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信念为人民 脚踏实地敢担当

2018-05-14 12:45姚媛丽
新丝路(下旬) 2018年6期
关键词:家国情怀理想信念

姚媛丽

摘 要:人都有自己的青春时代,之后,人生历程中拉开的差距,除了所处的客观环境、客观条件影响外,很大程度上与青年时代的主观世界、主体努力与人格状态直接相关。习近平同志之所以在今天能担任我们党的总书记,与他在陕北延安梁家河七年知青岁月的艰辛磨炼、积极努力息息相关。

关键词:理想信念;家国情怀;进取精神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出版后在社会上掀起学习热潮经久不息,原因是多方面的,最重要的是习近平总书记的七年知青岁月是当代青年树立正确人生观、励志成才的鲜活教材,是党员干部锤炼党性、提升素质的生动范本,对青年及党员干部具有诸多的学习和借鉴意义。

一、走进知青岁月,探寻厚重底蕴

1.党员干部锤炼党性的生动范本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打铁必须自身硬。党员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必须加强自身建设,形成坚强的党性。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在知青岁月中从一个普通知青成长为一名党员,后来成为梁家河的村支书,在艰苦卓绝的奋斗中,坚定不移的坚持共产主义信仰,心系群众、吃苦耐劳、实干担当,不断锤炼党性。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优秀党性修养和锤炼党性的经历对我们当下党员干部具有启示意义,尤其对存在理想信念动摇,对党的忠诚意识淡化,漠视群众疾苦、缺乏担当的一些党员干部更具示范作用。

2.新时期做好群众工作的典型教材

当前价值选择多元,多种利益错综复杂,做好群众工作难度增加。领导干部与群众沟通少,对群众的最现实的利益诉求了解不全面,干部和群众之间缺乏理解和信任,导致矛盾激化,是当前群众工作不好做的一个关键。习近平总书记插队时,担任赵家河社教干部,梁家河党支部书记,在实践历练中形成的群众工作的方法,值得我们深入探究,不断学习,比如青年习近平不以权势压人,不采取强势高压做法,而是多渠道深入群众,及时找准群众思想情绪上的问题,化解群众心里的圪塔,做事有公心,让群众实实在在得到好处,群众工作的效果就比较好。七年知青岁月中众多群众工作方法和思路对我们当前的党员领导干部开展群众工作,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提供了方法指导,智慧借鉴,具有很强的启迪意义。

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起点

每个人在人生中的每段经历,都会对以后的人生道路产生这样或者那样的影响。陕北七年的人生苦旅,习近平总书记当年从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到中国最艰苦的农村插队,与最底层的农民朝夕相处,了解农民的生活、愿望、喜怒哀乐和人情世故,由此深入了解我们复杂的国情,了解了我国这个农业大国的根之所在,了解了中华民族的魂之所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我党的重要指导思想,其中不论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还是治国理政中关于信念、担当、创新等方面的一些重要思想,沿着他的人生道路一路追溯,会发现这些思想都能在他七年知青岁月艰苦生活和成长历练中找到源头,可以说七年知青岁月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的历史起点。

二、深入领袖故事,感悟优秀品质

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在七年知青岁月中丰富的经历给我们干部成长留下了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非常值得我们每位党员干部去学习,去感悟,去践行。

1.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

万事万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每个人都有不断历练,成长的过程。人不同程度上都会有艰难困苦的人生历程。艰难困苦可以成就一个人,它可以锻造你的心智和心志,也可以毁害一个人,它可以成为摧毁你的借口,究竟如何,关键看你的人生态度。要么在困境中崛起,要么在困境中毁灭。习近平是在困境中崛起的人。习总书记当年插队时自然条件、物质条件和政治环境对他来说是极其严峻的考验,但他不甘于平淡,心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追求,志存高远。在“过四关”过程中,接受艰苦生活的磨练,战胜困难,更实实在在的体验了稼啬之苦和衣食之难,读懂了“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内涵。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农民朝夕相处,突破自我,实现精神的升华,看到的不再是自己的艰难困苦,而是这块黄土地上乡亲们终年劳动却难以温饱的生存苦状。“待入尘寰,与众悲欢,始信丛中另有天”是他内心真实写照,他已经彻彻底底将自己当成了农民,当成群众中的一部分,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为民做事理想信念在黄土高原上生根发芽,正是这一信念支撑他走过七年艰辛岁月,是他克服一切艰难困苦最强大的精神后盾。习总书记说:“人生的道路要靠自己来选择,如何选择一条路关键是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否则有了好的环境依然会走错路。”习总书记在青年时代就身体力行这一信念,作为党员在当下物质条件丰富的社会中,面对众多的诱惑,更需要有钢铁般坚定的理想信念。

