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 赵美芹 姜安娜
摘 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访谈法对高校体育教学在课程设置、教学目标达成、教学模式选择、教学资源的利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对引入的创新教学模式进行理论总结,结合当前教学改革热点,在新的人才培养需求下,改革高校体育教学发展路径;在教学理念的创新、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手段的运用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提出了创新意见,以期为高校体育教学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高等学校 体育教学 改革研究
中图分类号:G80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2(b)-0101-03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以及《山东省高等教育内涵提升计划(2011-2015年)》(鲁教高字[2011]1号)和《关于山东省高等教育名校建设工程实施意见》(鲁教高字[2011]14号)文件精神,都秉承“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人为本、质量立校”为指导思想,新的经济社会发展时代,要求高等教育教学对接社会实践,以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业型、复合型人才培养为核心,强化专业内涵和特色发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实践教学,完善办学条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服务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大力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兴校、特色强校战略。
学校体育教学“兴趣培养”代偿“体质论”与“技能论”,体育教学目标的探究尝试过不同的观点,体质健康学说不仅仅是体育课程追求的目标,同时也适应学校层面教学文件、教学大纲的要求,“复合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也是当下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方向。但是,如何才能达成增进学生身体健康,增强学生运动技能的目的,培养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1 当前高校体育教学面临的困境
1.1 课程设置上的局限性
学校体育课程设立采取了多种形式,每个学校在遵循教育文件规定的同时,也大量开发校本课程,根据学校自身情况创新符合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体育教学模式。盛建国在《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的比较研究》中总结了高校存在的5种主要的教学模式:“三基型、选项型、阶段型、并列型、俱乐部型”[1]。对现行高校体育教学主要采取的方式总结比较全面。而学校体育教学问题的解决和教学模式的转变需要与之适应的教学资源、学科建设、领导认可等相关后备条件的跟进才能顺利完成。目前多数高校体育课程往往被归类于边缘学科,以考查课的形式出现,学生考核以及教师绩效兑现程度低,极大降低了学生、教师参与体育教学研究的热情与积极性。
我国高等学校体育由于受到地域性、民族性教学环境影响,在教学内容选择、教学课时安排、教学资源利用以及教学评价选取手段都存在差异。2002年教育部颁布实施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作为各学校教学引领文件,对于纲要规定的教学目标的达成往往和现实差距甚远。同时,学生在对于授课内容的掌握确实存在认识不清,运动技能认识、动作解析概念模糊,不能清楚地说出一项简单的测试项目(例如:立定跳远)的基本动作要领,对于运动项目的喜爱就更是无从谈起。
教学内容选择受教学大纲限制,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根据兴趣爱好自由选择运动项目的尝试有限;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体育课堂势必造成学生参与兴趣的降低;“一成不变”的教学组织形式制约体育课的创新发展;教学物质资源的缺失,“单一”“刻板”的教学评价方式让学生感到厌烦。
1.2 实际教学要求与教学目标达成存在差距
培养兴趣是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前提,掌握技能是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基础,发展特长是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根本,终身锻炼是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目的,这4个层面共同构成了新时期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指导思想[2]。这是谢歌燕等人对目前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指导思想的总结,也充分代表了大部分学者对于高校体育教学的集中意见。但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体育课程在多数高校以考查课形式出现,由此产生的教师备课态度、学生对体育课的合格标准的心理预期都产生连锁效应,得不到相应的兑现。
1.3 教学模式的选择与专业课教学强度的取舍
当前大部分高校采用“专项型”授课模式,由学生自主教师,选择授课项目,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参与体育课程的积极性,但考虑综合型高等院校专业课授课压力,体育课程安排两年144学时的授课时长,很难满足学生兴趣的培养激发。教学时数的压缩意味着授课班级人数的增加,专项教师可能要身兼两职或者同时教授多个体育专项,导致教学质量下降。
1.4 體育教学资源有效利用率低
