在一起看店。卤肉是老婆婆按照她家乡的风味自己制作的,跟我在餐厅里面吃的不一样,有种别样的醇厚香味。后来我让妈妈去买,她们交流过,只是多了一道传统程序,稍微熏过而已。
可惜,好吃的卤肉只比昙花一现多了两三次,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后来又冒出菜包子。说来有趣,我從小卖部的冰柜里拿鸡胸肉,看见包子就顺手拿了几个,打算自己做水煎包。老爷爷则笑起来,说这是他家自己做来吃的,要买就五角钱一个吧!
有天晚上,便利店、大超市都关门了,天还下着雨,只有这家小卖部的灯光还亮着。家里的冰箱空了,我工作了一天,一股脑处理了五六件事后,不知不觉中夜深了,整个人又疲惫,又饥饿。
饥肠辘辘的我,打着雨伞去买食物。在他的店里面“安营扎寨”的两只大白流浪猫,主动朝我叫唤了两声。老爷爷用他颤巍巍的温和声音冲我打招呼:“你好啊!”
我的倦意顿时消了一半。我买好了食物,慢慢走回家。拎着一大包东西,听着雨滴在树叶上平缓敲打的声音,让我想起音乐家舒曼的曲子。
其实这个小卖部就是他家的客厅改造的。我去一趟小卖部,只不过是从我家的楼栋,走到附近的楼栋。
我不知道老爷爷的年纪,但他的确非常老了,似乎进入了生命中最温和的阶段。或者他本性就是这样和蔼,从年轻时就这样。
小卖部的老爷爷只是守着他的店,度过他的晚年。没有什么工作压力,也没有什么盈利目标,更没有利润增长的业绩要求。他就在店里坐着,有时候抽根烟,有时候弓腰驼背,在货架之间徘徊。
他的妻子,那个很擅长做卤肉和菜包子的老婆婆,去另外一个城市帮忙照顾孙子去了。于是一年多了,店里都只有这个老爷爷。后来我才搞明白,为什么卤肉和菜包子消失了。
我一度觉得他太寂寞了。每次去店里,他都要跟我打招呼,结账时从来都不会跟顾客计较。我有时候忘记带零钱了,就隔天再给他送过去。有一回,他还额外给了我的家人一盒饺子,说那是他自己包的。
除了一声问候,或稍微聊上几句,他的话并不多。不攀谈着问东问西,也从来不会粗声高音讲话。他最多偶尔提示一下我,有几种蔬果是刚送到的,如果我需要葱蒜,就自己拿。
就连流浪猫,他也是有空就喂一下,不逗弄,也不打扰。人和猫,互不黏腻。
如今随处可见标准化的便利店,发达的互联网更实现了我们足不出户就可以购物的愿望。然而,有些东西是标准化的便利店和网络永远不会有的。
我希望那个小卖部一直都在,就像是一种有默契的陪伴。老爷爷在,这个小卖部就会在,两只流浪的大白猫也会在,心平气和、安安静静地在。
落雪的天气,下雨的天气,烈日暴晒的天气,我都想去小卖部随便买点什么。因为无论我买点什么,他都会附赠一份平静。
读了这篇文章,你知道“人生的小赠品”指的是什么吗?作者希望老爷爷的小卖部一直都在,这是为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