2.為国爱民的家国情怀

习近平总书记称自己是黄土地的儿子,在七年知青岁月里他用双脚丈量黄土高原的宽广与厚度,他的根就在陕北。君子以仁存心,仁者爱人。在七年知青岁月中,他把老乡当成自己的亲人,一举一动都是对群众深厚感情的流露。作为梁家河的村干部,在他心里群众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群众甘愿带头苦干,放弃自己的利益也心甘情愿。爱人者,人恒爱之。习近平这个“黑帮子弟”来到这块革命热土,梁家河人没有“看人下菜碟”,用朴实而宽广的胸怀接纳了他。正是群众对习近平的厚爱和帮助,他才能摆脱困局,赢得机会。回顾习总书记40多年来与梁家河群众交往片段,可以清楚的感知正是在七年知青岁月中接了地气,贴近了人民,与群众朝夕相处,真正感受到了人民群众的冷暖和甘苦,培育与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才能在多年后深情如初,他为国爱民的家国情怀,追根溯源就深入基层,扎根群众的七年知青岁月里,在他与老乡们一起住土窑洞、一起吃窝窝头、一起上山劳动,形成的水乳交融、难以割舍的鱼水之深情里,正是这样的爱民为民情怀孕育了习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在青年时代就能做到仁者爱人、一视同仁,养成良好的道德修养,才能在生活工作中事关群众无小事,才能在日后不断增强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伟大夙愿。作为党员干部,重视道德修养,做到德才兼备,才能真正在本职岗位上更好的服务人民,履职尽责。

3.敢于担当的宏伟气魄

担当,简单地说,就是承担并负起责任,在时代和人民需要时毫不犹豫,责无旁贷地挺身而出,并在这个过程中激发自己的全部能量为之奋斗。青年习近平作为年仅20岁村干部,显示出难能可贵的担当勇气。在担任赵家河社教干部时,不是搞批斗,而是一心一意抓生产,解民生之忧。在他眼里只有人民的疾苦,把个人荣辱、前途、命运置之度外。只要是群众需要的事就会克服一切苦难、从不半途而费,面对困难,没有像别人敷衍了事,遇到矛盾问题绕道走,而是求真务实,勇于担当,他克服诸多困哪带领梁家河的老乡率先在陕北高原兴建沼气池,可谓是干在实处,挑起重担,走在前列,充分体现了一名党员干部的责任担当、使命担当和事业担当。真正把自己的责任扛在了肩上,把人民的利益扛在了肩上,把党的事业扛在了肩上。敢于担当的气魄和一个人的战略定力直接相关。七年知青岁月练就了青年习近平无论大事小事,都能沉着冷静处理的定力。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担当魄力与在青年时期形成的战略定力,担当的勇气息息相关。

4.坚毅顽强的进取精神

习总书记当年从北京到几千里外的陕北黄土高原插队,自然条件恶劣,物质极度匮乏,体力劳动繁重,相对物质层面的压力,所承受精神压力是更大的挑战。别人是从零开始,他就是从负数开始,希望破灭,遭受打击,内心遭受煎熬,他没有被困难打倒,在战胜苦难的过程不断磨练意志,锻炼心性。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也,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七年知青岁月就是身心饱受磨练的七年,是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的七年。

面对多重压力,他始终坚持“一物不知,深以为耻,便求知若渴”的座右铭,七年如一日的坚持读书爱好和习惯。找个针缝的时间都要读书,放羊、劳动间歇都抱着书,白天高强度劳动,晚上在昏暗的煤油灯前看书看到特别晚。在当时自然、物质条件和社会风气中求知心切到如此程度,可见青年习近平有着超乎常人的极其顽强的毅力和不懈奋斗精神。正是在人生最宝贵的七年岁月中形成的知识、思维、素养、习惯,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進取精神、良好道德修养和浩然之气,为后来在更高平台上发挥智慧,展示才干,奠定了基础。习总书记既能在困境中独善其身,又能在顺境中兼济天下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学习。

对《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学习和思考没有“完成时”。一方面我们要继续把七年知青岁月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起来学习进一步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更加紧密的团结在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另一方面我们要继续从总书记的成长经历中汲取养分要有有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要敢于担当,善于创新,积极进取。

猜你喜欢
家国情怀理想信念
走进东山学校,寻找理想信念的力量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用对党忠诚诠释理想信念坚定
为革命视死如归的红色家庭(二)
革命理想高于天
“中国梦”视域下的青年理想信念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
核心素养与语文教学的家国情怀
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中国现代通俗文学的抗战叙述和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