体育教学物质资源利用集中,这与学校课程配置的整体情况密不可分。部分高校体育场馆外包经营,实行更优质的教学环境资源市场化运作,除满足学生必要的上课时间外,给课余时间想要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增加了困难。同时,体育教学人力资源的选择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当前,学校体育教师作为从事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主体作用被无限放大,不仅仅承担常规体育教学,而且对于课程改革中课外活动、课余竞赛训练都要参与其中,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师与学生双向功能的发挥。体育教学资源的整合利用,促成大学生体育健身理念的养成,寻求进一步合理的体育资源利用模式是当前学校以及社会共同参与的课题。
1.5 体育参与的自我认同度不够
学生运动技能掌握的个体差异性导致在集体练习中产生不同的心理落差,在很长一段时间的班级教学中逐渐形成不同的练习小组,甚至越来越多的人不情愿参加到集体教学中,更愿意沉浸在自己的角色之中。然而,教育的价值就是促进学生更好地生存与发展,而引领学生自我认同、实现学生的自我认同是促进学生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因为自我认同是学生发展的内在动力[3]。学生课堂中自我认同的实现,是对自己学习行为的认可,是参与集体协作身心愉悦体验,是自己对学习效果的肯定,是收获运动结果的情感满足。
当前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实际的教学效果很难让大部分学生完全地将情感投入,课堂中的自我价值难以真正实现,对运动技能掌握程度的优劣,作为评价学生的手段略显单薄。
2 改进措施
2.1 教学理念的创新
运动技术、技能的学习讲求由易到难,由入门到精炼的原则,体育课程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并不一定是开设项目越多越好,单项运动技能学生可以在不同学段体会到技术增长带来的身心体验。学校体育技能传授虽有别于竞技体育运动员塑成的训练手段,但最终彰显娱乐、力争冠军的运动内涵始终是体育运动项目的本质。这样的运动追求就要求学生在接受运动项目时不断精进运动技能,以求享受高层次的运动竞赛带来的乐趣,因此,分学段的技能不间断教学应该是体育教学坚持的原则之一。其次,西方“植入式”的教学理念也可以引入体育课堂,西方“植入式”教育是教育者将教育目标融入到精心设计的特殊情景中,让被教育者通过亲身体验,从中感悟出活动所蕴含的理念,进而实现自身行为的改变,达到可趋向性目标的一种教育模式[4]。该模式可以作为教学改革的尝试参考试行,在内化转型以后作为激发课堂活力的教育手段。
2.2 教学内容选择创新
抓住心理,培养特色,开展特色教育是解决目前教育矛盾的手段之一,所谓特色就是针对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展能够让每一位同学接受,并且能够持续产生心理兴趣的体育课程。课程的表现形势可以是团体讨论、教学比赛,也可以是协会课程,教学时间的安排以选修课的形式自由选择,教学组织形式不再是简单的行政班级为教学单元,可以是几个人一组的教学研讨,也可以成为小范围的团体比赛。同时既可以是小组讨论,也可以是一个人的技术研习,体育教师在所有的教学环节中担当管理者,行为转换的引导者,参与到课堂的每一个环节当中。当然,作为体育教师同样是教学情境的设计者,不再是技能的灌输者,从一名“传授者”的身份转换成“参与者”“引导者”。
2.3 教学手段、载体创新
“技能传授”作为体育课程教学传授的“载体”,既作为教学内容呈现,又依据其“肢体运动”特殊属性,得以在体育课堂运用“声形并茂”的教学形式表达。体育教学是创新教学手段最多、最集中的课程之一;在人均教学资源匮乏的现实困境下,如何创新教学手段,充分利用现行教育条件,创造师生更好的交流互动平台,是我们需要不断研究的课题。当前体育教学的发展应该在4个创新层面进行拓展,将分段、实践、多元、指导教学作为创新教学形式的主要内容。教学内容选择的可接受性、阶段性,遵循学生技能掌握循序渐进的原则,注重学生基本技术的培养;课堂教学引入“教学比赛”,根据学生运动技能掌握情况,分成两个以上的运动小组,组间、组内进行特定规则的竞赛,享受运动技能提高所带来的心理愉悦感等。这些都可以成为激发学生兴趣爱好,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素质全面人才的主要手段。
2.4 教学评价创新
分学年阶段创新教学评价方式,围绕的核心是增强体育课程“竞技性”“娱乐性”特点,激发学生参与体育的兴趣,培养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养成,对接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持续性。首学年开设的必选项目教学可以采用传统的“三基”量化评分外加平时考核。在第二学年学生自由选择专项内容上采用教学比赛的形式量化评分。以青岛理工大学为例,专项技术与技能的考核形式上,球类项目6个专项课第二学期全部进行比赛能力考核,分团队进行教学比赛,教学比赛结果与学生个人专项技术考核成绩挂钩,即学生专项技术考核成绩=学生个人比赛能力得分×教学比赛得分系数,第一名的学习团队得分系数为1.0,第二名为0.95,第三名为0.90,第四名为0.85。健美操、艺术体操、瑜伽等课程的创编能力考核则是“三位一体”的考核模式,即融竞赛、表演、考核为一体,竞赛形式出场,展示自己团队[5]。其次,在教学实践上,激发学生体育锻炼兴趣,提高參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培养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应该作为切合教学实践的主要目的。通过运动项目的学习与体验,重新建立项目学习爱好,减少校园体育比赛的形式化、制度化、功利化,尊重学生对于体育比赛项目的自我选择权利。
参考文献
[1] 盛建国.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的比较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4,28(2):96-99.
[2] 谢燕歌,洪浩.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指导思想探索与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391(1):94-99.
[3] 周杰,周洋.论学生自我认同危机与教育应然姿态[J].教育学术月刊,2010,8(3):3-7.
[4] 张凯飞.美国学校体育心理训练课程模式对我国大学生心理适应能力的影响研究[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8,106(2):39-41.
[5] 李伟.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改革的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4(16):172-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