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地区村寨传统体育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模式研究

2018-05-14 17:20尹梽澎李政何剑杨阳
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6期
关键词:体育文化乡村旅游

尹梽澎 李政 何剑 杨阳

摘 要: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把农村发展和旅游活动相互结合。湘西地区因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地,特色民族村寨繁多,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对乡村旅游而言是不可获多的文化要素。本文從湘西地区特色村寨传统体育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模式角度出发,在分析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上,提出乡村旅游与湘西地区特色村寨传统体育文化融合发展模式基本思路,实现乡村旅游与湘西地区特色村寨传统体育文化有机结合。

关键词:湘西地区 体育文化 乡村旅游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2(c)-0160-02

1 湘西地区特色村寨乡村旅游现状

1.1 湘西地区特色村寨概况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从属湖南省,是湖南省独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州。湘西地区共有七县一市一个省级经济开发区。由于湘西地区是少数民族自治州,少数民族居多。据统计,湘西地区少数民族村寨共有40个,分别是:中黄村、齐心村、小溪村、岩门古堡寨、铁山村、老洞村、黄茅坪村、下茶村、早岗村、东就村、老家寨、舒家塘村、拉毫营盘村、骆驼山村、香炉山村、张家坡村、老司岩村、龙鼻村、岩排溪村、老卫城村、隘门村、磨老村、排碧村、夯沙村、傍海村、享章村、首八峒村、老司城村、双凤村、牛栏坳村、毛坪村、颗砂村、惹巴拉村、星火村、六合村、巴沙湖村、街上村、长春村、万龙村、王家村。此中永顺县大坝乡双凤村、龙山县苗儿滩镇捞车河村、吉首市矮寨镇德夯村等10个村寨入选"国家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命名挂牌名录”。湘西地区特色村寨繁多,传统体育文化资源更是丰厚。各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1.2 湘西地区特色村寨乡村旅游开发现状

现阶段湘西地区特色村寨旅游模式还处于以观光旅游为主,游客主要在到达村寨后主要是观赏村寨风景,参观博物馆、穿民族服装照相留影、在农家乐品尝农家饭、体验少数民族生活、观看歌舞表演为主。主要的旅游收入也是通过收取门票、食宿接待、民族工艺品销售、少数民族服饰出租、摄影等方面获得。而有关于湘西地区特色村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内容少之又少,甚至几乎没有。

2 湘西地区特色村寨传统体育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模式意义和可行性分析

2.1 湘西地区特色村寨传统体育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模式的意义

如前所述,湘西地区特色村寨乡村旅游现阶段还是以观光旅游为主的阶段,尽管湘西地区的特色村寨已经成为了具有相当吸引力的民族特色景区,但仅仅靠观光是不会长久的。特色民族村寨景区的旅游模式务必从观光旅游转变成乡村旅游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想结合的模式。由于基础设施的不完善,旅游项目单一,目前游客在湘西地区特色村寨最多只需停留一天。体育旅游的加盟丰富了乡村旅游的体验内容,使嵌入体育元素的乡村旅游获得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如张家界的天门山,依托天然的地理优势,奇山峻岭,形成了以生态观赏性为主的乡村旅游,但是概念单一。2007年,天门山先后举行了蜘蛛人徒手攀爬天门和赛买提高空斜坡走钢丝,将体育项目融入到乡村旅游开发中来,借助体育赛事的媒体聚合效应,提升了天门山景区的知名度,丰富了该地旅游产品的内涵。因此,将湘西地区特色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和乡村模式融合发展,不仅能丰富湘西地区特色村寨乡村旅游项目,更可以丰富游客体验经历,提高游客对湘西地区特色村寨的游玩兴趣,增加游客在湘西地区特色村寨的停留时间,增进湘西地区乡村旅游的发展,同时也可以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促进的作用。

