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元文
[摘 要] 伴随社会的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升,对高水平医疗护理人员的需求与日俱增,中职护理学专业是培养与输送护理人员的主要阵地,如何实现中职护理专业教学水平的提升已经成为集中关注的问题。以中职护理解剖教学为研究视角,针对案例教学法在护理解剖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展开分析讨论,旨在為中职护理解剖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升贡献绵薄之力。
[关 键 词] 案例教学法;中职;护理解剖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3-0175-01
中职护理专业中,解剖学是一门基础性的课程,其对学生能否成为高素质的护理人才十分关键。从解剖学自身的特点来看,内容是比较深奥的,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解剖学的教学容易导致
学生丧失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深刻掌握知识体系。所以,现阶段如何提高解剖学的教学时效性已经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重点关注的问题。基于此,笔者针对《基于案例教学法下的中职护理解剖教学相关分析》一题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一、创建生动的教学环境
在中职护理解剖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构建生动性、客观性教学环境是十分关键的,其对案例教学法的实施具有基础性的作用。首先,教师在教学中所引入的病例案例必须是客观的、准确的,与生活接近的,贴近临床的。这样才可以为学生有效地分析案例做出保障。其次,若想营造生动性的教学氛围,可以对多媒体技术进行有效的应用,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那些单靠语言无法准确描述的内容,也可以向学生展示更加真实的教学案例。例如,所选择的案例为男,60岁,尿液体内滞留5小时导致膀胱膨胀,通过诱导的方式促进患者排尿没有效果。在该案例展示之后,教师可以开始发问:“面对该情况,你作为值班护士应该做哪些工作呢?”然后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之后进行系列的引导,开始导入导尿等相关知识的讲解。这样,通过案例展示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学习,教学环境不再抽象,变得客观,从而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
案例教学法实施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学习的能力。解剖学是一门比较繁琐、复杂与枯燥的课程,但却是基础性的学科,护理专业的很多课程都需要在解剖学的基础上开展。在解剖学的教学中有效应用案例教学法,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眼球,使其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效的对接,这样既可以使学生对未来工作中的案例进行了解,同时又有利于对解剖学的相关知识进行深化理解记忆与运用。由于解剖学不仅对学生日后其他学科的学习很关键,同时对日后的实践工作也非常关键。这就要求教师在引入案例之后,培养学生独立分析案例与思考案例的习惯与能力,为日后的工作奠定基础。例如,在心脏基本构造这一课程的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入一个心脏病的案例,引导学生对病例做出分析,然后引入心脏的构造相关知识,这样通过案例的引入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欲望被有效调动,同时通过对案例的分析,也可以培养其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
三、注重课堂上的双向交流
新课改背景下,要求教师改变传统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护理解剖学教学实践中对这一问题的关注更为重要。但是现阶段,中职护理解剖学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依旧是课堂的主角,在教学过程中,很少与学生进行互动,这样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不利于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久而久之就会导致教学时效性的下降。基于这一教学现状,在解剖学的教学课堂上,必须注重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交流,教师不能对案例进行简单的介绍之后直接进行相关知识的讲解,而是要在介绍案例之后,进行一定的引导,让学生对案例进行一定的分析,通过问题的有效设置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对案例做出分析,也要引导学生对案例中的诸多疑问进行发问,这样一来,学生的注意力有效地被锁定,学习兴趣有效地被激发,案例教学法实践的真正目的也就实现了。
四、有效开展小组学习
在护理解剖学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可以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予以实现。在课程开始之前,教师将班级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引导小组内的成员进行分工,然后针对每一个小组下发不同的案例,之后引导小组内自行讨论,在分工协作中完成案例分析报告,然后推荐出小组代表将案例分析结果进行总结发言。此种小组学习方式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学习中通过与他人的对比发现自身的不足,进而在日后的学习中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自我提升,最终实现知
识的深化理解,达到提高课堂时效性的目的。需要集中注意的是,在小组学习的开展过程中,教师要进行及时的引导与点拨,以免由于学生自身知识体系以及思维方式导致进入理解的误区。
综上所述,在中职护理解剖学教学中实践案例教学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需要,是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的需要。在实践中,一方面要注重客观教学环境的设定,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全面课堂交流互动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陈晓能.案例教学法在中职护理解剖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解剖学研究,2015,37(4):350-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