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文化教育与大学生终身体育素养的培养

2018-05-14 17:20石秀廷
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3期
关键词:文化教育素养体育

石秀廷

摘 要:科学合理的体育文化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坚持运动的习惯,培育大学生具备终身体育素养,高校教育要坚持以学习兴趣为出发点、以学生为根本、以终身体育为根本目的。本文对体育文化教育与大学生终身体育素养的培养策略进行了探讨,希望为广大高校体育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体育 文化教育 素养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1(c)-0131-02

1 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现状

1.1 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动机

大部分学生通过体育教育,希望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大部分同学在初高中阶段都接受到“身体运动论”教育,步入高校后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动机之一就是增强身体素质;有些同学对运动技能掌握得不好,希望通过体育文化教育,掌握运动技能;参加体育运动能培养自己的意志品质,体育对学生的精神状态会产生很大影响,便于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毅力和乐观精神;还有部分同学参加体育运动的目的是为消遣娱乐,调整心理状态和情绪;通过有组织的体育锻炼和竞赛活动,同学们间可增进友谊与交往,培养人际交往、合作能力,有利于个人体育文化素养和校园体育文化的形成。

1.2 大学生参加体育课外活动强度不足

高校学生大部分都比较积極参加课外体育锻炼,但是运动强度不高,通过对笔者学校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强度和运动种类开展调研可知,50%以上学生积极参加课外体育锻炼,但实际参与体育锻炼人数只占学生总数30%,70%的同学未实际参加课外体育锻炼,而这30%切实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同学里,日体育活动的时间约1h的学生占10%。

1.3 体育课外活动缺乏组织性

通常大学生参与体育课外活动时,多选择两人搭伴或单人形式,每天有计划进行课外体育活动的同学占全体学生总数的7%,很大一部分学生同学处于“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状态,主要借助学生的自我控制力和对体育的热爱程度开展锻炼活动,这是一种缺乏组织性的活动。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缺乏同伴激励,锻炼频率较小,体育锻炼时间也较短,因学生对体育活动的认知面不宽,导致其比较单一地选择体育项目。

1.4 体育活动缺乏保障机制

体育锻炼时,不正确的体育锻炼方式会导致身体损伤,如对抗体育运动中,时常会出现身体碰撞风险;在日常田径比赛中,也会产生脚踝、膝盖受伤等危险。因大学生在参加体育锻炼时,未建立完善的保障机制,且一旦身体损伤出现,很多学生没有相关处置身体损伤的基础知识。

2 高校学生体育文化素养影响因素分析

2.1 大学体育学习评价体系

为促进大学生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高校体育学习评价体系要从评价手段、方法、内容、理念和指导思想等方面进行完善和调整。当前我国高校大学体育学习评价体系中,多以课堂、教师和运动技能为中心,未重视学生的心理发展、学习态度、运动参与、社会适应及情感等方面评价,过分强调选拔和甄别功能,在评价中没有充分发挥激励、引导和反馈的作用。选择大学体育学习评价手段和方法时,要综合考虑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评价主体要多元化,借助学生互评和自评,使学习评价客观和准确,最大限度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以“健康第一”为大学体育学习评价的指导思想,坚持终身体育观和素质教育理念,掌握必备体育技能和知识,使学生产生稳定的体育爱好;根据《全国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规定,以身体健康、运动参与、社会适应、运动技能和心理健康这5个领域为评价内容,把体育意识、理论知识、体育习惯、体育技能、体育精神列入评价范围。

2.2 增加高校体育建设投入

为学生营造一个资源丰富的体育运动空间,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对运动器材和运动场地的需求,扩大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范围,就需要增加体育建设的投入。高校要关注校园硬件体育器材的投入,为学生开展体育实践活动提供物质保障;高校还要对现有体育资源进行有效管理,统筹安排,提高现有体育设施的利用效率,充分发挥其使用功能;教师资源也是体育建设投入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教师牵头,掌握学生的体育活动兴趣,定期组织课外活动,进行体育活动的指导。

2.3 发挥大学生体育社团的作用

通过参加体育社团活动,有利于大学生间有组织地参加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从而增加大学生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体育社团形式具有多样性、活动内容具有丰富性、学生参与具有自主性、组织方式具有灵活性,而大学生需要多样化的体育运动方式,因此,大学生体育社团活动,对校园形成轻松愉悦的锻炼氛围十分有益。在高校中,成立多种形式的体育社团,如田径、足球、篮球等多种形式运动方式,积极发挥各项体育积极分子的模范带头作用,借助大学生在体育社团中开展或组织各种竞赛活动和参与管理体育社团事务,增强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与兴趣,并形成由学生、教师直到校领导逐层重视的社团管理模式。

2.4 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高校可面向大学生,设置学生体质测试系统,除每学期学生进行常规的体质测试外,还要每学期进行分段测试,使学生对自己的身体素质情况和体育教师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有所了解,便于根据学生自身体质情况,合理调整体育活动计划,使体育活动锻炼方案和体育教学方案更合理化和科学化。高校可借助体育活动、体育竞赛、画廊、广播、校报、课外活动、日常教育、资料展览等方式,加大体育文化知识宣传。通过组织学生观看体育录像片、大型比赛等强化学生对体育规律和体育锻炼过程的认识,形成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进一步培养学生对体育产生浓厚的爱好、兴趣和愿望。