2.2 湘西地区特色村寨传统体育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模式的可行性

湘西地区特色村具有丰富的传统体育文化资源,许多传统体育项目是游客们喜闻乐见的,在文化传承方面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再者,部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操作简单易行,危险性较低,场地和道具器材等方面要求不高。来湘西地区特村寨旅游的大部分游客的旅游动机都是为了体验湘西地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而来,及观光性、参与性、娱乐性、趣味性一体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将大受欢迎。湘西地区特色村寨的游客数量巨大,可确保该项目的投资效益。

3 湘西地区特色村寨传统体育文化旅游资源

3.1 湘西地区特色村寨传统体育文化

湘西州现有民族43个,主体少数民族是土家族、苗族。其拥有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十分丰富。例如:斗角、秋千、踢毽、板凳龙、踩脚马、高脚马、撑杆跳远、花棍、射箭、射弩、芦笙刀、打陀螺、爬花杆、舞龙、八人秋、扭扁担、跳狮子、斗鸟、跳山羊等。这些传统体育项目不仅具有健身价值,更有娱乐价值、文化教育价值。

3.2 湘西地区特色村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简介

上刀梯。上刀梯是苗族传统体育项目中历史较悠久的项目之一,属于苗族巫术表演,神秘而惊险刺激,由经过特殊训练的巫师表演。在表演前,树立一根10m长以上的木杆,木杆左右两侧一尺一刀,共设10把刀左右,刀刃朝上。表演时,表演者赤手赤脚攀爬刀梯,一梯一梯往上爬至杆顶,然后快速下梯。

斗角。斗角是模拟牛羊斗角的活动,由两名男子进行对抗赛,1~2人作裁判,比赛实行三局两胜制,分为3个阶段:双手互推,双手互推并头互顶,双方手伏地专用头顶。斗角一方如出现失去推顶能力或被对方顶翻,不能用力向前推顶或突然松开,裁判员将立即宣布比赛结束,并判对方获胜。

斗鸡。斗鸡又称打鸡或咬鸡。两公鸡相遇或挣食,或为夺偶相互打斗时,可置生死度外,战斗到最后一口气。为了使斗鸡打斗的相对公平,一般先人为地制造一个长、宽约为2m,高为1m的小擂台,两只鸡放置于擂台中央,以掉下擂台者为败。

4 湘西地区特色村寨传统体育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模式基本思路

根据湘西地区独特的地理优势,大量的特色村寨和丰富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湘西地区特色村寨传统体育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模式的总体思路是:依托湘西地区现有的良好的乡村旅游开发基础条件和稳定而巨大的游客数量等资源,以展示湘西地区特色村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丰富湘西地区特色村寨乡村旅游项目、延长游客滞留时间、增加旅游经济效益为目的,建设湘西地区特色村寨传统体育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模式,创新将湘西地区特色村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乡村旅游有机结合。

根据湘西地区特色村寨传统体育文化的特点,在传统的乡村旅游中嵌入富有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拓宽湘西地区特色村寨乡村旅游的广度和深度。将湘西地区特色村寨传统体育文化与乡村旅游相互融合,利用天然地形资源优势,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融入乡土气息,让游客一起去参与挖掘与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使游客在湘西地区特色村寨的乡村旅游的同时,可以有更多的选择。在打开湘西地区特色村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市场的同时,起到推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效果。

5 结语

湘西地坐落于湖南省西北部,云贵高原东侧的武陵山区,位处于鄂、渝、黔接壤处,是湖南省进入国家西部大开发范围的地区,同样也是湖南省开发重点地区和扶贫重要地区。乡村旅游是扶贫工作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合理运用湘西地区特色村寨传统体育文化资源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可以推动湘西地区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政,钟海平,唐君玲.民族传统体育与西部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2002,19(2):3-5.

[2] 张小林,孙玮,刘兰.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体育文化旅游资源创意开发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5,36(167):156-159.

[3] 吴文群.湘西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研究[J].体育科技,2012,33(4):22-24.

猜你喜欢
体育文化乡村旅游
对我国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研究
试析我国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
安顺乡村旅游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高校学生体育比赛与校园体育文化内涵建设研究
全域旅游背景下海南乡村旅游发展的新范式
乡村旅游供应链优化探析
乡村旅游环境中不同污染源以及保护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