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颖
现代学徒制在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地位,但是在实践当中,这种培养模式遇到一些新问题与挑战,本文针对现代学徒制的特征以及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政府推进完善现代学徒制合作机制、搭建校企双主体共享合作平台与构建校企共赢、工学交替的现代教学模式等建议。
学徒制是职业教育的最早形态,我国学徒制发展可以追溯到青铜器时代。“现代学徒制”一词的产生是在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结合传统学徒培养与职业教育,发挥学校和企业的双重优势,最终为企业输送一批具有较高素质与技能的职业技能型人才培。综观世界各国,英国“现代学徒制”、德国 “双元制”与澳大利亚“新学徒制”等都属于广义现代学徒制范畴。当下,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吸收了世界现代学徒制这种人才培养的相应模式,对国内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做了有益探索与支持,将我国的现代学徒制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但与此同时,现代学徒制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基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特点,探究目前酒店管理专业引入现代学徒制面临的一些困境与问题,从而提出对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行之有效的对策与建议,为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酒店管理专业引入现代学徒制工作的探索与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一、我國现代学徒制的基本特征
(一)我国现代学徒制的基本特征
随着我国现代学徒制的不断深入发展,本文将其基本特征归纳为:1.校企双方的深入、全面、双赢合作。一般而言,普通校企合作的企业方只参与人才培养的单个方面培养,如师资队伍建设或者实训基地建设等。现代学徒制模式下的校企合作则从培养目标确立到教学组织实施与考核都需要校企两方进行深度合作,共同完成。其次,校企合作具有双元育人属性,这就要求企业方全程参与人才培养,更加体现出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入,其本质是把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形成良性互动、校企双赢。2.学生培养目标的复合性、多元性。现代学徒制要求学生不仅有实践操作的训练,还应有理论知识的学习,多种课程体系同时进行。在此种制度要求之下,现代学徒制的培养目标从单纯的培养熟练技术工人发展到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复合型人才。3.双导师制、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现代学徒制中学徒有两位老师,即企业师傅和和学校教师,同时,也意味着学生自身同时具有学徒和学生的双重身份,在企业他们是学徒,在职业学校他们是学生。职业院校理论教学和与企业的技能教学相结合,在此种制度下,学生在企业进行技能学习的时间占 2/3-1/2 ,而在学校学习的时间占1/3-1/2。
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制度保障和政策扶持不足
自 2015 年 8 月颁布首批试点单位以来,教育部已经出台了一些政策,如《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以及《教育部关于发展现代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等,这两份文件都对校企合作进行相应鼓励,引导企业积极参与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激励企业和职业院校积极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但是由于我国现代学徒制试点的时间不长,其制度化和规范化程度仍然不够,相关的合作政策供给不足,没有完善的配套法规政策激励与保障执行。其次,文件中未明确体现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中各参与主体的法律关系,缺乏均衡的利益相关者机制和对话平台,企业主体在参与学徒制建设过程中享受的政府物质补贴不足。与此同时,国家层面尚未形成具体推进政策和法律法规,这使得各政府部门全面推进扶持政策动力不足,易导致政府、企业、学校都在用新瓶装旧酒,与过去的办学实践没有本质差别。
(二)企业方主体定位不清
在现代学徒制中,企业扮演的角色十分重要,而当下企业在现代学徒制中的主体地位不明显,仍扮演着一种辅助者的角色,“学校热企业冷”的合作局面呈现在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之中,这这直接影响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工作的推进。一方面,高等职业教育新的教学方式与理念不能完全应用于教学实践,对于为推进现代学徒制改革而修改的新教材和新课程体系存在不彻底、不全面等问题,在实际应用中依然会存在教学内容陈旧化,跟不上技术与实际应用更新的速度,落伍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进程。这反应在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学习方面,则展现出学生对于课程学习不热衷,对专业的认同度降低等负面影响。另外一方面,企业在实践中仅仅为形式上的主体,在现代学徒人才培养中的话语权不足、积极性不高,易导致企业方的专业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的安排等不明晰,缺乏对职业院校学生的系统规划。表现在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学习上则是酒店方未对职业院校学生做出长远、系统的职业规划,未将学生的个人成长和职业生涯纳入酒店方的课程设置之中,会导致学生对现代学徒制不认可、不满意,产生认识上的瓶颈学生在选择是否进入学徒制阶段学习举步不前,进入学徒制班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进而影响现代学徒制的有效展开。
(三)校企间人才培养衔接不紧密
