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文杰
[摘 要] 从中职学校数学教学的实际出发,以会计专业学生的课堂教学为例,分析了中职会计专业数学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加强中职数学教学与会计专业知识相结合的重要性,有利于提高中职学校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 键 词] 中职;数学;会计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3-0169-01
中职数学是中职学校各专业都需开设的公共基础课,特别是会计专业的大多数课程,几乎都与数学密切相关。中职会计专业数学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能够比较好地以数学为工具解决财会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形成一定的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养成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从而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和就业能力。但在中职学校的数学教学中普遍存在这一个问题:教师认为难教,学生认为难学。
一、中职学校学生的学情分析
众所周知,数学是很多中职学生的薄弱学科,学生普遍觉得学习数学是件让人头疼的事情。有的学生甚至在小学、初中就没有掌握到足够的数学知识,进入中职后更是如同听天书一样看待数学。
他们不了解数学对会计专业学习的重要性,没有掌握以后
在专业课程中用到的数学知识,进而导致专业教学难以进行。比如,财务会计课程中要用到等差数列,并要求学生掌握特殊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会计电算化课程中需要运用数学知识来定义公式计算和审核公式;税收基础中针对每一个税种,学生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将税法规定、会计知识和数学方法有效地融合在一起;财务管理课程也要用到大量数学方法;统计基础知识更是数学概率与统计内容在专业课程上的具体应用。因此,如何引导学生改变以往对待数学的厌恶情绪,使学生结合专业知识分析,如何运用数学知识,学到更“有用”的数学显得尤为重要,这就是中职数学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二、中职学校数学教材与专业知识需契合
中职学校普遍都使用中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这种教材比较注重的是数学理论知识的培养,逻辑性和系统性很强。既不分培养目标,也不分专业,统一讲授同一本教材,采用同一个教学进度。课本知识点与会计专业的实际应用联系较少,也就更谈不上同会计专业的内容相匹配了。长此以往,学生厌学情况必然更加严重,从而影响专业课的学习效果。因此,不论是中职学校的数学教师还是专业课教师都必须认识到数学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另外,在中职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灵活处理数学教材。既要依据数学知识重点内容设定教学目标,还要和会计专业知识有所联系,在数学教学中要把统计、概率、数列、集合、函数作为重点的教学内容。
三、中职数学教师知识结构需要拓展
如果教师本身没有意识到数学课程对会计专业知识的重要性,只是照本宣科地采用像高中教育一样的教授方式,那么学生很快会厌烦,他们认为没有必要学习数学。因此,在中职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清晰地了解会计专业知识方面的需求,拓展自己的知识结构,关注会计专业的最新动态和情况,通过结合学生比较熟悉的实际案例来讲解数学知识。用这种更加形象的方法,让学生掌握所学习的数学内容究竟该怎么用,用在哪里最合适,结合实际来学以致用,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热情,化被动学习为主动积极地探索研究,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例如,在第三章分段函数时可以以税收基础中个人所得税的税率计算为例让学生写出函数,进而提出问题,结合个人所得税新旧两种扣缴方法,月收入3000元以及6000元的两人,前后所交的所得税有何区别。这个问题一提出应该可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能使学生一开始就精神饱满并主动学习。
四、数学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多交流
中职数学教学中教师想要了解会计专业知识方面的需求,拓展自己的知识结构,除了关注会计专业的最新动态和情况外,还应该积极与专业课教师交流。通过相互合作,专业课教师给数学教学提供案例,使数学教学有的放矢。同时,学生的数学基础打得牢固,在以后的专业课学习中也能事半功倍。
例如,在学习统计基础知识之前,学生应该先接触概率与统计,为学习统计基础知识打好基础;数学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分工合作,数学教师重点讲解基本原理,如,平均数、加权平均数、中位数、概率等;专业教师重点讲解应用,如,众数、极差、样本方差、随机模拟等,两者相互配合,避免重复讲授,减少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及质量。
总之,数学课程在中等职业学校会计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极其重要的。为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数学难教、难学
的现状,数学教育工作者必须改革教学方法,在数学教学中与会计专业知识相结合,让数学成为会计专业教学的有力助手。
参考文献:
[1]王海华.中职会计专业数学训练与专业的有效结合[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19):25.
[2]唐鹰.让中职数学课与专业课牵手[J].现代职业教育,2016(32):144.
[3]赵芳.数学知识在中职会计教学中的应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1):98-99.
[4]曾瑞芹.中职会计專业数学课程专业化实践浅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9):170-172.