3 体育文化教育与大学生终身素养的培养策略

3.1 建立大体育课程观

大学生通过参与体育锻炼和体育文化活动,增进心理素质,培养其形成优秀的心理品格和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增强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健康水平,还要培养其进入社会后保持身体健康的能力,只有通过长期进行体育锻炼和参与体育文化活动,才能拥有优秀的体育文化素养和强健的体魄。《全国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明确要求:普通高等学校的一、二年级的4个学期,要开设144学时体育课程,三、四年级及研究生要设置体育选修课。目前我国高校一、二年级学生每周平均上2节体育课,三、四年级及研究生每周平均不足1节体育课,没有达到教育部“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倡议要求,由此可见,仅依靠课堂教学不能实现培养大学生良好体育素养和全方位增强体质,养成体育健身的习惯,促进形成学生终身身心健康的目标。现代大学体育课程是一种广义的课程概念,学校体育教育具有竞技功能、教育功能、健康功能和娱乐功能。这种多元化的功能体现出了大体育课程观,使体育课朝着自由、宽松、有趣方向发展,体育课要既可娱乐身心又可强身健体,促进学生自愿积极地参加体育活动,培养大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要把课余体育比赛、课堂教学、课外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和体育运动训练全部融入体育课程教学,把体育课堂外和课堂内纳为一体,把隐性和显性课程作为一个整体,体现大课程观的思想,在体育实践中增强体育运动能力、学习体育知识、培养体育锻炼的习惯、体验体育健身的乐趣。

3.2 重视体育理论知识教育

体育理论知识包括体质健康评价知识、体育基础知识、常规的身体锻炼知识、常见的体育保健知识及单项运动项目知识等。大学生只有具备了充分的体育理论知识,才能客观准确地评价自身的体质健康情况,才能科学地制定健身计划,增强体质,才能深刻理解体育的人文精神和社会价值,能够依托体育历练品行和陶冶情操,实现大学生终身体育素养的成功培养。《全国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规定:高校要重视体育实践和理论的结合,在开展高校学生运行实践教学过程中,要传授相关理论知识,可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及多种传授形式,每学期安排约4学时的理论教学课程,使学生增加体育理论知识。严格来说,还应增加体育理论课时数,使大学生更难充分掌握体育理论知识。建议在进行教师的教学评估考核时,要把教学效果和体育理论课课时数纳入考核指标;拓展理论教学时空,采用多种体育理论教学组织形式,采用学生网上自学和教师面授相结合的方式,使理论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为增加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把运动实践和理论传授结合起来。

3.3 完善大学生体育课程的内容

大学生体育综合素质的形成过程本质上就是体育素養培养过程,体育素质的培养包括体育技能、体育理论知识、体育习惯、体育意识和体育精神等方面。因大学生体育兴趣、体育基础及爱好不同,需要设置多样化、多层次的体育课程内容,来对大学生体育素养进行培养。因此,为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需要,高校要设置不同层次和类别的体育课程,使课程具有适应性和针对性。如,根据学生运动能力与水平差异,可将锻炼价值高、群众基础好的排球、篮球等选项课细分成多个水平教学模块,各模块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不同,大学体育教育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可自学内容在课外进行;在进行体育课程体系设置时,要设置全校必修课和通选课,还要设置各项专业体育运动项目的全校任选课,任选课使用小型化的模式,通常包含约10学时。

3.4 采用体育课堂与网络互动教学模式

高校体育理论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网络教学来提高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多媒体及网络教学具有信息量大、超时空性、覆盖面广和互动性强的优点,借助网络互动教学,促进实践和理论教学相结合,课外自学和课内教学相结合,网络和现场教学相结合,通过丰富的视觉感受来充实学生的学习内容,采用现代多媒体技术辅助体育教学可大幅度提高信息密度,增大课堂容量,传播先进科学的运动战术,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完善大学生的体育知识结构。高校可针对当代大学生的认知特点,推行“体育课堂与网络互动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的特点和优势,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把网络教学和体育课堂紧密结合起来。

4 结语

运动是体育文化的外在表现,身体则是体育文化的载体,培养体育意识的最终目的是引导学生具备终身体育素养,通过强身健体来形成勇于拼搏、百折不挠的顽强品质,培育出心理和生理健康的且满足社会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范泽斌.校园体育文化对大学生体育行为的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16.

[2] 吴文峰,王鑫.大学生体育素养培养体系研究[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4(1):68-72.

[3] 万国华,廖慧平.论大学生体育素养的培养[J].教育学术月刊,2010(4):43-45.

猜你喜欢
文化教育素养体育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如何通过韩国文化教育开展韩语教育工作
数学知识学习中渗透数学文化教育
我国人口出生率的研究分析
我们的“体育梦”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