我国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仍处于初期的探索与实践阶段,校企之间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机制都处于初期不断磨合、探索时期,这种阶段现状导致校企之间衔接不紧密,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不具有全面性、系统性。第一,人才培养方向与目标不一致。由于校企之间的文化不同,呈现出本质上的差异,学校强调的是以育人为主的非盈利性事业,而企业强调的则是通过提供商品及服务实现终极经济效益上的盈利。这二者之间的本质性差异在当下没有较好的调试手段减少二者间差异性的情况下,更加会影响人才培养方向与目标,进而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要素。第二,实施现代学徒制利益群的企业与学校在理念上存在一定差异,双方在思想认识及相关理论研究的准备不足。企业希望学徒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职业技能的养成,对学生更多强调的是技能型的培养,而学校方则更多的是希望学生能够提升综合素质,这种双方认识上的差异直接影响了学生对自身的认知,可能会使得学生对自身学徒身份的不认可,影响到学生、家长甚至社会的整体认同度及大众对学徒制的参与意愿。第三,校企教学资源的不充分衔接。校企双方教学资源在场所、设备、人员优势等方面是不同的,高职院校所购设备难以同时满足实训及教学需要,导致理论与实训、实训与实操等之间的脱节,而当下很多校企之间并未建立形成校企生产性实习实训共同体,这就会影响工学交替实施效果,严重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三、酒店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一)政府推进完善现代学徒制合作机制
政府应主导推进现代学徒制合作机制,针对现代学徒制中存在的缺乏完善的保障措施、激励政策以及规范的合作机制等问题,需要政府发挥其在政策制定方面的主体性作用,推动建设现代学徒制相关的扶持性政策,并对现有的法律法规进行完善,充分调动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建设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促进企业与高职院校共同发展,有效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培养质量,促进职业院校学生就业率的提升。首先,政府给予特定高职学校现代学徒制建设特定资金,在资金方面给予足够支撑,让企业与学校有更多的资金支持参与此项制度建设,也有利于提升企业发挥其主动性。其次,政府要当好“监督员”的角色,对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建设进行把关,对学校与企业方签订的学徒合同进行完善,进一步保障学徒和企业师傅的权益,现代学徒制建设更好的推进。最后,政府可以对社会风气进行引导,让全社会增加对学徒制的了解以及认可,提高学徒的社会地位,让现代学徒制在良好的社会氛围中发展。
(二)搭建校企双主体共享合作平台
现代学徒制是一种人才培养范式,也是校企合作的创新模式,将传统的学徒培训与现代学校教育思想相结合,是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针对当前校企合作范式中存在的合作深度不足、未完全融入创新人才形成机理等问题,现代学徒制中的这种校企合作形态应加强校企双主体间的共享合作,创新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使其合作形态向纵深发展。通过让合作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例如,校企之间可以对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进行共同招生、培养、管理等,通过这种模式让校企间进行全方位合作育人。其次,政府作为现代学徒制制度推进的引路人,应为现代学徒制搭建更好的合作平台,让各学校和企业可以共同参与,展开“面对面”模式,并围绕人才培养这一核心议题进行资源共享。这种合作模式一方面将有助于促进企业人力资源供给与生产技术问题的解决,增强企业的参与动力;另外一方面,也利于学校提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质量,为学校进一步培养酒店管理专业创新性技能人才提供路径。最后,校企双方應积极进行资源整合利用。校方在充分利用自身教学资源、师资优势的同时,企业方也应主动汇集自身技术人才优势、社会资本力量等,双方主体统筹利用校企双方教学资源,形成资源整合力量,为推动企业与院校分工协作、联合培养的协同育人机制提供助推力。
(三)构建校企共赢、工学交替的现代教学模式
在当代社会中,企业对学生素质质量问题质疑颇多,认为现在学生综合素质不够、突出技能不足等,而职业类学校同样对学生素质报以同样的质疑,诸如招生分数线较之前平均水平有所下滑、招录学生素质不高等等。针对此类问题,要解决企业的用工质疑以及学校的素质质疑等问题,关键思路在于校企应共同创新设计出适合现在新一代学生特点以及满足社会用工需求的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满足学校、企业共同需求,实现双向共赢。第一,要实现校企双方共赢,校企双方在学生教学过程中要促进知识传授与生产实践相衔接,严格推行校企双导师制,丰富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多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增强业务能力,满足当下用工需求变化。第二,要在校企共育过程中突出企业的主体地位。在和企业共同培养学生的时候,职业学校可以支持酒店管理专业开展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与课程开发时与企业一起,也可以通过双方提供学徒津贴的方式出资育人,发挥在现代学徒制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第三,要实现工学交替。在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中可以借鉴德国、英国等国家的学徒制制度,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进行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交叉。如,德国学徒在企业培训每周三天左右,在学校学习两天左右,通过这种工学交互的模式让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作者单位为江西财经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